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升教材解读能力

2018-11-15 02:35
散文百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文本

赵 倩

巩义市北山口镇第一初级中学

教材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它不仅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功能,同时也肩负着培育学生的重任。教材解读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是语文教学之根,也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解读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是语文教师所要掌握的重要手段。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教材解读是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的环节,更要具有解读教材的意识和能力。作为一名初中的专业语文教师,从哪些方面做去提升教材的解读能力呢?

一、教师要多读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现在的社会,学生信息渠道广,兴趣爱好广泛,价值观念多元,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阅读,广泛地阅读,大量地阅读,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进步,适应现在孩子的需求。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阅读经验都直接影响着对教材解读的深度和广度。例如:我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时,当时正在阅读《鲁迅的故事》,文中“他谋害了我的隐鼠”一事就提及一句,也不是什么重点,往年讲到这一课也从没细究,但当看了这本书中的故事后,方理解了当时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为何突然又讨厌起她来。考虑到学生对此也一定非常好奇,于是我将“谋害隐鼠的故事”分享于学生听,学生顿时兴趣更浓,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且也理解了幼时的鲁迅当时的感情变化,为什么此事发生后对阿长如此的厌恶甚至痛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因此,教师不但要读学生爱好的书籍,还要读自己专业的书籍,更要阅读杂书:历史、文学、哲学、美学等书籍,只有自身充实了必要的知识、有了相应的文化储备,对教材的解读才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对课堂的把控能力才能更强,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调动他们的自身体验,投入文本的解读之中。

二、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细化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就像一个指路标,教材编纂者依据课程标准编订教材,试卷编制者依据课程标准出题,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因此,课程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材解读。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文中这样写到:语文好课的理想标准也是最高标准——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具体体现之一就是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标准一致。要想做到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标准一致,简单地说,就是要教“课程的语文”。语文课程之所以是语文课程,是因为课程与教学内容受目标规限、指引,是因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指向课程目标、旨在达成课程目标,而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我们必须把某堂课在哪一点上实现了或接近语文课程目标哪一条目标及其程度,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否则语文课的“好课”很可能就会迷失方向。

如何细化课程标准到每一课,就是将课标中的总目标,筛选适用于本学年的学年目标,然后分解为学期目标(即册目标)再化解为单元目标,最后落实为每一课学习目标,也就是将课程目标进行四级分解。其次将文本的解读置于单元整体之中。从单元和整个教材系统来看,一篇课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单元整体和整个教材体系中的有机构成。这就要求教学时对单元整体进行把握,把文本解读置于单元整体之中,否则就会出现“没有航标乱行船”等“偏读”文本的现象。

三、通读整本教材,正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通过对整本教材的阅读,了解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搞清楚教材内容是怎样循序渐进地加以组织的,并结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内容选取、程度要求、风格特点等。通读教材,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地位作用、文字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整体了解。

一部编本教材的编写意图采用的是双线组元的特点:即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落实教材的编写意图,备课的思路就是要经过两次分解:一是按照教材体例分解,即整体分解;二是按照单元课文分解,即局部分解,这就是一种由整体到局部逐层分解的过程。

按照教材编写体例分解,实际上就是备整本书的编写体例:人文主题(指的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文要素(包括语文知识、学习策略和语文能力)。七年级上下册12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共分三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语文知识是基础,学习策略是手段,语文能力和学习习惯是最终的目的。

四、教学相长,在课堂教学后要不断反思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次教材解读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群体一同解读教材文本的过程。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解读教材文本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波斯纳也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因此,无论是上课还是听课后,教师要及时记录课堂中精彩的生成或是不当的解读,以此来进行经验的总结和再次改进的方法,例如一类文体——“小说”讲完后,我们会感觉到它是有规律可循的,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分析、故事情节的把握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的分析,只不过侧重点不一样而已。于是,在内心深处会形成一种讲课的过程:先讲(或复习)小说的知识(概念、三要素等)——然后理清故事情节——探究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理解小说的主题,老师在课后对文体意识的这种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反思过程中的文本解读。

解读教材文本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提升语文教师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这些虽肤浅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打开一扇进入“教材文本解读”的大门,即使以后的道路崎岖难行,只要我们有了前行的指路标,就会慢慢拨云见日,最终实现目标。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文本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