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摘 要:史料是历史研究和学习的基础,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是历史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史料的准确运用,从补充多维视角、挖掘地方资源、开展细节教学出发,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历史教材;史料;历史价值观
一、历史价值观与史料之间的关系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学科,任何研究都必须从具体的史实出发,才能挖掘出历史的底蕴和时代的要求,形成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识。“学生若没有感受到具体、形象的历史,不能形成历史的表象,就很难形成历史的概念和认识历史的本质。”[1] 从统编教材的内容来看,文字、图片史料大幅增加,而且关联性、针对性更强,这些丰富、翔实的史料,不仅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增强史料实证意识,也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对历史的体验与感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让历史价值观的内化成为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历史教育,就教学实践看,目标、价值、意义等‘上位的概念重在灵魂指引和精神内涵,而路径、程序、策略等‘下位概念重在操作方法和实践智慧。上位定路向、路标,下位择走法、步伐。”[2]但现实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史料泛滥,导致无法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教育,存在上下位模糊的情况。在历史教育过程中,史料是基础,但是绝不能仅限于史料分析,缺失了价值观教育的历史课堂,是没有灵魂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史料、价值观是完整历史教育的两面,缺一不可。教师应该选取真实、适合学生学情、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史料,在知识汲取与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感受历史的温度与热度,从而形成适应现实发展需要的价值观,肩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对内反对封建统治,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历史。《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阅读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3]17据此,特定阶段的历史需要放在特定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学生才能理解那段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而史料则是带领学生进入特定历史阶段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感悟近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需要运用一些史料,通过对史料的合理解读,更深入地理解近代历史,更加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下面,笔者就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相关内容为例,谈谈如何充分运用史料,有效达成历史价值观的教育。
二、运用史料实现历史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一)基于史料,补充多维视角,构建求真态度
追求真实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但在历史教学中,常常出现以论代史的现象,导致学生无法对历史形成合理的解释,容易形成某种偏见,甚至是错误的观念。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收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3]6。通过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拓展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完《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和社会制度的落后,但是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实质上还是一个封建社会,还是无法抵抗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而且这场战争还持续了14年,给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这场运动到底该如何评价呢?教科书中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和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史料加以引导,对歷史史实形成正确的评价。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关于太平天国的评价,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以胡绳、刘耀为代表,持肯定态度,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大大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并加速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壮大,有利于中国的社会进步;另一种是以季云飞、史式为代表,持否定态度,认为太平天国是一次失败的起义,不是延缓而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因此,笔者给学生展示了如下的史料。
材料一:禁酒及一切生熟黄烟鸦片… …绝其栽植之源,遏其航来之路,或于外洋入口之烟,不准过关。走私者杀无赦。
——《太平天国史料》
材料二: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
——《太平天国歌谣》
材料三:前者贵国以正当之理由用兵于我国,此皆胡虏之咎,非同胞之罪也。今我朝真主奉天伐罪,方将怀柔远人,和洽中外,通商不禁,货税不征… …
——《革命军首领致濮亨书》
材料四:所有借师助剿,即着薛焕会同前次呈请各绅士,与英、法两国迅速筹商,克日办理,但于剿贼有裨,朕必不为遥制。其事后如有必须酬谢之说,亦可酌量定议,以资联络。
——《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
提问:根据以上四段材料,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通过四段不同视角的史料,学生从社会进步、打击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清政府和列强的关系这几个方面更深入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带来的影响,进而对太平天国运动形成全面的评价,并由此树立“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史实”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意识,掌握“论从史出,史从论来”的治史方法,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形成在搜集、鉴别、分析史料的过程中对历史史实进行客观、全面的判断,窥探历史全貌。
(二)基于史料,挖掘地方资源,增强责任感
“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是历史教学的辅助资源,能够给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4]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在感知过往历史时往往难以共情。而丰富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课程资源可以大大充实历史课堂,有效增强历史的直观感受,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情境中,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熏陶。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并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育资源,加深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
1937年12月13日,南京30万以上的生灵惨遭杀戮,成为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也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但是教材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正文内容只有短短150字左右,四幅图片,外加“相关史实”中的相关史实,局限于课本的叙述,一方面学生无法根据有限的史料理解日本的暴行,更无法理解当时国家经历的苦难及人民遭受的伤痛,因此新课标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察抗日战争的历史遗址、遗迹… …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3]20。南京,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课程资源,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书本,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近代中国遭受过的深重苦难。于是,笔者进行了以下设计。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完成下列任务。
1.你认为修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目的是什么?
2.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
3.拍一些你认为有意义的照片,并作简要说明。
4.针对一些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真实性的言论,请找出中外人士提供的电影胶片、日记、信函、照片等加以反驳。
5.馆内的“和平公园区”传递了怎样的思想?
6.用A3纸制作一份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手抄小报。
通过参观纪念馆,丰富了教材的内容,拓展了历史教学的空间。一张张照片、一幅幅场景,使学生更直观、更翔实、更震撼地了解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由此形成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死难者的哀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相互尊重、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永远是全人类所追求的美好愿望。从而将正确的思想价值判断融入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为今日中国的进步而骄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树立和平的发展意识,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为己任,真正把核心素养与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高度结合起来,达到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要求。
(三)基于史料,开展细节教学,深化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作为最高层次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归宿,体现出对历史课程所承载的培育和涵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望”[5]。因此,历史价值观教育最终应该着眼于深化家国情怀,这就需要学生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类社会进步而奋斗的远大目标,从而对自己的国家持有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
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浴血奋战,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教材的叙述非常全面,从国民党、共产党、学生、妇女、工人、海外华侨、文艺界多个角度阐明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抗战。但是囿于篇幅限制,教材的叙述缺乏细节史实,这就导致历史课堂缺乏感染力,无法真正直达学生内心深处,对那段历史产生“同情理解”。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材料一:在重庆,上至白发老人,下至少年儿童,均争先恐后参加义卖或献金。到一九三九年三月中旬,各界群众捐款已达伍佰万元… …广大工农也踊跃捐献。女佣杨嫣把历年积蓄下来的五十元,全部送给了赈济委员会。有的人力车夫把一日所得全部捐了,宁肯自己枵腹一天。合川县人民劝募达到三十万元,决定买“合川号”飞机支援前线。
——《川军出川抗战记》
材料二:(上海)铁道工人在日本的猛烈轰炸下,努力确保通往前线的运输,海员拒绝登日船卸货,直接参加战斗的工人也不少……(山东省)农民看到自己的母亲、妻子、女儿被敌人强奸,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和土地,自发组织了民众自卫武力 。
——《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三:一位自愿应征的青年说:“我的母亲和妻子,有地租可以养活他们,用不着我在家。我要当兵,在全国总动员的时候,没有别的,我只有将我的力量贡献给国家。”
——《川军出川抗战记》
材料四:抗战期间,华侨捐款总计逾13亿元,侨汇达95亿元以上,占抗战期间中国军费的四分之三。广大海外侨胞响应“航空救国”号召… …大批华裔学员回国参战,仅美国一地就有200人左右,全国歼击机飞行员中华侨占四分之三,成为中国空军作战主力。
——华夏经纬网
提问:分析四则材料,谈谈你对“全民族抗战”的理解。
通过呈现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中国人民不同的救国措施,深刻理解中华儿女为救亡图存、民族解放做出的包括牺牲在内的各种努力,体现出历史课堂的真情真意,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全民族抗战”的含义,明白中国的抗日战争必将会取得胜利,同时也领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树立为“家”、为“国”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因此,家国情怀体现了学习、研究历史的最终价值,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
真正的历史教育,应该是在教会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价值观的引导,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因此,实现史料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的结合,打造品质课堂,历史教育的价值和使命才能得到更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4.
[2]任鹏杰.历史教育必须走出上位不清下位糊涂窘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半月刊),2015(1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8.
[5]徐藍.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