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更好地推进跨境电商教学,实现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跨境电商教学实例,明确跨境电商的教学应当从电商实践出发,紧扣相关岗位核心能力与技能要求,建立结合素质、理论与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外贸全局观,融合创新创业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并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实战技能训练及法律法规教育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16-0025-04
随着当前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并与国际贸易相结合,原本适应传统线下商贸运作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由于跨境电商操作相对简便,适用主体包括中小企业甚至个人,既适合就业也适合创新创业,因此成为各院校引入新的课程,对商贸类教学做出调整和变革的首选。但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将自主自立、创新创业的培养目标贯彻到跨境电商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問题。
一、跨境电商教学应与“互联网+创新创业”融合
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跨境电商基于互联网的先天特性,易与大学生结合的特质,完全可以成为专业教育与双创的融合点:①跨境电商的操作主要通过网络,将诸如报检报关、物流通关、结算收付等专业性极强的环节交由电商平台及第三方协作而得以简化流程;②跨境电商准入门槛相对不高,适应批量小、体积小、重量轻的商品交易,资金投入不算太大,正符合大多数大学生的财务状况;③大学生是使用电脑和网络的主要群体,只要加以培训学习并不难上手操作。
目前适合大学生创业的跨境电商模式主要是独立开店、做末端分销商两种,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开始了运作。更重要的是,他们思维活跃,敢于尝试并熟悉网上人群的需求和特点,在某些方面可以与专业人士相当,甚至还要更好[2]。
二、跨境电商教学实例分析
跨境电商教学通常有两种做法:新设立跨境电商专业体系;在原有商贸专业体系下增设跨境电商系列课程。这两种做法均有不少实例与研究。
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将跨境电商相关课程融入原有专业教学体系。专业基础课程注重语言综合能力与外贸基础理论相结合,包括英语听说读写、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等。专业核心课程注重商务沟通、磋商与外贸操作能力,包括函电、翻译、沟通与谈判及商务单证制作、外贸函电等。专业综合性实践课程注重商务综合技能的实际应用,包括商务礼仪、外贸业务模拟、语言技能综合实训等。专业拓展课程注重适应社会、持续学习以及择业、就业、转岗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包括跨文化商务交际、贸易地理、客户开发与管理等。跨境电商实务、跨境电商创业以及其它电商实操课程归属此类,主要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进行:经校企合作成立跨境电商项目班,限定人数,由学生自愿报名,面试通过后驻企业进行封闭式实战培训;同时邀请企业进入校园对余下的学生实行原班教学,学校提供场所,企业决定讲授人、授课内容与教学模式。所有学生的学习评价与成绩评定都由企业给出。
而另一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则设立跨境电商专业体系。与商务英语相比,跨境电商教学由校内教师主导,贯穿三年专科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注重跨境贸易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包括国际贸易基础、市场调研与分析、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企业经营模拟综合实训等,也兼顾创新创业教学的需要,融入创新创业管理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课程完全致力于跨境电商具体操作技能的掌握,包括跨境电商营销推广、选品与文案等。专业综合性实践课程均为跨境电商综合性实操,包括Alibaba国际站进阶实战、eBay进阶实战、Ali-express进阶实战与Amazon进阶实战。专业拓展课程设置出发点与商务英语一致,更注重学生的持续发展,包括会计基础与应用、跨境电商政策与法律应用、管理学、经济学等,同期设置公益创新与创业、创业启运与运营。
对这两种教学模式及效果进行课堂教学跟踪、问卷调查和各方座谈反馈,结果显示:
1.商务英语专业由企业全程主导的实战实操
企业讲师独特的授课风格,丰富的实例讲解,注重实操体验的教学方法以及成绩评定结合实际业绩与培训表现的做法,能迅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技能运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1)企业讲授不尽符合高校教学的要求。企业大多只选择与自身业务发展相关的某一两个平台进行操作讲演,所涉范围较窄,欠缺系统性与全局性;其授课模式与方法多从企业培训活动中来,一些企业特色的做法并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2)未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企业讲师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授课从实际运用出发,但过于注重实操,理论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虽有前期商贸理论课程铺垫,仍有不少学生认为跨境电商就是登录平台,按步骤、指示进行操作,缺乏对技能、行为的思考,时间长了反而消磨兴趣。
(3)在创新创业方面没有足够的引导。企业多从自身用人需要出发进行培训,其目的并非有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自然在授课中难以进行引导。不少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表示不清楚创新创业与跨境电商有何联系,并未从中获得相应的体验与启示,也没有对创新创业所需的素质、技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项目实战班人数有限,公共授课多为讲座型,学时少,类型单一,校企协同教学未能无缝对接,在关注学生需求方面也做得不够,这些都影响了跨境电商的教学效果。
2.国际经贸专业由校内教师主导的跨境电商体系教学
跨境电商所需知识与技能讲解全面系统,可以覆盖到全体学生,并有足够的实操练习,也较易和创新创业教学相结合,其中校企合作设立的校园项目班实战性强,部分实训课程联合企业讲师共同开展,既能满足高校教学要求,也能弥补校内教师实践方面的不足。
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内实训。由于实战项目班同样人数有限,受训范围较小,合作企业讲师人员与水平均不稳定,校内实训主要还是靠校内教师。而校内教师实操经验尚有差距,教学项目情景模拟不够,虽有教学模拟软件与部分电商平台提供的练习账号,但涉及资金、产品流转之类的操作大多只能停留在模拟阶段,一些内容的讲练也难免浮于表面,未能引发深入思考。此外不同电商平台操作有许多相同之处,相关实训内容也有不少重复,使学生感觉厌烦。
(2)外贸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缩减与淡化,模糊了跨境电商与外贸的本质联系。由于平台和第三方服务企业的加入以及互联网的运用,跨境电商确实与传统外贸线下商贸运作有显著的差别,但跨境电商仍是外贸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教学无论是否新设专业都应当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技能基础之上开展,特别是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单证制作与贸易函电等,国贸实务是理论实践的基础,单证与函电就算在跨境电商背景下也是基本的运用。具体教学可以改进和与时俱进,但不可忽视,更不能跳过。注重平台操作而忽略跨境电商外贸本质的做法培养的是平台操作员、网络技术工,而非合格的跨境电商人员。
三、跨境电商教学实践的改进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虽然每年有大量毕业生输入,85.9%的企业认为目前跨境电商人才仍存在缺口:招到的人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82.4%),大量缺少真正具备综合能力能够从事业务的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81.9%),专业知识不扎实(53.0%),知识面窄(51.3%),视野不够宽(49.7%)[3]。而这恰恰也是创新创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反映。
可见,要实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应当从电商实践出发,结合专业与创新创业要求,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形成。
1.改进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跨境电商是一种商务活动,服务于经济,其人才培养应当把握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要求,以实效性作为评价标准。我校已经建立了社会第三方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以来自政府、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等外界评价与要求,调控、调节和改进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
按照这个思路,参考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和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依据商务部行业标准进行企业调研所得出的跨境电子商务岗位能力技能分析表[4],以及跨境电商工作特点和人才需求,不难看出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从相关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出发,在基础素质课程之上,结合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两方面核心能力课程,培养既能适应跨境电商工作岗位要求,又能适应社会、自我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外贸技能型人才。
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如图1所示。
联系上述两个专业跨境电商教学现状,商务英语专业目前已有原英语与外贸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支撑,不仅要丰富电商方面的特色专业课程,实操可以交给企业,但理论还需校内教师系统讲授;而且要更新与变革原有教学理念与实践,将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思维的跨境电商关键能力和通识素质指标融入专业课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学习全过程。
国际经贸专业已有相对完整的跨境电商实操及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需要加强国际贸易理论与基础技能学习,培养贸易思维,并在开发课程、课堂教学及教材编订方面进一步与企业加强协作,进一步实现专业与双创的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2.建立跨境电商课程实施的全局视角
跨境电商平台主要操作一般包括:注册开立账号、准备产品数据、上架商品、訂单处理、物流设计、发货管理、收款结算以及客户管理等,表面看大部分工作是依平台指示按步骤进行,背后却是对贸易的通盘考虑。
(1)公司运营规则的执行。跨境电商运作离不开电商平台。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正从廉价代工走向全球品牌升级,中小企业逐渐从低端卖家恶性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向产业链更高端发展,不少平台由低门槛的准入制度逐步向品牌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推进,加大了对商家的筛选和考核力度。如速卖通2017年的招商考核标准明确启动了全行业商标化;亚马逊开通全球开店的通道,但对于账号使用的审核更加严格,对于假货及未经授权产品的硬性规定更加严苛;敦煌网提倡OBM,鼓励跨境创品牌。一个网店账号运作的背后是公司的运营管理乃至相关国际法规,其理念与规则贯穿于每一笔交易的每一步操作中。
(2)商品的竞争。据敦煌网携手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共同撰写完成的《2017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B2B)发展报告》显示:商品规模和增长幅度双高的贸易品类主要集中在手机及其附件、服装、母婴等二十几个大类;而增速排名前三位的产品品类依次为虚拟现实眼镜、运动相机、厨房用品等[5]。产品品类集中,同质化竞争、价格竞争不可避免。跨境电商除了做好成本价格核算和营销,还要思考如何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以拓宽利润空间。这不是单纯的掌握P图、摄影美工所能解决的。
(3)物流通关的掌控。跨境电商的物流主要是平台自营或第三方协作。平台不同,其物流模式、覆盖地区与收费都有不同,并与通关紧密联系,不仅影响货物的流通时间和运营成本,还关系到用户的体验,从而影响到结算顺利与否。
以出口为例,多数电商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采用邮包和快递渠道。但跨境包裹难以全程追踪,尤其是在物流不发达的国家,拿着单号在相关网站也不一定能查询到投递信息,并且在邮政系统多次转运容易造成破损与丢包,引起各种质疑与投诉。同时各目的国海关依据不同的监管制度与贸易壁垒所得出的扣货查验、退件及补充文件资料等各种处理结论,也会造成交易障碍,导致客户拒付和退款。
(4)结算方式的使用。跨境电商的结算方式也大多有第三方支付企业参与,或由其主导或通过与银行的合作完成。其特点有三:①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紧密贴合,更新换代迅速;②结算工具多样化,除了传统支付经常使用的票据、单据,还有信用卡、电邮,甚至是支付企业自行发售的票券;③结算方式多样化,有网上支付,如电子账户和信用卡,也有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如电汇、西联、速汇金等,还有一些国家本土流行的支付方式,如美国的PayPal、俄罗斯的Qiwi Wallet和Webmoney等等[6]。这就使得跨境电商在支付问题上必须进行更多的考虑:如果提供的支付方式单一,就有可能会面临一些潜在客户因为没有支付工具而不愿意使用、不熟悉支付方式而无法完成付款;如果接入过多的结算方式,则将面对各种独特的规则与风险防范设置,反而带来结算成本的上升[6]。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的运作依然要求对贸易整体的把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夯实外贸基础与熟悉规则适用,注重操作环节之间的联接,注重建立外贸全局观。
3.融合创新创业相关课程
目前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明显不足,这是有一定现实困难的。由于缺乏配套的教学资源,缺乏资金和核心专业技术支持,创新创业难以在课堂上呈现、试验与操练,不少项目成为纸上谈兵,实践效果难以把握。
跨境电商虽然对于实现创新创业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创新创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经济、法律、管理等多学科内容[7],体现的是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不是掌握哪一项技能就当然拥有。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精神与能力:①应当构建跨境电商内嵌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标准与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开发富含“互联网+创新创业”元素的项目化教材与新课程,大力强化跨境电商全员创业实践,促使学生发展适岗、优岗、创岗、创业能力[8];②建立专业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帮助学生规划、修正项目,并对项目实施、成果认定给予专业层面的指导;③推行选修学分制。允许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实现各专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完善知识结构。
四、跨境电商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探索
1.校企合作思路的拓展
无论是跨境电商还是创新创业,都与企业、市场紧密联系,校企合作无疑是必需的,是开展课程解决启动资金、商品生产和商场实战等问题的首选。除了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引入企业讲师建立专任教师校内外双导师制度、探索翻转课堂和混合式课堂教学等做法外,还应当积极寻求更深入的合作形式:共同制订创新创业鼓勵机制,导入企业和社会评估;引入跨境电商真实商业项目,成立联合学校、企业、市场乃至社会的创新创业团体;共同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园,建立容许学生失败的创新创业试验场所。
2.实战技能的训练
这是目前跨境电商校内教学实训必须面对的问题。除了校企合作实战实操,校内模拟实训平台也必不可少。但是大多实训平台情景设置不足,多注重平台的操作,对于交易过程的思考和现实问题解决并未起到多少作用。还有一些实战技能的讲练因涉及到学校和国家的政策问题而存在争议,比如在寻找客户开拓市场环节,目前除了应用国内行业信息平台,还有更为丰富的国际社交平台、商贸圈,但会触碰到学校和国家对于网络的限制规定。
3.法律法规的教育
现状是重视跨境电商技能教学却缺失相应的法律法规教育。目前跨境电商仍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现象,如侵权假冒、虚假广告、逃避海关和检验检疫机构监管等,无不严重影响跨境电商的信誉与长远发展。提高法律意识、学会守法自律既是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境电商健康成长的基础,更是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占仁.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04.
[2]洪恩华.高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的可行性及教学模式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5(5):35-38.
[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全文[EB/OL]. http://www.100ec.cn/detail--6254680. html.
[4]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院校商贸流通行业相关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方向改建方案(试用版)[D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d8e401f50912a2161579294e.html.
[5]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敦煌网:《2017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B2B)发展报告》全文[EB/OL].http://b2b.toocle.com/detail--6401064.html.
[6]陈宇峰.我国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实际运作与效果分析[J].经济师,2016(8):26-28.
[7]李辉,何玉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探索与实践——基于公共实训中心共享机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36-38.
[8]丁艳峰,徐幼文,郭志平.项目嵌入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海洋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6):30-32.
(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