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颖
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中会集中暴露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孩子喜欢攀比,自理能力差,不愿与家长沟通……家长用尽全力去爱孩子,可孩子并没有回报家长同等的爱,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怎样让孩子学会“爱”?
初中和高中两个时段,文化课的学习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据了最主要的位置。很多家长在这六年时间几乎包办了孩子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所有事情。孩子活动的空间不是学校就是各类补习机构,活动的内容基本就是听课、做题,家长与孩子的话题几乎都是围绕成绩。大部分家长关注着显性的果实——分数,而忽视了隐性的果实——品格表现,久而久之便滋生了上述现象。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由此可见,品格养成比学业成绩更为重要,成绩是一时的,但品格是终身的。
根据初中孩子身心发展的总体特点,针对上述问题,就如何构建“有爱”的家校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为着眼点,让孩子养成“尽责”“感恩”“仁爱”的品格很关键。
尽责是对自身职责的勇敢担当,是一种不求回报的付出。对于孩子来说,在校应当遵守校纪校规;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是“尽责”品格最基本的体现。学校如何引导家长使孩子养成“尽责”的品格呢?
学校可与家庭共同设置“打卡”记录册,具体可这样操作:学校方面,记录孩子每天在校的表现;家庭方面,设置家务值日表格,完成得好或自愿承担额外家务活,给予加分;完成质量差或没有完成,给予扣分。班主任依据家校两方面的“打卡”汇总,评选出若干孩子获得“责任勋章”并进行表彰。另外,还可以利用家长会、班会课等进行家长沙龙、学生头脑风暴活动。这些活动的实施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知晓自己是班级、学校的一分子,是家庭的成员之一,应该对自己负责,对家人、朋友、集体负责。
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这样的人会有积极的人生观,会有健康的心态。我们常会看到、听到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消息,有些仅仅是因为家长不准玩手机或者教师批评了几句,孩子立刻觉得家长或老师不友善,用伤害自己来“报复”家长和教师,养成“感恩”的品格能避免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
常怀感恩之心能让孩子充满正能量,能引领孩子走入光明的人生正途,当“感恩”成为了习惯,孩子的身心能愈发地健康。
仁爱是宽仁慈爱的感情,它包含了对老人长辈的孝感尊敬,对兄弟姐妹的爱护照顾,对朋友的友爱关心等,是一种大爱。“仁爱”的品格养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家校可联合开展多维度的“仁爱”品格课程。
比如,学校可组织孩子参观当地乡贤名士的教育基地;设计黑板报、手抄报,召开主题班会等;还可以利用家长的资源,邀请担任医生、警察等职业的家长,讲述他们助人救人的事迹。家长可带领孩子,走进社会,积极投身于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让孩子亲身实践,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养成仁爱的品格,就是让孩子认识自身的不完整,学会容忍他人的不完整,学会变成完整的人。
总之,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而比爱孩子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爱——如何爱别人、如何爱自己!学校与家庭应始终携手并肩,夯实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共同创造“品格提升,人人重视”的校内外背景,促进孩子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孩子核心素养的全面养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