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地区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存续现状研究

2018-11-24 02:46
梧州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梧州村落物质

黄 璜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梧州为广西下辖地级市。是古苍梧郡、古广信县所在地,是粤语及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有“绿城水都” “百年商埠” “世界人工宝石之都”之美称。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桂江、浔江、西江三江在此汇合,地理位置优越[1]。2200多年的建城史加上历代先民的创造,孕育了极为丰富的农耕文明,也赋予了这块土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背景的加快,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革,传统村落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在此冲击下梧州地区传统村落也未能独善其身。

梧州地区传统村落究竟该走向何方?用何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和科学利用,使其焕发新活力?了解其现状是对其进行科学保护和利用的前提。笔者经过前期调研、资料整理后,从环境现状、文化现状、经济现状[2]三个方面对上述传统村落进行梳理。

图1 梧州首批传统村落分布图

一、环境现状

梧州地区首批传统村落在经历了土地改革、计划经济、文革、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新农村建设等系列动作之后,村落的风貌也产生较大的变化。笔者经过对上述村落进行调研后发现上述传统村落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具体归纳为相对完整、新旧共存两种形态。

(一)建筑现状

相对完整村落形态包括归义镇谢村、大坡镇料神村、天平镇新马村、象棋镇道家村、濛江镇龙腾村等。上述村落保存较好的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第一,村落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城镇化进程对此类地区影响幅度较小,村落原始风貌得以较好保留。第二,名人效应凸显。如大坡镇料神村,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李济深先生于此诞生。先生故居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村落建筑风貌保护较好。第三,政府重视、政策倾斜。近年来由于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村落的关注力度,出台了系列相关的政策,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第四,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引起关注。如由梧州地方文化学者撰写并出版的《梧州特色村镇》,书中对梧州地区村镇、村落的工贸、农业、名人、革命历史、民间习俗、乡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引起社会关注。

图2 培中村新旧共存的村落形态

图3 大坡镇料神村无人居住废弃的传统建筑

新旧共存的村落形态包括石桥镇培中村、马路镇昙容社区罗斗坡、太平镇东养村等,在上述村落中可看到保存较好且正在使用的传统建筑、因长期无人居住被荒废的传统建筑和日益密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建筑共生的现象,新旧建筑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差异,对传统村落的建筑肌理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上述村落形态在梧州地区较普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民经济状况较好。二是受城镇化影响及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三是村民传统建筑保护意识薄弱,缺乏修缮技术。四是地方职能部门前期缺少相关政策约束。五是保护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笔者在实地调研过程当中发现上述两种村落形态均存在新旧建筑共生现象,只是程度上有强弱差异。由于未能给予传统建筑足够的尊重,上述村落部分传统建筑内部空间建筑构件老化、无序改造现象较为严重[3],甚至部分村落的传统建筑空置多年、直至废弃。

(二)公共设施现状

图4 象棋镇道家村中被损坏的古桥

经过笔者实地调查,梧州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公共设施包括祠堂、戏楼、庙宇、街巷、城门、亭台、池塘、古树、码头、桥梁、礼堂、广场等。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和时间推移等因素的影响,上述地区传统村落公共设施或陈旧破败丧失使用功能,或已遭到破坏,或用现代方式及材料对旧有的公共设施重建,缺乏整体思维及保护观念,与当地村民及游客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笔者经过实地调研,对上述村落保护较好的公共设施进行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相关村落公共设施项目

受城镇化等因素影响,还有部分公共艺术均有不同程度上的破坏,尽管有些也进行了修复,但缺乏修旧如旧的观念,砍伐古树、村落道路、祠堂修复均使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甚至有些村落由于保护力度不够,出现了公共设施被盗的现象,给这些公共设施带来了叠加伤害。破坏了村落文化积淀,古韵、民风受到严重的破坏,影响了当地村民及游客的日常生活。

我国有许多传统村落公共设施的保护方式可以借鉴,譬如陕西礼泉县的袁家村,该村落对公共设施的修复完全秉承“整旧如旧”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的“四原”原则,古道、街巷均使用传统砖石材料和传统的工艺,真实地呈现了村落从明清至今的生产生活状况,体现了村落的原始风貌[4]。

(三)周围环境现状

近年来,梧州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拓展的速度与深度也在加速增长。城市外扩速度惊人,部分传统村落已被逐渐吞噬,现存的传统村落也深受其影响。村落逐渐被现代化道路以及钢筋混凝土森林所包围。有面临成为城市“微缩景观”的趋势。对传统村落几百年来形成的自有生态产生了严重威胁。众所周知,上述传统村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用数百年时间自然积淀下的山水、生态和人文。它们无声地记录着当地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及文化多样性的根源[5]。当下,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曾经的历史建成空间和生态空间也正在慢慢被侵噬,渐渐消失。缺少了“传统”的村落,正面临古风式微、旧瓶新酒的尴尬境地。

探讨梧州地区首批省级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在对目标传统村落加以关注和研究的同时,村落周边环境也要纳入关注的范畴中。

二、文化现状

文化的形成起源于地理,梧州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扼浔江、桂江、西江总汇,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乘船溯江而上可到广西各地,直通云贵,顺流而下可直达广州。梧州是广西下辖地级市,至今已有2200年的建城史,是目前有记载的广西最早建城的城市。是粤语和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时梧州是古苍梧郡、古广信县所在地,其地理位置更处于南北水路和陆路的交通要道,特别是处在灵渠与桂江南下西江的转折点上,在陆路运输不发达的古代,梧州交通地位十分重要。勤劳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梧州地区传统村落是孕育梧州文化的土壤,笔者通过对上述传统村落的调研,对传统村落文化现状做了梳理,拟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来阐释。

(一)物质文化遗存现状

由于受诸如地域、观念、历史遗存、政策、资金等因素影响,上述传统村落物质文化的存续状况也不尽相同,部分村落保存状况不容乐观。在较早采取保护措施的村落中,村落规划、建筑形态、历史遗迹等物质文化存续现状较好,如象棋镇道家村。也有部分村落仅对有标志性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行了较好的保护,忽略了村落中其他物质文化遗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物质文化的风貌。如水汶镇石村更山组梁家围屋、苍梧大坡镇料神村李济深故居。还有部分村落由于没有得到政府及当地居民的足够重视,保护观念薄弱,缺乏对传统的敬意,把村落中具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文化遗存视为落后的象征,任由物质文化遗存丧失功能。并在村落中大肆兴建现代建筑,用现代工艺、材料翻新传统建筑。上述行为使传统村落中的人文气息逐渐淡化,直至丧失了村落物质文化遗存的原始风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民族聚居的现象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梧州首批省级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粤剧、牛歌戏、舞狮技艺、下俚歌、麒麟白马舞、鲤鱼舞、八音、诗词、岑溪豆腐酿制作技艺、花炮节、水上民歌、元宵歌、竹芒编制手工技艺[6]等,具体如表2所示。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村落经历了孕育、发展、成熟的过程,是源自数千年以来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期望和真实的反映。如上所述,以上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甚至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消失的危机[7]。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地村民对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认识不足。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短缺,梧州市政府对非遗的保护并没有纳入到财政预算,制约了保护工作的开展。第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及利用效率较低,没有做好商业转化,导致非遗传承保护脱离群众基础,且鲜有年轻人参与,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图5 藤县舞狮

序号村落名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象棋镇道家村水上民歌、狮舞、牛歌戏、八音、采茶歌、元宵歌2大坡镇料神村木犀舞、黑茶制作技艺、鹿儿戏、香龙舞3归义镇谢村牛娘戏、抢花炮、龙母诞、豆腐酿制作工艺、鲤鱼舞、竹芒编制手工技艺4石桥镇培中村鲤鱼舞、麒麟白马舞、采茶剧、花炮节、木犀舞、盘王舞、诗词文化5天平镇新马村狮舞、牛歌戏、水上民歌、八音、木偶戏6广平镇扶达村木犀舞、黑茶制作技艺、鹿儿戏7昙容社区罗斗坡抢花炮、牛娘戏、鲤鱼舞、竹芒编制手工技艺8太平镇东养村狮舞、牛歌戏、鲤鱼舞、乞巧节9大黎镇古制村狮舞、牛歌戏、鲤鱼舞、采茶歌、乞巧节10濛江镇龙腾村狮舞、牛歌戏、水上民歌、鲤鱼舞、乞巧节11水汶镇石村更山组抢花炮、牛娘戏、豆腐酿制作工艺、鲤鱼舞、竹芒编制手工技艺

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方面,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做法如生产性保护赢市场、进校园寻觅传承人等,都值得借鉴和思考。

三、经济现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是判断社会是否发展的必要条件[8]。毋庸置疑,经济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传统村落的内部生态。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源头,也是农业经济的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梧州地区首批省级传统村落的内部生态也发生了较为突出的变化,表现为上述村落的建筑风貌、人群构成、文化传承也在逐渐经历着发展与变迁。笔者通过梧州首批省级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并对上述村落的产业现状资料进行整理(见表3),发现存在如下3种情况。

(一)产业经济多元型传统村落

此类传统村落受精准扶贫政策、地域特色、资源优势、人群等因素影响,村落经济发展较好,且村民不满足于传统农业经济的生产方式,通过多种方式积极转变原有单一的农业经济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实现农村、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非农产业成为村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如石桥镇培中村党总支充分依托古村落资源优势,成功引进索芙特集团投资,成立培中古镇投资有限公司,带动村民就业,促进经济发展[9]。藤县象棋镇道家村依托村内丰富的文化积淀以及石表山景区辐射效应,在对原有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也注重对文化的整理和展示,并积极进行经济转化。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经营,实现了农村的增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经济单一型传统村落

如广平镇福达村,此类传统村一般地理位置较为偏僻,道路交通不发达,村落基本以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是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由于收入较低,导致村落劳动力流失严重。村落常驻人口结构主要为老人和儿童,不合理的人口结构势必减缓传统村落经济的发展,这对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其他经济类型传统村落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部分传统村落虽然意识到了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但缺乏科学合理地规划。盲目地进行旅游、度假的开发,且在开发过程中没有给予传统村落的建筑和文化足够的敬意。出于对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利益的短视考虑,在对传统村落进行开发的过程当中只做表面功夫。在传统村落建筑风貌、人文环境方面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

表3 相关村落产业现状

在上述传统村落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方面,国内也有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如我国江南地区传统村落融入全域旅游,中原地区人口红利支撑劳务经济,黔东南地区民族特色融入产业发展等[10]。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目前梧州地区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存续的现状呈现出村落数量众多、村落分布区域广、村落形态破坏严重的特点。由于缺乏有效的措施,村落中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古道、古树、古碑等文化遗产均面临无人传承和消失的境地。村民贫富差距日益增大、村落劳动力流失严重,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道路如雨后春笋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对上述传统村落的建筑风貌、空间构成、人文环境均产生了较大的破坏。对上述传统村落存续现状调研资料的搜集整理,是为科学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及开发策略做铺垫。

猜你喜欢
梧州村落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中共梧州城工委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