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226600)
江苏省特级教师陆丽萍说过:“数学课,思维不能缺席,有益的思考方式和思维习惯应放在数学教学的首位,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坚持以生为本,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我以“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这道题为例,谈一谈教师应如何巧妙搭建思维的“脚手架”,以提升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教师应围绕新知的生长点设计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为学生的思维寻找有效的“落点”,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成直观、形象的模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记忆。
对于我所出示的题目,学生难以快速找出解题的方法。对此,我并没有直接为学生引入列举法,而是为学生设计了这些问题:一共租了多少只船?一只大船可以坐几人?如果一只小船都没有租,可以坐多少人?是否可以通过画图来表示呢?
经过思考,学生画出了以下图形:
显然,学生先画出10只大船,再划掉多余的8人。通过对照所画的图形,学生发现,大船有6只,小船有4只。受这种思路的启发,也有学生先画出10只小船,然后给其中的6只船各补2人,一共要补12人,所以大船有6只,小船有4只。
上述环节中,我通过设问,为学生搭建画图的“脚手架”,唤醒了学生的思维认知,最后通过观察所画的图形得出了结论,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很强,因而学生要有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掌握数学知识。而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常常不能抓住题目的要领,解题方法时而烦琐,时而过于简单。对此,教师应直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优化解题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课堂的探究阶段,很多学生采用了列举法解题,即从1只小船、9只大船开始列举,或者从1只大船9只小船开始列举。但逐一列举耗时比较长。令人欣喜的是,有的学生将10只船对半分开,从5只大船、5只小船开始,进行跳跃列举,最后再调整数据。此时,我因势利导,搭建“对比展示”的“脚手架”,让学生体会这两种方法的利与弊,他们切实感受到第一种列举法较烦琐,而后一种列举法更简洁。
上述环节中,我搭建了“对比展示”的“脚手架”,切入知识重点,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化理解,感受到居中列举策略的优势和价值,从而提升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要将感性思维提升到理性思维,在此过程中,他们难免会遭遇瓶颈。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所遇到的困难,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实际问题,最终提升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性。
上述应用题的教学难点是假设法的算理,为了突破该难点,我在课上播放了课件:有42人等待过河,渡口有10只小船,除船工外,每只小船只能坐3人,10只小船很快坐满了人,然而岸上还有12人未能上船。课件播放结束后,我问学生:“例题中的10只船可以坐42人,而微课中的小船却能坐30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回答:“微课中将大船都换成了坐3人的小船。”我追问:“换了几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12÷2=6(只)”我接着追问:“12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学生回答:“12表示将大船换成小船后少坐的12人,2表示1只大船比1只小船多坐的人数,6表示大船换成小船的只数。”
上述环节中,我运用微课为学生搭建了思维的“脚手架”,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了假设法的算理,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学生学得有效、学得有益。
总之,学生应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走向深度学习,而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搭好思维“脚手架”,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