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8-11-24 03:17安雅琼
甘肃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数学教学创设

安雅琼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12—0114—01

教学情境是“情”与“境”的融合,是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设定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情感氛围。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也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教学情境。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教学情境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只要教师留意日常生活,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数学知识。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适时创设生活情境。

如,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教师可以以城市交通路口各种动态车辆为素材,采用课件展示出学生每天上学经过的交通路口过往各种车辆的情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5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由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满生活味,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和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情境应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平铺在桌面上,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比一比每个面的大小,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说一说如何计算表面积?怎样算比较简便?这一系列的问题全部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解决。这样的操作活动,不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又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

三、问题情境应具有开放性

数学开放性问题是指条件多余、不足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不断反复交替的过程。由于开放性问题往往存在多种可能性,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在讨论和推断正确答案和最优解法时,使学生进行发散、收敛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系列的开放性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使學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园各个景点的平面图,同时在画面上配以相应的问题: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如果你是导游,将按照怎样的路线带领游客去游览?在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平面图中搜集到了可用的信息,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游览方案。

又如,在数学活动课“解决问题”一节中,笔者首先用课件的形式再现了游乐园场景:有游乐项目、价格和各个项目的相关规定等信息,然后安排了一个“定额消费活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为自己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游乐方案。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思维灵活,很快想出了好多种游乐计划,他们丰富多采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才有可能被学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他们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数学教学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