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公示语英译策略研究

2018-11-13 14:14邹炎容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7期
关键词:模因英译译文

邹炎容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1 引言

“公示语”一词最先由北竹和单爱民(2002:76)提出,从而结束了以往对“公示语”命名不统一的状况。吕和发指出,所谓“公示语”是指公开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与其生活、生产、生态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公示语的功能分为四种: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公示语作为公共场所的告示语、宣传语及警示语,受时空限制,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点,常处于醒目位置(2004:38-40)。公示语的目的是通过广为传播得到大众的认可、接受并做出相应的行动。公示语作为现代城市文化的“名片”,在给受众提供信息、指示行为、促进交流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功能,良好的公示语英译对我国都市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作用。

公示语翻译是我国翻译学的新领域。我国学者于20世纪末开始探讨公示语的翻译。但直至新世纪来临之际,只发表了3篇相关论文。21世纪以来,公示语的翻译逐渐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焦点。除了相关论文有所增多之外,还举办了各类公示语翻译大赛;一些网站也开辟专栏研讨公示语翻译问题,如:全国双语标识路牌纠错协作网(http:// www.language.chinadaily.com.cn)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网站(http:// www.bjsu.edu.cn)扩大了公示语翻译的研究。针对公示语翻译错误不断的现状,一些学者继续加以探讨:倪晶分析了常见公示语翻译的五类错误(2005:169-170);张美芳以功能理论为指南,分析了一些典型实例(2006:29-34); 郭磊提出准确释义策略(2006:369);戚健从目的论角度探讨公示语翻译失误的原因及对策(2009:97-99)。

在缺少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公示语翻译成果的情况下,本文根据顺应论并结合模因论,对国内城市的汉语公示语的译文进行翻译批评,来探讨汉语公示语英译的策略,着重强调:成功的公示语翻译往往是顺应受众的认知、情感和文化模因而做出的适当选择的结果,顺应论指导下的公示语翻译能产生显著效应。

2 模因论和顺应论

模因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动物学家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76)的《自私的基因》书中,他站在达尔文进化论的角度首次提出一种文化模仿或传承的基本单位——模因(memes)。此后,很多学者沿用了道金斯的这一观点。道金斯的学生布莱克摩尔在《谜米机器》(1999年)一书中将该研究进行完善,并将研究深入到了一些社会现象,从而补充模因理论的建设。

模因论研究在国内学界起步较晚,自《谜米机器》、《自私的基因》这两本书在我国翻译出版以来,使模因论在我国得到了有力的推动。首次把模因论引入我国的是何自然教授(1988)。迄今为止,以模因论为指导的翻译论文及相关著作为数甚少。何自然等(2001)在他们的文章中将模因这一理论成功的引进国内,把“meme”译成模因,将模仿与基因相互结合。何自然(2005)还对模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鼓励学者们用模因理论的基础上去研究语言信息传播的现象。

模因通过模仿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那些不断得以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语言、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可称为模因。比利时学者佛朗西斯·海利费尔(Francis Heylighen,1998)将模因的生命分为四个周期。一是同化(assimilation),指呈现的模因被受众注意、理解和接受。二是记忆(retention),指模因必须在记忆中停留才能被称为模因。模因在受众大脑停留的时间越长,其传播性越大。三是表达(expression),是模因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受众能够感知的有形体的重要过程,使模因得以广泛表达的手段是语言。四是传输(transmission),模因表达需要有形载体或媒体,模因通过载体从一个接受者被传输到另一个或更多的接受者(1998:58-62)。公示语的社会化是模因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顺应论是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1987年在《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中提出的,随后又于1999年在其《语用学新解》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弗斯楚然·杰夫(Verschuuren Jeff,1999)从全新的视角诠释语用学,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不断选择语言单位的过程,交际者选择的不只是语言形式,还有策略。我国研究顺应论的学者为数不少,期刊网的数据显示,与顺应论相关的论文多达数百篇,但将顺应论同翻译研究相结合在国内学界起步较晚,相关成果只有硕士论文3篇。

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人们一旦使用语言,总是不断地根据语言的三种特性(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对语言做出选择。变异性指语言具有诸多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言选择必须限于一定范围;协商性指所有选择富有弹性,都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排除语言的机械表达;顺应性指能够从选项中灵活变通,满足交际需要。这三种特性互为关联,以顺应性为主(1999)。

3 顺应论指导下的汉语公示语英译策略探究

布莱克莫尔(Blackmore,1999)指出,只有保真度(coping-fidelity)、多产性(fecundity)和长寿命(longevity)的表现均值较高的模因才有可能获胜。公示语翻译的模因存在顺应因素,译者必须考虑大众的认知水平、情感和文化背景,顺应他们的心理、听觉、视觉以及文化情结。在公示语翻译中务必顺应受众的强势模因:认知模因,情感模因和文化模因,而这三种模因,可谓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三个策略。

3.1 顺应受众的认知模因

认知是一种模因,又是模因得以复制和传播的要素。布莱克莫尔指出,很多模因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它们易于记忆,并非它们特别重要(1999:88)。只有学习有关人类感知、记忆、推理的规律,在进行公示语翻译时也顺应其规律,才能达到公示语长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的效果。

人的认知水平尤其受年龄和教育影响最大。因此,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要考虑受众的文化程度,译文多用小词,不用生僻词。冉永平、张新红(2007)提出经济型模因概念,包括:(1)简单句;(2)双重简单句;(3)祈使句;(4)省略句。这些模因都顺应了人的认知规律,可应用于公示语译文中,以顺应受众认知,缩小时空制约等。

国内城市随处可见的汉语公示语的译文问题百出,甚至根本没有顺应受众的认知规律。请看以下实例。

(1)禁止垂钓 No Temporary.

(2)谢绝带狗入内 In decline the belt dog to enter.

(3)语要低声 Talking voice to be low.

(4)深水区严禁嬉水 Deep water area no frolic.

(5)前方正在施工 The frontage is in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6)便后请冲水 Please rinse after relieving nature.

例(1)、(2)、(3)、(4)有严重的语言错误,违背了人的认知规律;例(5)不仅用词错误,而且结构臃肿;例(6)采用非常正式的动名词短语“relieving nature”,反而致使结构冗长,不符合公示语的表达习惯。

若考虑顺应论的认知模因,则上述实例应改为:(1)No Fishing.(2)No Dogs Allowed to enter.(3)Speak Softly!(4)No Frolicking in This Deep Water Area!(5)Road Work Ahead.(6)Please Flush After Use.

这些英文公示语经过修改后,结构清楚,较好地顺应了受众的认知规律。由此可见,简洁而典型的公示语翻译值得借鉴,请看以下实例。

(7)油漆未干 Wet Paint.

(8)桥上严禁超车 No Overtaking on Bridge.

(9)紧握扶手 Hold the Hand Rail.

(10)酒水另付 Beverage Not Included.

(11)谢绝小费 No Tipping.

以上公示语的译文用词简洁、表达流畅、合乎语言习惯,极大地节省了浏览时间,完全顺应了受众的认知模因。

3.2 顺应受众的情感模因

公示语英译中务须考虑受众的感情因素,欠缺受众感情因素的公示语是不符合英语国家习惯用法的失误。顺应受众强势情感模因的公示语易于公示语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公示语翻译要充分考虑受众的真实情绪与感受,更多地思考受众的积极情感,避免与负面情绪发生碰撞,这也与礼貌原则相一致。

国内有许多公示语的译文没有顺应受众的情感模因,甚至与受众的情绪或情感发生碰撞,反而未能实现公示语应有的作用和效果。下面分析以下实例。

(1)未满18岁不得入内 Those under 18 are not allowed to get in.

(2)一次性用品 One Time Sex Thing.

(3)残疾人厕位 Deformed Man Lavatory.

例(1)的译文完全直译,语气直截了当,但令人难以接受。例(2)的翻译纯属死译,不但大错,且有伤大雅。例(3)中的“deformed”本意是“畸形的;变形的”,该词带有歧视残疾人的感情色彩,用在此处极有可能伤害这类弱势群体的感情。若考虑顺应论的情感模因,则上面三例应改译为:(1)Only for those over 18 years of age.(2)Disposable Products.(3)使用残疾人图标再附上“Toilet”便可。

好的公示语既考虑受众利益与其情感,更关注其使用安全,为此,常用简短的表达法或简单的祈使句,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如:

(4)严禁疲劳驾车 Don't Drive When Tired.

(5)系好安全带 Fasten Your Seat Belt.

(6)注意行人 Beware of Pedestrians.

(7)小心路滑 Watch Your Steps.

以上汉语公示语都采用了祈使句,与之对应的英语公示语亦是祈使句,译得恰到好处。虽然都是祈使句,含有命令性的语气,但都是出于善心善意,体现了关爱关切之情,这便顺应了受众的情感模因。因而所有受众都能够欣然接受。有些公示语不需要翻译却被英译,反而造成误解而感情疏远。请看以下实例。

(8)不许摘花 Don't pick flowers.

(9)禁止吐痰 No Spitting.

(10)禁止扔垃圾 No Littering.

(11)请勿喧哗 Be Quiet!

这些公示语见于“游人须知”,所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国民整体素质。有些中国人出行时有一些坏习惯:随便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因此,“游人须知”往往包含这样的公示语。笔者认为,此类公示语没有必要译成英文,外国人一般没有上述不良习惯,译成英文让外国友人看到之后,可能顿生反感。

不难看出,在顺应受众的情感模因方面,译者务必考虑的是:首先,公示语是否具有可译性;其次,从国际受众的情感因素考虑,使对应的英译公示语展示人文关怀的一面,从而体现我国优秀的、先进的都市文化。

3.3 顺应受众的文化模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差异决定了中英公示语的差异。我国英文公示语的受众主要是国外的来华友人,因此,其表达必须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

我国传统文化在公示语的表述中也有体现,但其译文存在明显问题。请看以下实例。

(1)老年人优先上车 Old people waiting and getting on first.

(2)五讲,四美 Five stresses and four beauties.

(3)严禁野外用火,长鸣防火警钟 Forbid fire in the open,sound a warning against fire.

(4)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 Don't tread on the grass,which also has life.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深厚,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因此,“老年人优先上车”处处可见。例(1)的英译违反了对老年人称呼的文化习惯,因为“old people”有两种,一是老当益壮,二是年老病缠。西方崇尚、保护个人权利,老人不喜欢被人称为“old people”,这在其心中是“老不中用”的代名词。若考虑顺应论的文化模因,例(1)的正确译法应是“Senior citizens first”,因为“senior”意为“年长的,地位较高的”,“senior citizens”是对老年人的尊称,绝无“老不中用”之意。

例(2)的译文的意思是“五个重点,四个美人”。来华外国人见此英译公示语时,难免感到惊讶。若考虑顺应论的文化模因,正确的译法应该是“Five stresses and four points of beauty”,随后添加括号,并提供注释(Stress on decorum,manners,hygiene,discipline and morals;beauty of the mind,language,behavior and environment)。当然,如此长的英文公示语十分罕见,只是偶尔万不得已而为之。

在对中文公示语英译的过程中时,要特别注意思维方式的差异。例(3)是对偶式公示语,作者利用对偶这种修辞方式来加强公示语的效果,其译文表面上忠实于原文,但实际上是机械照搬,且缺乏逻辑性,不符合西方人直接表达的习惯。若考虑顺应论的文化模因,例(3)的译文可以改为“Use of fire in the open strictly prohibited”,该修改过的译文直截了当,语气坚决,意思明确。

例(4)是个常见的公示语,被机械地译成英文,不符合西方受众的习惯表达。若考虑顺应论的文化模因,直接译为“Don't walk on the grass”或者“Keep off the grass”更为可取,更加明确。这两种译法是西方的地道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的这些例子,我们已经充分论证:在汉语公示语英译中,务必充分考虑和顺应目的语受众的认知模因、情感模因和文化模因,使汉语公示语英译被广泛接受,广为传播。

4 结语

顺应论为我们提供了解释跨语言文化翻译现象的新视角,对于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本文根据顺应论并结合模因论,对国内城市汉语公示语的译文进行翻译批评,来探讨汉语公示语英译的策略,对于公示语英译具有参考价值。

在公示语英译中,译者顺应受众的认知、情感和文化模因是做好高效公示语翻译的重中之重。成功的公示语英译要求译者同时顺应广大受众的认知、情感和文化模因。顺应认知模因就是顺应受众的教育水平和认知规律,在翻译时尽量使用小词和简单句子,使译文一目了然;顺应受众的情感模因就是要最大限度激发受众的积极情感,避免其消极情感;顺应受众的文化模因,就是彻底排除译文中的文化差异障碍。

只有在上述三方面都做到顺应的英译公示语,才能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真正展示我国国际化都市文化和美丽中国的形象。

猜你喜欢
模因英译译文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
英语教学中模因复制现象探析
模因理论视角下的英语专业教学
“小”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