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学英,李进丽,张 宁,孟钰晗
(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山东 济南 250001)
我科于2015年07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美沙酮、更昔洛韦滴注联合中频电治疗带状疱疹,对于美沙酮治疗带状疱疹的镇痛效果做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我科于2015.07-2015.12收集带状疱疹初诊患者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45-72岁、平均51岁,病程1-7天,治疗组30例采用更昔洛韦、中频电联合美沙酮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更昔洛韦与中频电治疗。禁忌症:首先要详细询问病情,排除恶性肿瘤、出血倾向、局部金属异物、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1)仪器为k8832型电脑中频治疗仪(北京翔云设备厂生产);操作方法:带状疱疹位于躯干部或四肢部可选择4点,一点在腰骶神经根处,另外3点置于疼痛严重处。带状疱疹位于头颈部者可选择2点,一点选择在神经根处,另一点选择神经末端或疼痛严重处,把硅胶极板沾取蒸馏水,平放于治疗部位,用绷带固定。选择“11”号处方(中频,其功能为止痛,电流的中频载波为2KHZ,调制频率:80-100HZ为410s,15-50 HZ为260.5s,10HZ以下为502.5s);按程序启动,治疗强度以患者治疗部位有震颤感为度;治疗时间为20min/次,qd。(2)更昔洛韦0.25g,iv,qd;局部有水泡、渗出者均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组美沙酮,口服:成人5~10 mg/次,bid。15d观察治疗效果。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化患者的疼痛(0分为无疼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7分以上,疼痛难忍,10分为疼痛最强)。
皮肤结痂、愈合>90%;显效:皮损消退70%-89%,原病发处疼痛不明显;有效:疼痛减轻,皮损消退40%-69%,原病发处劳累后有疼痛感;无效:疼痛减轻不明显或皮损消退<40%,或原病发处有后遗疼痛。痊愈加显效例数合计为有效率。
统计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疼痛(VAS)评分相互比较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15d后效果比较,X2=7.36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5d后比较,P>0.05,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治疗15d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使用美沙酮的患者,止痛效果明显不如对照组的患者。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5d后的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5d、10d、15d疼痛VAS评分比较(d,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5d、10d、15d疼痛VAS评分比较(d, ±s)
两组治疗5d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5d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组 别 5d(x±s) 10d(x±s) 15d(x±s)治 疗 组 5.1±1.3438 4±0.89443.4±1.0648对 照 组 5.2±1.84393.2±0.74831.6±0.9.33
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疼痛的主要药物,但是它们还能够激活体内的促伤害机制,导致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即阿片诱导的痛觉过敏(OIH),尤其是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如瑞芬太尼更容易发生。痛觉过敏是指应用阿片类药物后出现的与原有疾病进展无关的、对伤害性刺激敏感性增加的现象,其临床表现为感觉过敏、触诱发痛、偶尔可伴有肌痉挛、谵妄甚至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
在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中,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除了已知的不良反应如便秘、恶心及呕吐外,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依赖也是常见的治疗相关现象。
治疗组与对照组经过对比,结果显示,阿片类药物短时间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即时止痛作用,长期应用可导致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影响神经的修复,增高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风险;因此,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应谨慎使用阿片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