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2018-11-15 01:48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部编本改革

■刘 璠/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二者对于课堂缺一不可,所以,课程变革与教师与学生密切相关。教师对于课改的了解与理解将直接关系到其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最终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上知识的接受程度。而且,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作为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对于课程改革是有发言权的。语文教师与课程改革,二者本身就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课程改革规范和引领教师进行课程的变革,反之,教师又为课程变革提供可靠的技术与数据支撑。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影响应该具有规范性与引领性。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是最切合现实学生需要的,教师应认真贯彻执行课程改革的要求,使教学观念时常站在时代的前沿。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全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就应该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终极目标,通过制定教学过程的各个小目标来达成这个大目标。在具体的目标上,课程改革从六个方面着手:

一是课程倾向。教育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不能因为成绩的好坏而区别对待学生,对于后进生在抓成绩的同时应该注重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任课老师在课程设计时,应尽量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养成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习惯,教会他们如何自主学习。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师传授的应该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二是课程结构。综合性课程是近几年来的热词,这种形式的课程不会把学科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而是把知识进行统合,让学生学习到综合、完整、相关联的知识。教师要想驾驭综合课程,从微观上说,就要博览群书,对于文章涉及的各个方面都要有所理解感悟,从宏观上讲,要求教师要做一个生活中善于发现、善于学习的人,把终身学习作为毕生的事业。学校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也要做到均衡平等、因地制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旨归,还可以适当加入本土文化课程,不能因为成绩、升学率的等功利因素放弃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三是课程内容。部编本已在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使用。在温儒敏的《“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中谈及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一是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是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三是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四是贴近当代生活,体现是时代性。从这些特色中不难看出,部编本突破了传统教材内容“难、繁、偏、旧”的状况,使内容更加贴合实际,有利于培养出与时代不脱轨的优秀人才。

四是课程实施。新时代教学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来绘声绘色的讲授。也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形式多样的方法来丰富课堂,学生也能主动参与其中,不仅培养他们课堂“主人翁”的意识,也能养成学生交流与合作的习惯。学生同样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手段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对于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无法涉及的东西进行自学。不知不觉中,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会提高。

五是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凭学生的成绩来评价学生,不能对后进生进行言语攻击,而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价。学校也应该避免死板固化的评教体系,对初入职教师耐心引导,把工作重心放在努力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上。

六是课程管理。课程管理也讲究因地制宜,部分课程的设置在某些地区也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城乡、南北教育水平的差距要求教育有关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在课程管理上突出本地特色,适应本地生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同样也是课程改革提出者。之所以推行教育改革是因为当下的教育中存在太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这些问题和争议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长此以往的教学反思和经验积累就引发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否定—实践—肯定—实践”的过程中才能积累经验,最终总结出以供其他教师借鉴的方案。不难看出,教师是否进行教学反思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我们熟识的特级教师如李镇西、李吉林、余映潮等,他们都是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探索发现,慢慢积累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最后形成了一套思想体系。他们的教育观念正在改变着教师,改变着中国的课程改革。这就是教师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语文教师与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理念,教师需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改变自我。为了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课程改革应切合教学实践,找出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 ·教法,2016(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部编本改革
改革之路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改革备忘
比较视野下“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识字板块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简析
构建五年制高职数学小组的可行性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