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霞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南校区
在诸多的作家中,萧红深深的打动了我,她是一个有才而苦命的人,她的文学创作不仅具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而且也有内涵女性独特生命体验的个性表达。她的散文凄切忧婉,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深刻强烈,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文字优美。
在萧红的生命之旅中,有着太多的悲悯和不幸,她的生活世界始终是破碎而又布满荆棘的,她的女性天空也一度是低沉的,生命羽翼也总是稀薄和无力的。她一生都在追逐“温暖”和“爱”,而现实给予她的却总是残忍和无情。在不断地憧憬中凝望,直到生命的终点也只能留下一份遗憾,面对她在命运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我们总是怀着敬畏的心情去阅读她的文字。正如葛浩文在《萧红评传》中写到:“萧红以她独特的艺术才华,加上她个人对世事的感应而产生了不朽的篇章。她的作品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因此萧红的作品要比她同时代作家的作品更有人情味,且更引人入胜。由于萧红的作品没有时间性,所以她的作品就产生了持久力和亲切感。”
散文是个人心灵世界的独语,它之于萧红就像一面折射历史人生的镜子,它最为生动和真实地再现了萧红的心路历程。《商市街》、《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最重要的三部散文集。萧红的散文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精神诗性的追求,代表作如 《放火者》、《茶食店》、《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骨架与灵魂》,这也是萧红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为自己营造的最后生命之虹。
萧红是那种以全身心投入写作的女性,文字便是她灵魂的自传。在她的作品里,看不到炫耀、卖弄、制造的成分。有的是一种与大地相连的美好品性。她的遭遇、情爱与她的文字水乳交融,如同呼吸。创作的素材大多来源于她的真实生活体验。
出生苦难的萧红,在她的内心深处,深藏着难以排解的无家的悲凉感。她将自己浸透着个人身世之感的悲剧感,与生活中弥漫着、浮荡着的悲恋剧气氛交相融合,从而传达出普泛而深远的人生悲凉感。
所以在《失眠之夜》中她这样说道:“家乡这个概念,在我本不甚切的,但当别人说起来的时候,我也就心慌了。虽然那块土地在没有成为日本的之前,“家”在我就等于没有了。”
萧红写出的都是生活,她笔下的人和事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她非常懂得人性中的贪婪和漠不关心,也懂得人间的爱与温暖。
作家给予脆弱的生命以人文角度的关怀,直抵内心深处温软的部分。同样也可延伸到她笔下所关注的沉默的绝大多数人群。她把自己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真诚地融入笔下的艺术世界,把自己的孤独与忧伤、寂寞与怅惘,通过审美沉思转化为作品的情感基调和美丽的诗魂。
在她的笔下经常出现的不是她自己,也非狭隘的权利富贵阶层。而是那些被忽视的涌动在社会最底层的话语缺席者。那些饱受磨难、牺牲的灵魂。并“与欢乐的人同欢乐,与忧伤的人同忧伤”,设身处地地与对方享有同样的感情。
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与他笔下的人物应该是一种化入的“同情”的关系。萧红做到了。写自我却能超越自我,不局限于自怜自哀。萧红是一个身心俱受摧残的不幸女性,一个被家庭、爱情和社会所放逐的灵魂。但她依然“向着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来写作。
她以自已悲剧性的生命体验,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冷静地观照自已熟悉的生存环境,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人类的命运之中。探入了中国人的生存、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最深处,对生存的原生态和大苦难的揭示,对人自身命运的正视和清醒体味,使萧红的作品意蕴具有了普遍的意义。这种慨叹和苍凉感又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而是超越自我属于时代的。
这使得她的作品透着一种独特的宁静,实际上是一种弥漫着生命的肃穆的热情,这种肃穆因其超越了世俗的空虚和表层的喧闹而益发显得难得和崇高。
文学是对社会人生现实的再现,萧红的散文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她生命的缩影。虽然真实的萧红是不可触摸的,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她的文字去走进一个曾经真实存在过的萧红。现实生活是萧红早期散文写作的主要叙事能指,在那里萧红最为真实地记录了她生命的痕迹和生活状态,这也是后来萧红的研究者用大量的笔墨描述萧红早年生活经历的原因。透过这些文字我们感受到一个脆弱的生命面对残酷命运时的挣扎与无奈,在《破落之街》和《欧罗巴旅馆》中萧红分别写到:
“泥泞的街道,沿路的屋顶和蜂巢样密挤着,平房屋顶,又生出一层平屋来。那是用板钉成的,看起像是楼房,也闭着窗子,歇着门。可是生在楼房里的不像人,是些猪猡,是污浊的群。我们往来都看见这样的景致。现在街道是泥泞了,肚子是叫唤了!一心要奔到苍蝇堆里,要吃馒头。桌子的对边那个老头,他唠叨起来了,大概他是个油匠,胡子染着白色,不管衣襟或袖口,都有斑点花色的颜料,他用有颜料的手吃东西。并没能发现他是不讲卫生,因为我们是一道生活。”
这种叙述话语在萧红初期的散文中随处可见,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任何的苦痛和憎恨,在这里,萧红以一种类似宗教式的温情表达着她对苦难的理解和超越。现实生活在给予了萧红丰富苦难的同时,也滋养了她的文学才能。从她的散文中蕴藉着的叙事经验来看,萧红的写作是超性别的,这是萧红的伟大之处。而萧红在她凄婉细腻的笔调中使人感受着她的灵魂之苦,她也在倾饮人生的苦味之杯时,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体验的最高境界。
萧红那些质朴而让人感动的文字,皆出于她发自内心的同情心,传达着真实的生活和灵魂。这种用心灵和生命写就的作品已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成为全人类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感谢萧红,她让我体会到了我们这一代人从来没有尝受到的将来也不会尝受到的那种酸楚的感觉;感谢萧红她让我懂得了人生需要忍耐,如何忍耐。时刻辗转在被饥寒夺去生命的这种境界都可以忍耐,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忍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