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艳
摘 要:积极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构建“三元色”特色校本课程。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我们把学生当作个性活动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我们课题组承担市级课题研究项目,积极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构建“三元色”特色校本课程。
一、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预期目标
我们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开发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课程资源,最终建立本校实际的特色课程。其预期目标:一是调动全员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通过多样化的主题活动,让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使学校教育向民主、文明、和谐的家长、学生、教师“三位一体”式教育网环境发展。
二、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一)依托国家课程校本研究,寻找可开发的资源
国家课程系统整合是依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育人目标对国家课程进行课程校本创新,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課程。
(二)注重地域资源转化为特色课程
各个地域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民俗风情以及地理位置、社区村落、当地文化特色、景观等都可以转化为特色校本课程资源。
(三)将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特色课程
我们在开发过程中,要对校内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如革命传统文化系列“红色课程”,我们邀请抗战老兵作报告就在党员活动室举行等。
三、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开展项目管理,保证课程整合实施
课程整合后,学校通过开展项目管理,把主题课程作为一个项目,由任课教师(或责任人)主抓负责,整合相关资源,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结合学校整体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程实施中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调整现行教学时间,灵活开展大、小课时教学探索,依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时间。
(三)立足新课标,整合教学内容
把部分“三元色”课程整合实施,提高效率。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研讨,使“三元色”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逐渐完善。
(四)依据课堂教学,促进课程深入建设
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探究课堂,形成本校实践操作的“三阶段六课型”课程开发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自主探究、汇报交流、体验成功、分层练习、拓展提高”等课堂教学环节开展课堂教学。
四、特色校本课程核心内容
我们课题组经过近三年的研究,探索形成“红色课程”“绿色课程”“蓝色课程”三大类课程。
(一)红色课程
这类课程旨在将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与全球意识相贯通。围绕家乡特有的革命圣地文化——地雷战的故乡,将红色课程分为:红色革命主题设计、乡土文化传承发掘内容板块。(1)红色主题设计:学校经常开展每周一次主题班团会、每学期至少一次红色演讲、每年至少两次红色经典诵读比赛、每学期召开一次大型红色校园文化节汇演等活动,构成了有节奏的校园生活,学生会期盼下一个活动日是什么主题。(2)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生活,宣传以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为基点的乡土文化,并鼓励学生发掘、传承,如家乡抗战故事汇编、行村镇庶村报花灯、大秧歌等资源都可以宣传。
(二)绿色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如对白沙河水资源保护等。这类课程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将活动过程中的见闻、感想展示出来,如,从不乱扔垃圾做起爱护周边环境,并将过程性资料整理展示。开展一系列的“绿色课程”,让学生在一个绿色环保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一种健康低碳文明的生活理念。
(三)蓝色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是海边养殖,如行村镇特有的蚬的养殖知识、养殖环境以及独特的研究价值等,还有土生土长的麻姑文化,如民间祭海仪式等。这些需要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要掌握一些专业性知识,这类课程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使学生在这样的活动参与中其乐无穷。
五、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
(一)突出办学理念,开发课程与培养有专长的人才共举
一方面,通过建设“知行合一”文化特色的“三元色”课程打造学校特色。另一方面,通过课程培养既具有传播能力,又具有研究、挖掘、操作、创造能力的专业课程团队和专门课程人才。
(二)开发的课程与时代性价值相融
力求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关注乡土特色和现代气息有机融合所造就的家乡新的文化意境和发展成就,抗战精神、勤劳、朴实、厚道成为师生成长的动力和追求的目标。
(三)课程的管理规范化和实效化
首先是认知能力的提升;其次是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提升。坚持从本土资源、学校历史、现实和发展需要出发,建设特色课程,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制度。
(四)特色课程理念体系更促进了学校内涵的发展
我们提出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蕴含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并统领整个学校的发展。办学理念、特色课程、育人目标共同构成了“三元色”课程的核心内容,它的适切性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实践证明,我们所进行的课程开发,在内容及形式的设置上能够满足课程体系对育人目标的要求,课程成为学生乐于参加的追求价值、理想愿望的活动,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嵇成中.课程的迭代与嬗变[J].上海教育,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