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辉 张庆洪 刘晓芳 张凌宇 孙彩虹 吴雅君 冯宇峰
患儿撬起舌头时呈“M”型,舌系带无法退缩至舌根下被称为舌系带过短。可影响吮吸、咀嚼功能,导致发音不清,影响患儿健康成长[1]。此类患儿手术全身麻醉时耐受缺氧能力差,易发生缺氧,因此患儿在麻醉中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2]。笔者对小儿舌系带延长手术采用经口咽通气道和经鼻吸氧管七氟烷吸入与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总结如下。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2月接受舌系带延长手术治疗的65例舌系带过短患儿为观察对象。ASA分级I级或Ⅱ级,患儿均无上呼吸道感染、颌面部畸形等病症,无药物过敏史。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33):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和对照组(n=32):给予注射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在9个月~3岁,平均年龄(2.05±0.53)岁;体质量8~15 kg,平均(12.32±1.26)kg。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为10个月~3岁,平均(2.14±0.47)岁;体质量7~14 kg,平均(12.05±1.34)kg。采用统计学软件将两组患儿的各项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本研究经笔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常规禁食禁饮。两组患儿入手术室麻醉后,常规监测ECG、SpO2、HR,经鼻吸氧管吸氧。术毕将患儿送至PACU监护:待患儿完全苏醒,生命体征稳定后送回病房。具体麻醉方法如下。
1.2.1 观察组 准备好麻醉药物、设备以及手术用品。以七氟烷(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2)预充螺纹管30 s左右。患儿入室肩下垫枕,头后仰,取仰卧位,七氟烷面罩吸入浓度为8%、氧气流量为4 L行麻醉诱导,待患儿安静后开放静脉通路,并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4172,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 μg/kg静脉注射镇痛。吸入时间达到2 min后置入适合的口咽通气道和鼻吸氧管行七氟烷开放吸入维持麻醉。
1.2.2 对照组 麻醉设备及手术用品准备同观察组。患儿入手术室前先建立静脉通道,入室后给予患儿氯胺酮注射液(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609)1~2 mg/kg静脉注射。待患儿入睡后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0.5~1 mg/kg维持麻醉。
(1)观察两组患儿术中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2)比较两组的麻醉的总有效率。麻醉效果分三个等级:麻醉后患儿的口腔松弛度好,无呼吸困难、躁动、生命体征异常等情况,手术过程顺利,为显效;麻醉后,患儿口腔松弛度好,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手术基本顺利,为有效;麻醉后,患儿口腔肌肉张力大,无法实施手术操作,或患儿术中出现明显异常情况,无法顺利完成手术,需改变麻醉方式,则为麻醉无效[3]。以麻醉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麻醉的总有效率。(3)观察患儿术后恶心、呕吐、躁动、谵妄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术中HR、SpO2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麻醉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χ2=5.16,P=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 x- ±s)
表2 两组患儿麻醉的总有效率比较[n(%)]
表3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患儿口腔手术通常需全身麻醉下气管插管,以维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而舌系带切开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时间较短,麻醉手术风险较小,可不给患儿气管内插管行手术治疗,并可因此减少患儿由气管插管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4]。
七氟烷麻醉性能较高,血气分配系数小,血液和气体麻醉溶解度低,在小儿麻醉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七氟醚麻醉诱导时间短,苏醒恢复快,减少患儿麻醉诱导期间不合作[6]。本研究观察组采用开放法吸入七氟烷,无需过多的装置设备,麻醉方法相对简单,观察表明麻醉效果可靠。但需注意麻醉手术过程中,保留患儿自主呼吸,确保呼吸道通畅,以策安全。
氯胺酮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与阿片受体的结合过程,可抑制痛觉传入信号,从而起到镇痛作用[7]。相对于七氟烷,近年来因其独特的药物特性,重新引起学者关注[8];常用于各种诊断操作、小型手术等,具有镇静、镇痛,呼吸抑制作用不明显等特点[9]。但该药为拟交感活性药物,单独使用可出现血压增高、心动过速、流涎、幻觉等不良反应,影响麻醉效果。术中多次给药,会出现快速耐药,大剂量氯胺酮使用代谢缓慢,导致苏醒时间延长[10]。
本研究中,观察组麻醉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此类手术麻醉效果更好。研究表明:七氟烷单独用于小儿吸入麻醉时,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 是伴随儿童麻醉的主要不良事件[5],临床上发生率高,在麻醉诱导后加入少量芬太尼、麻醉前口服咪达唑仑液、加入低剂量的氯胺酮或吸入麻醉后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EA的发生率[5,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EA发生率仅为9.09%,与吸入麻醉后辅助应用少量舒芬太尼及手术麻醉时间较短有关。
综上所述,经鼻氧管开放和口咽通气道七氟烷吸入麻醉和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均可安全用于舌系带切开手术,七氟烷吸入麻醉总有效率较高,苏醒快,不良反应较少,更适合用于小儿此类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