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文化自信”背景下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2018-11-25 13:18郭凌云
运动精品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文化自信广场

郭凌云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7)

2017 年10 月18 日,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号召[1]。体育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涵盖了与体育相关的行为活动和社会物质,同时涵盖了精神层面的文化内容。要实现文化自信目标,必须继续坚持发展群众体育,实现体育强国目标,体育文化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1 广场体育文化释义

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与广场文化的有效结合,是以广场为载体所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实现了人类行为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有效融合,借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能够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体育互动,实现身心双重愉悦的同时,能够增强人们的沟通与交往能力。由此,广场体育文化在社会文化发展中承载着重大作用。在十九大召开的有利契机下,如何积极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号召,为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发展创造新的发展活力,从而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撑作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构成,是保障群众体育稳步发展,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2 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结构与特征

2.1 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结构分析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查阅和分析,可以将体育文化的结构划分为三个层面:其一,物态文化层。这一层次是文化创造的源泉和基础,其二,制度文化层。其三,精神文化层。这一层次是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明显的独立特征。广场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分支,因此同样的广场体育文化的结构同样包含以上三个层次,即其一广场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层[2]。如广场面积、地面处理方式、绿化、照明设施、体育设施、装饰等;其二广场体育文化的行为文化层,如个体和群体行为、职能部门行为等;其三广场体育文化的精神文化层,如社区精神、城市精神等。上述三个层次中,物质文化层是整个广场体育文化最基础的部分,而行为文化层则是中间支撑,精神文化层是最为关键的核心及灵魂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即为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本质含义[3]。

2.2 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特征

城市建设和发展体育文化主要以广场为载体,首先,从参与主体上看,广场文化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参与人群的多元化,参与活动的群体并不存在条件限制,各种职业、年龄、性别的居民都能随时随地的参与广场活动,由此任何自然人都拥有选择参与广场体育文化的自由权;第二,从参与方式上看,广场体育文化具有明显的自发性、随意性和娱乐性,广场体育活动的组织大多基于集体最为广泛的爱好,并没有具体的约束和管理制度;第三,从活动内容上看,广场体育文化具有明显的融合性、多样性和共生性,无论处于何种目的,或健身或娱乐等等都可以借助广场活动;第四,广场体育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性和社会性,通常活动强度较小,不存在技术难度,能够就地开展,甚至无需器械即可投入活动;第五,广场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审美性,站在客观角度看,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总是受到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新时期的新元素总是以各种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中,因此广场上涌现出的各类舞蹈、拳法、剑法等都彰显出整个时代的独特审美观。

3 “文化自信”背景下如何发展广场体育文化

3.1 广场应该突出体育特色并与周围环境协调

广场的体育文化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广场表现出来,还会通过广场上的建筑物和广场周围的环境来表现出来。同时,广场也成为了当前体育文化的基础。广场拥有齐全的设施可以将广场的体育文化特征展现出来,这也是一种文化特特征的体现。广场可以给体育文带来影响,并且使人们产生内心的共鸣,带来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神往。广场还应该考虑建立一些关于体育运动的雕塑和艺术品等,能够给人精神上的享受。这样不仅可以给整个城市带来全面的文化品味,还能够拓展城市文化环境的空间。广场的布局应该是非常科学的,不仅仅能够发挥出广场的各种功能,还能够凸显广场的体育功能,从而能够起到宣传体育文化的作用,并且能够让每个功能区相互影响,互相促进。

3.2 增加广场的体育文化专业性

广场的设计应该保证合理的结构,并且能够让不同类别和年龄段的人都能享受到广场提供的各种功能。广场应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且对广场的专业体育运动进行指导,来指导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群众进行体育运动,使体育活动有组织性,也使得广场的体育活动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的体育广场文化发展现状表现为,国内广场体育活动一般是由群众自发组织进行,不仅仅有传统的体育活动,还增加了很多现代的活动。但是更多的时候,我国的广场体育活动缺少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效果,也无法促进广场体育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如果要保证广场体育文化能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来引导。政府应该引导广场机构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并且成立健身指导机构[4]。通过专业的指导,来增加体育运动的集体组织性和体育骨干队伍的建设,能够发挥广场在发挥体育文化中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这种机构应该建立相应的体育培训体系,培育广场职业管理员。

3.3 改变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营销模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体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而当前社会团体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也日益增长,社会体育事业的投资不断加大。广场的不断建设和广场体育器材购置也需要各种资金和支持。包括广场管理员的培训和许多体育事业的组织和开展都和社会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这是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5]。

广场体育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增强对广场体育文化的重视,将其纳入市场机制的范围。使得体育文化能与市场形成良好的互动,并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政府可以督促文化部门建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管理模式。统筹城乡体育文化的发展,在推动城市广场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城乡体育文化共同发展,从而形成科学的广场体育文化发展模式[6]。

3.4 发扬城市的独特精神和体育精神

一个城市的精神可以看作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和名片。体育精神代表的不仅仅是体育文化,更是一种内涵,一种人文精神,几乎遍布全人类的精神,他们在不断的促进社会的精神进步和动力的提升。广场体育文化一般是通过城市精神和体育精神来体现的,这是一个城市所有价值观的综合,并且体现了居民的精神状态和意识形态。广场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有着持久的影响力,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和体育活动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流动性很强,因此在这种氛围之下人就可以得到这种精神的鼓舞并且进而升华成更为丰富的内容,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效果。广场文化从形成的时候就融入了城市的精神和体育文化,并且整合和发展成为了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它被长久的保留并且在不断的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的精华部分。 在建设广场体育文化中,应注意城市精神对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并且一定要在城市内涵和底蕴的基础之上来展现城市精神,尽量做到不偏不倚,相得益彰。广场是城市精神的一种重要的呈现形式,也是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展现方式。因此,在城市广场的建设中一定要遵循城市的特色和社会特色。城市特色可以表现出城市的外在形象,城市精神则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它是一个城市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源源不断的动力[7]。建设城市广场,一定要将这个活的灵魂融入到建设当中,将传统文化和城市的官场体育文化有机的结合。

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建设应该注重各种精神的融合,它包括体育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还有开拓进取精神。要给城市居民以公平公正的竞争精神去进行体育比赛的比拼,让他们都有高尚的体育精神,并将其作为城市居民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在广场文化精神的号召和激励之下,让体育活动者能够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并且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城市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以此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并推动城市建设。

4 结语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自信”的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反之,发展广场体育文化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加快发展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基本路向需要加强广场体育文化的专业指导;将广场建设与环境、自然相协调,凸显体育特色[8];改变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营销模式;弘扬独特的城市精神和高尚的体育精神,使之成为推动广场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为推动我国群众体育进一步发展,早日实现体育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文化自信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广场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真正的体育精神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广场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