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娟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湖北 宜昌 443000)
新生儿由于身体器官和系统发育不全面,对外界感知力和判断力几乎为零,身体免疫力非常弱,对自己的感受无法正常表达。在此期间新生儿由于自身因素和护理人员不恰当的护理方式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如:感染等。对新生儿健康成长造成巨大隐患。此次报告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进展,现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新生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做如下报道。
现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新生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新生儿:男性18例,女性24例,出生时间:2-30天,平均出生时间:16±4.3天。观察组新生儿:男性20例,女性22例,出生时间:3-28天,平均出生时间:15±3.8天。两组新生儿的身体状态、性别、出生时间、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对新生儿按时注射药物,护理人员定期对新生儿进行翻身、检查新生儿身体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跟踪记录。
1.2.2 观察组新生儿采用不安全因素分析针对护理方式,调查并分析新生儿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记录:(1)自身因素:新生儿由于身体各种器官和系统发育不完好,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尚不健全,新生儿对疾病的免疫力不高,非常容易发生病毒以及细菌感染,由于新生儿身体的特殊性很难进行治疗。(2)护理人员因素: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度不够高,临床护理经验不足,缺乏责任感以及对新生儿的关爱,不能熟练的对新生儿进行护理,造成新生儿受到伤害。(3)人员配置因素:护理人员由于对新生儿的护理时间长、护理时压力大造成身体出现疲倦感,到了夜间护理人员困意严重,有些护理人员不自主的进入睡眠状态,对新生儿夜间出现的不良情况不能及时观察到,对新生儿身体造成严重影响。(4)用药因素:在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新生儿身体的特殊性在用药时需要经过医生精确的计算,取药调配时要求护理人员精准的操作。也要避免药物发生错发现象。(5)管理制度因素:由于很多的病房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新生儿生命体征检测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新生儿身体体征发生的变化[1]。
对以上不安全因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具体包括:(1)制定并落实病房管理制度,病房日常护理严格根据管理制度要求进行[2]。(2)培训护理人员: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加护理人员对护理新生儿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检查。(3)对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全面检测,做到出现不良情况及早发现,及早采取相应措施。(4)为新生儿营造良好健康的生长环境,保证新生儿生长环境良好[3]。(5)合理调配护理人员,给护理人员充分的休息时间,每个新生儿应该安排3-4位护理人员进行全天护理。(6)对新生儿用药时应该精准计算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保证用药准确无误。避免发生用药错误。
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具体不良事件包括、院内感染、药物配发错误、未发现体征变化等)和家长护理的满意率(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
所有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6%),与对照组产生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对比
新生儿阶段是人类最为脆弱的阶段,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好和身体系统机能较弱造成新生儿容易发生多种突发情况,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对新生儿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只是对新生儿进行日常翻身、注射等简单的护理,因为护理人员的素质各不相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护理中不可避免的对新生儿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伤[4]。此次报告研究的不安全因素分析护理方式对新生儿不安全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医护人员根据分析结果对新生儿采取相应的科学、合理干预措施,从本质上减少新生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使新生儿能够健康的成长。不安全因素分析护理方式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有大规模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