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雪是近年来海南青年作家中极为醒目的一颗明星,当年轻的作家们尤其女性作家们还沉迷于爱情与青春的忧伤吟唱的时候,她已经悄然脱身并且迅速跨步进入一种更为宽阔的关乎生命与心灵的思想性写作。尤其近年来,她以喷涌的状态创作了诸多日趋成熟的小说,如《烟火荡漾的告别》《拿来,酒瓶》《道具灯》《澳门的羽毛》等等,这些文学书写中的海岛热带风情、边陲乡镇生活、底层小人物命运,无一不带着极强的个人风格与思想自觉性。
短篇《浮游》是她较为早期的作品,以海岛偏僻乡镇为背景,讲述一对乡镇普通青年男女“终成眷属”的故事:大学生毕业回到小镇,并无体面工作,而是当了一名临时涂料工,后拿拆迁款经营一家水吧也以失败告终,而与初恋女友的重遇更是挫败了大学生涂料工的信心。电话营业员女孩命运更为多舛,父亲与哥哥患有精神疾病,母亲承受不住压力决然离去,家庭支柱爷爷也已年迈不已;营业员曾有过一段迷失的青春岁月,重回正轨想在城里靠一己之力改变家庭命运,但也终告失败,回到小镇当了一名电话营业员,后来父亲失踪、自杀、哥哥走失……这两个平行轨道的乡镇普通青年男女——大学生涂料工与电话营业员,有一天因为一场相亲而逐渐靠拢并且最终重叠在一起。
然而,小说讲述的并不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爱情故事,甚至这个故事本身也并无爱情可言,而是通过对一对乡镇普通青年以及乡镇生活的琐碎与平庸的碎片进行拼接、交叠、组合,力图呈现出一种底层小人物的个人生存命运和乡镇社会的精神现状;其实,更为贴切更为具体地说,借以她的一部小说集题目,这应该是一首“失败者之歌”,或者犹如本篇小说题目“浮游”所隐喻的那样,这里无望,麻木,平庸,人人犹如浮游之物,没有救命草,任由命运的安排,随风飘荡,即在《庄子·在宥》里所言的那样:“浮游,不知所求。”
作者平白直叙,娓娓道来,没有炫技,没有奇崛的语言,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更没有意料之外的结局,阅读中也没有惊奇,甚至有些沉闷。但是,这并不是一种贬义,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值得被赞赏,这也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即以纪录片的形式,以一种“机械式”的客观性,如实地将一座乡镇社会现实拍摄下来,而这正是乡镇社会与底层小人物的现实。小说中的“终成眷属”暗含了悲剧性,二者的结合不过是各取所需。
我认为,王海雪首先作为海南的一名作家,具有一种海岛写作意识——强调海岛现实的在场感(海岛经验)和对海岛现实的热切关注和深刻省察,因此她的写作也犹如海岛自身的品质一样,独立,敞开,以极强的个性化写作,正在逐步创建一座个人文学版图上的“精神之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