陆 瑶
(无锡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江苏 无锡 214021)
成分输血就是将血液中各种元素进行分离,制备成为单一成分的血液,成分输血是患者生命安全的首要保障。与全血输血模式相比,成分输血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输血成分的不同,实施差异化护理[1]。因此,只有不断提升护理人员认识成分输血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水平,才能保障患者成分输血安全性。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市三甲医院护理人员82名,护理人员最小年龄24周岁,最大年龄51周岁,中位年龄(35.8±10.9)周岁。工作时间最短1年,最长24年,中位工作时间(10.3±5.1)年。有护师21名、护士61名。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者56名、大专以下学历者26名。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护理人员对成分输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该问卷主要内容来源于《临床成分输血指南》及《成分血质量标准》[2],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知识内容,整合成为《护理人员成分输血认知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满分共计80分,分数越高证明护理人员认知水平越高,问卷填写时间为30分钟。
本研究应用SPSS19.0软件对比82名临床护理人员对成分输血认知程度行t检验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性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年龄护理人员对成分输血认知程度具有差异性(P<0.05),高年资护理人员成分输血认知评分明显高于低年资人员。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对成分输血认知程度差异性较大(P<0.05),护师成分输血认知评分较高。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对成分输血认知程度差异显著(P<0.05),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成分输血认知评分高于大专以下人员。
表1:护理人员对成分输血认知程度的现状调查
成分输血是临床输血现代化的首要组成部分,我国血液资源十分宝贵,将血液通过化学及物理技术分离成为不同的成分,这一形式能够极大提升血液应用效率,并能够避免患者临床输血不良反应问题[3-4]。成分输血与全血输血模式有极大的不同,不同的成分血种类对护理要求具有较大差异,同时患者在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性较高,因此,护理人员成分输血知识及技能对患者输血安全起到了重要影响[5]。
本研究主要对我市三甲医院护理人员成分输血认知程度实施调查,其结果显示,≥35岁护理人员成分输血认知评分高于<35岁护理人员,说明高年资护理人员对成分输血认知水平较高,与其工作经验丰富有关,因此,医院应针对青年护理人员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准确掌握成分输血知识及技能。同时,护师成分输血认知评分高于护士,表明职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护理人员知识与能力水平,高职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更加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且知识水平较高。部分护理人员无法认识到成分输血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没能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提升与学习,导致其认知水平较低。另外,大专及大专以上护理人员成分输血认知评分高于大专以下护理人员,证实高学历对护理人员成分输血知识掌握及技能应用的影响较大,鉴于此,医院应鼓励护理人员开展在职学习活动,针对部分接受在职继续教育的护理人员,可酌情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使其能够不断进行职业能力提升。
护理人员成分输血认知程度受到年龄、职称及学历的影响,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针对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的护理人员加以重视,采用教育培训形式使其掌握科学、合理的成分输血知识,进而提升医院护理人员整体能力与素养。
综上,护理人员应当掌握成分输血知识与技能,以便于在临床中迅速开展标准化输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