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芳
廊坊市霸州市王庄子乡靳家堡村学校
兴趣指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个人以在特定活动、事物以及人的特性为对象时,反映在积极的、选择的爱好倾向上的情绪紧张态度。个人对感兴趣的东西不知不觉地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其自觉的进行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从而优化自己的认识活动促进学习。由此可见,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热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使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积极地学习、思考、钻研。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需要借助教师的培养和激发。下面就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叶澜教授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某学科有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老师的喜欢程度。“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思维开阔、敏捷、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宽容理解学生,才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班的张雪同学,在新接班时,他的数学成绩是丙,该生头脑灵活很聪明,成绩怎么会这么差呢?通过调查发现:因为先前的那位数学老师太严厉了经常批评他,张雪同学因此不喜欢数学老师,也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于是,我就经常利用课下时间找他谈心,不久我们就成了朋友无话不谈,从此张雪同学上课认真听讲,课下积极完成作业,他的数学成绩也逐渐提高了,在年终考试中取得了甲等的优异成绩。从中可以看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在导入时设置情境,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理想的情景导入起着程上启下、促进知识正迁移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开门见山、师生游戏、巧设悬念、故事导入等。例如:我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时,就利用了悬念设疑来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体积相等而薄厚不一的长方体盒子里装满了细沙,装的一样多吗?”学生的答案不一:有的说一样多,有的说不一样多。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疑问,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再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采用谜语导入:“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竖,三竿首尾连,学习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通过猜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才能激发学生高昂持久的兴趣。”常言道:实践出真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教具、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 “圆的面积”时,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分组动手进行剪拼操作,发现了圆形等分若干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又由于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得出圆的面积等=∏r2的结论。整节课中,学生们十分积极主动,热情高涨,学习效果很好。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学目标的指向都是唯一的,即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实践牢牢把握住这一点,我们也就向教学的成功迈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