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概念“立体”起来?
——基于“立方根(第1课时)”(人教版)教学的思考

2018-11-19 03:47重庆市璧山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8年22期
关键词:立方根平方根本课

☉重庆市璧山中学 王 伟

李邦河院士指出:“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然而,我们在概念教学时的现状是,教师不清楚如何开展数学概念探究.最近,南京竹山中学黄秀旺老师莅临我校指导教学工作,执教了“立方根(第1课时)”(人教版),并就概念教学与我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黄老师将“立方根”如履春风吹来,课堂波澜起伏,令人反思良久,回味无穷.笔者对该课概念探究途径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

一、教学实录

1.回顾与反思

问题1:请你回顾学习“6.1平方根”的过程,思考以下问题:

(1)平方根的学习是基于一个什么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它引出的数学问题又是什么?

(2)平方根的学习包含哪些内容?建议你画图表示,这样更为清晰、明了.学生探究之后画图(如图1).

平方根的学习 新问题的学习

2.提出问题

问题2: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棱长应该是多少?如何列式?如何求出?

点评:老师并没有急于提出立方根概念,而是首先把时间花费在了追溯平方根的学习途径,在学生明确了平方根内容之后,话锋一转,提出立方根的实际问题,学生按照这样明晰的线路图类比开展研究,拉大了概念的思维长度.

3.探究定义

(1)挖掘背景

在学生完成列式和得出答案之后.

师:在问题背景中,由x3=27,可得x=3,那么离开这样的背景,你会得到什么答案?

生:刚刚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当x3=a时,a是多少,即求a的立方根.

师:什么叫作a的立方根?用式子如何描述a的立方根?

……

师:为什么你要命名为立方根呢?

生:因为x3=a,顾名思义,x叫作a的立方根.

(2)符号表达

生:因为平方得到一个正数,这样的数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所以平方根表示为,而立方得到一个正数,这样的数有一个,所以立方根表示为

师:什么叫开立方?它与立方有何关系?

……

点评:从具体背景到数学,学生清晰地知道了立方根来自源于立方,并围绕立方根和平方根的联系和区别设计问题,拓展了立方根概念的宽度.

4.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例1 你能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吗?

在学生做完练习后,老师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书写方式(以8为例).

生1:2.

师:求出的依据是什么?从过程到结果的解答应该如何表述?

生2:由23=8,得8的立方根为

师:以上两位同学哪位做得更好?为什么?

……

5.探究性质

练习:(辨析题)课本第51页,习题6.2第1题.

活动:探究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它的相反数的立方根之间的关系.

师: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其中的规律吗?

……

点评:从中可以看出执教者的理念:不盲目追求单纯的结果,而是暴露思维过程与展示结果并重.

6.概念运用

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

师:你能说出它们的意义吗?例1与例2的区别在哪里?

生:一个是用文字表述立方根,另一个是用数学符号表述立方根.

例3 求下列各式中的x:

(1)x3+3=2;(2)(x-1)3=8.

师:你能找到这些方程的原型在哪里吗?如何理解各式中x的意义?

……

点评:“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语句表述,更贴近立方根的定义,使学生联想到“已知x3=a,求x=”的解题思路,自觉回归立方根的定义,前后呼应,并将立方根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浑然一体.

回顾本课,执教者紧紧围绕立方根概念教学是学生解题达成度高的根本原因,那么,如何开展概念教学呢?

二、本课给我们的启迪

概念教学从什么角度开展探究,以真正发挥概念在解题中的作用?

1.在类比中联想——拉大概念的思维长度

对于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我们都能找到以前学习的影子,这便是新概念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做有心人,努力为学生搭建思维的平台,拉大概念的思维长度,增大学生的思维容量,进行全方位类比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学习,那么如何类比呢?

(1)类比学习内容

心理学家马尔慈说,人的意识就是一个“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学生心目中追求的形象的清晰程度,就如同一个电脑程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一系统运作的结果.由此可见,明确课堂学习任务,对学习者来说,可以提高主动参与的意识,而类比就是绝佳的思考途径.

例如,本课类比平方根学习的线路图,探究立方根就按照平方根问题、定义、符号表达、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性质和应用等主线,通过类比,学生就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意识.

(2)类比研究方法

除了在内容上的类比,还可以在研究方法上类比,例如就研究背景而言,平方根的研究背景是正方形的面积,类比想到立方根的研究背景就是正方体,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类比探究,在潜移默化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正迁移.

在初中数学中,有很多这样的类比学习内容,例如,学习实数可类比有理数的研究途径,学习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可类比一次函数的研究途径,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可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究途径……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

2.在对比中发展——拓展概念的思维宽度

新概念学习一定与以前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这需要在对比中找出不同,这样才能真正区分概念,从而拓宽概念的思维宽度.

在本课中,教师为了讲清“立方根概念”的内涵,尤其是对概念的三个追问甚是精妙,堪称神来之笔.追问1:在问题背景中,由x3=27,可得x=3,那么离开这样的背景,你会得到什么答案?这样的追问是从立方到开立方的对比,使学生对开立方的本质有了初步理解.追问2:为什么你要命名为立方根呢?这样的追问,实质上就是追问立方根的本源在哪里,为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追问3:平方根表示为为什么立方根表示为为什么在前面不加上“±”呢?这一追问道出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回归到平方与立方的区别上来,为以下的例题与概念联系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类比中获得灵感,在对比中才有创新.同样,在一些新授章节中,需要我们找出以前学习中的踪影,进行对比学习.例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提出:数轴上用数表示点有什么缺陷?学生就会想到数轴之外的点如何用数学表示位置,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意识到以前学习的不足,需要继续努力.提 出:对于数轴,我们研究了什么?提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并比较其异同之处,这样学生在明晰的线路中就能砥砺前行,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3.在应用中升华——提升概念的思维高度

数学概念是数学活动的基础,掌握概念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根据概念推导出一系列的定理、公式、性质、法则,是概念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严密的推理论证过程就是对学生运用概念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同时概念本身在解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问题利用概念的定义来解往往显得格外巧妙简捷,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感悟概念的价值,提升学生对概念的认识高度.

例如,本课中追问:(例1)求出的依据是什么?从过程到结果的解答应该如何表述?我们可以看到,传达给学生的思想是如何围绕立方根概念解答问题.追问:(例1)你能说出数的平方根与数的立方根有什么不同吗?则对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对比,进一步凸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追问:(例2)你能说出它们的意义吗?例1与例2的区别在哪里?则是对概念不同表达形式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立方根文字表述与数学符号的转化的理解.追问:(例3)你能找到这些方程的原型在哪里吗?如何理解各式中x的意义?则回归立方根概念,追本溯源,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突出了概念的统领地位,真正实现解题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学生在学习新概念时,会出现两种情绪:一种是实现正迁移,觉得学习的知识可以解决未知的问题,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另一种就负迁移,感到怎么学那么多知识,产生畏难情绪.为此,我们教师应在充分研究学生及教材的基础上,创设有效情境,在新概念的形成探究中,通过与旧知识的类比拉伸学生思维的长度,在不断追问对比中拓展学生思维念的宽度,在概念的应用中提升学生思维的高度,真正地让学生在概念学习中让思维“立体”起来,从而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立方根平方根本课
立方根检测题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平方根”检测题
『立方根』检测题
“平方根”学习法升级版
平方根易错点警示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立方根”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