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L联合CBL教学法在“5+3”一体化培养模式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分析

2018-11-15 11:03孟浩宇刘海雷祝因苏许雪强朱华渊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心肌梗死

王 嫱,吴 昊,孟浩宇,刘海雷,祝因苏,许雪强,贾 坚,朱华渊,周 蕾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医学院校“5+3”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指5年本科教育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接受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前已成为当今医学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1- 2]。培养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5+3”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之一,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改变以往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模式,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及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TBL)这两种教学模式已在欧美许多医学院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发现对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力及临床技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3- 5]。本文以急性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课程为教学内容,旨在探讨TBL联合CBL教学方法在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评价。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教学内容。

进行一阶段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48人,随机分为实验教学组(TBL联合CBL教学)及对照组(传统课堂教学),每组24人。教学内容是急性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处理流程。两组在年龄、性别、一阶段基础考试成绩上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均未进行过急诊轮转,均由相同团队教师授课。

(二)研究方法。

1.传统教学对照组。按照急性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处理的专家共识制作PPT,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由教师进行统一讲授。

2.TBL联合CBL教学组。进行小班化教学,每组6人为一团队,课前布置预习并涉及相关知识点的问题,课中通过提供临床真实的急性抬高性心肌梗死案例,按照诊断、治疗及常见并发症处理逐层推进,分别设置了分目标与终点,在到达分终点后由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反馈与评价,由教师明确每幕场景拟达到的目标。在整个案例结束后,再由教师回顾并明确该案例的总体教学目标,以此达到强化及凝练的作用。

3.教学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及理论考试两部分评价。理论考试采用标准化单选题考核方式(30分)。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其他能力。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 果

(一)课堂教学氛围比较。

实验组学生课前准备充分,课堂讨论积极,学习气氛浓厚,团队协作力强。而对照组学生缺乏师生间互动交流,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

(二)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反映学生单纯记忆能力的单选题均分:传统教学组为(25.67±2.84),实验教学组为(25.70±2.62),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三)问卷调查结果。

设置相关问题(见附表),以0- 10为评价分数。共发放调查表48份。结果提示在“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提高临床分析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实验教学组分值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

三、讨 论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只能跟随老师的思路,不能发挥其探索性和主动能动性。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以及对考试分数的过分追求严重阻碍了其向一名合格医生的转变过程[6]。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是“5+3”一体化模式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如何在有限3年时间的实践内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自我指导下的学习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我们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TBL联合CBL教学法教学通过真实案例的模拟场景再现,学生以团队为单位,亲自完成一系列的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最后进行综合总结得出临床诊断和诊治方案。在此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自主学习,充分激发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临床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小组间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TBL联合CBL教学法还为学生和老师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和教学相长。

附表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评价表

P<0.05

TBL联合CBL教学法结束后,教学人员与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座谈,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TBL联合CBL教学法能够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但是也有少数学生认为TBL联合CBL教学法耗时长,分阶段终点目标难以达到统一,每个案例都要做大量的课外工作,教师并不提供明确的引导性提示,学生课程讨论中会出现效率减低,而且目前所选择的是典型案例,会导致部分学生在临床工作中仍按照教科书诊断患者而缺乏对疾病多样化的认识及自身临床思维的形成,缺乏情景化的反馈。因此仍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改进。

综上所述,TBL联合CBL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性抬高性心肌梗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人文沟通能力,使其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相关医学知识,值得在“5+3”一体化培养模式的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规范化心肌梗死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