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芳
西工大附小龙湖分校 陕西西安 710043
1、自身原因
(1)低段孩子年龄较小,思维发展不全面,理解力层次不齐。
(2)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自主学习习惯。
(3)贪玩、注意力不集中,是造成学习困难较普遍的因素。
(4)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
(5)个人自信心不足。
2.外部原因
(1)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最实际的,也是最普遍授课方式,教师在教学时,会根据班级的平均水平而确定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进度。但因每个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不同。因此在听讲过程中,理解力较弱的同学他就慢慢跟不上教师和同学的节奏。成为班级较为落后的学生。
(2)家长教育理念不同,目的单一,表现在对孩子平时的学习放任自由,孩子作业是否按要求做完,很少过问。等到成绩不好,更多的是责骂而不是帮助分析原因.
(3)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在一定范围内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之,小学低段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虽然有很多方面,但大多不是智力、能力的问题,主要是学生态度、兴趣和习惯方面的问题。
小鑫同学是我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二年级的一个小朋友,在班级里他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孩子了。孩子在校课堂上表现为好动,玩铅笔尺子橡皮,神神叨叨自言自语,手脚不太协调。据孩子妈妈反映说这孩子是大龄产子,孩子刚出生时出现窒息缺氧等等现象。
观察发现他手脚不太灵活,写字慢,同样在体育课上也发现他很多动作都不能按要求完成。别的小朋友写出一句话的时间,他最多能写两三个字,还是硬拼到一起的怪字。所以无论同步作业还是课后巩固他都不能及时完成,也就影响了学习效率。另外,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比如班级其他孩子们认真探讨一个题目时,他正在对着他的铅笔大笑,嘴里自言自语。因此他听了其中一点点内容然后就开始不由自主的干起别的事情了。
1.教师首先有专业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讲解知识脉络清晰,深入浅出,尤其在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创设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的情境,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2.关注学生课堂表现,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效果要求,尤其关注学困生,掌握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进度。
3.随时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多锻炼学困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等。
数困生的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各方面都调整和努力之外,我们需要调动并积极发挥家长的配合作用,合力解决数困生问题。
比如,小鑫同学,他学习习惯不好,不会听课,无法独自完成作业等等,但跟家长沟通过孩子的情况后,孩子妈妈表示愿意配合共同提高他。
利用下课时间与他谈心交流,了解他的爱好、兴趣,并在课堂上多关注他,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他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他认真听课并动笔完成一些课堂练习,做对了给予表扬奖励。在同学赞美中,他乐了,感觉学数学还是很有趣的。接着我又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补缺补漏。适实指导,真诚帮助,他感觉到进步的希望,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学习成绩也在不断的进步。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小学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大多数源自于他们对于这个老师的喜爱程度。
小瑶对学习数学自信心不足,畏难情绪严重,上课不敢发言,父母只要看好成绩,却没时间了解孩子平时学习情况。了解到她这些情况后,便多次找瑶瑶谈心,指出她身上的优点与不足,和她一起定出学习计划,并为她补缺补漏,让她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她理解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可以把老师当成她的好朋友,并在课堂上多关注她,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只要她愿意举手发言,我就让她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大胆勇敢地在同学们面前说出自己的看法,做对了给予表扬奖励。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她勇敢了自信了,在数学课上明显积极了很多,对学习也就有了动力,慢慢的她便成了班级其他孩子鼓励别人的榜样。
我们老师要伏下身子,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走进孩子的心灵,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的关系,尤其学困生,他们更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数困生遇见需要稍微思考的有点难度的问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数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对于很多问题有惯性思维。
很多数困生的形成是因为同样的问题他跟不上,也明显没有自己思考过,甚至连同学回答的答案他都没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跟着大家伙一通回答。这样的教学而忽略了数困生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或者平时见的题目类型再见时换了问法他就惯性思考,不会了。
1.注意课堂学习习惯
2.注意强化抽象思维训练
3.及时反馈纠正学习内容
4.注重赏识教育,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作为教师,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审视他们的优势,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帮助其在实践中建立自信。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也一直坚持尽我最大努力去做到这点。时刻记住有可能就是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只要我们用心教学,始终把每个学生放在心上,认真总结教学上的经验和教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相信我们的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一定能够大幅减少数学教学中数困生的人数,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