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发展,课堂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作业设计既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又要富有探索性;既要形式多样化,又要体现基础性、层次性、游戏性等特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收获和发展。
关键词:层次性;探究性;作业设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作业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有趣、富有探索和思考的作业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巩固性作业——学习数学的基石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靠课堂教师的讲授,还要有相应的巩固性练习作支撑。因此作業的设计应切实符合课程标准,落实“四基”的要求。如:五年级《圆》
(一)基本概念的掌握
①半径、直径定义;②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基本计算的巩固
①已知半径、直径求周长和面积;②已知周长求面积、已知面积求周长;③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组合问题;④运用圆周长、面积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都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做好这些,不但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而且也能为后续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分类专题作业——针对问题的解决
分类专题作业,通过把数学问题筛选归类,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得学生对同一类型问题有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并把这种方法拓展应用,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同类专题作业,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从而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三、层次性作业——体现个体的差异
“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全班几十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数学作业既要针对全部学生的实际,又要适合不同的思维能力层次,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学优生优化知识结构。一般把作业分成三个层次:初级层次题为每位同学必做题;中级层次题是提高题,班上后10%左右的学生不作要求;高级层次题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讨论,从而让每个同学都能从数学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如:五年级《小数乘法简便计算》
初级层次:(1)6.2×48+6.2×52 (2)(2.5+1.25)×8
中级层次:(1)5.7×101-5.7 (2)9.8×10.1
高级层次:(1)3.2×7.2+3.2×3.8-3.2 (2)3.2×48+32×5.2
四、游戏性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游戏性、富有趣味性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这是由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决定的。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作业的趣味性与否能够直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五年级《倍数和因数》
设计“逃离3”的游戏,即一组人从3开始报数,必须避开3的倍数,谁报出了3的倍数就淘汰,剩余的人继续游戏,直到决出最后的胜利者。通过游戏,让学生感悟到2、3、5的倍数特征。游戏性的作业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探究性作业——插上想象的翅膀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际问题往往存在于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六年级《百分数应用》
要求:四人一小组,调查两家及以上的旅行社旅游收费标准。可以选择横向对比即不同旅行社同一旅行方案的对比,也可以选择纵向对比即同一旅行社不同旅行方案的对比。
这样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去,不但弄清了百分数折扣的意义,还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去,实现了“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数学教育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有效设计作业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素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J].华章(教学探索),2006(2).
[2]陶琴坤.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