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馨 贾肖肖
【内容提要】中外电影节研究是近年来关于电影文化及电影产业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尤其是新世纪之后的十几年,国内外都出现了很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但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梳理新世纪前后的研究成果发现,今后对中外电影节应该继续进行历史研究、着重进行发展策略研究以及扩展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世界最早的国际电影节诞生于1932年的威尼斯,到如今,全球共有千余个电影节在不同地域,按不同主题举办;1988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荣获了金熊奖,从此,中国电影人频频走上国际电影节的领奖台;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和中国长春电影节都开始于1992年,随后全国有数十个电影节陆续创办,于是,这种有固定周期、固定地点、相对稳定的内容结构和宗旨的大型电影放映、评奖、经贸交易活动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然而与电影节初现时万众瞩目、热闹非凡的场面不同的是,虽然当今电影节开闭幕式越来越华丽、相关部门和人员越来越加大物质投入,但在受众中却反应平淡,甚至更被新闻报道者和部分电影工作者视为“鸡肋”。连代表好莱坞电影文化盛事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晚会也出现收视率严重下降的情况。“2016奥斯卡收视率持续下跌,创8年来新低,小李称帝也无法提高收视”或“惊天乌龙也救不了, 2017奥斯卡收视率再跌4%”。这样的标题频频见诸媒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无外乎受众期望值升高,新鲜感降低,以及不可忽视的新媒体时代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冲击的影响。而21世纪以来针对电影节的学术研究却日益发展,呈现蓬勃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电影节的历史沉淀到了一定程度,全球化背景下研究者对电影节的了解日益加深,另一方面是因为面对日渐颓唐的电影盛宴,电影人及研究者希望寻找到度过平淡期的方法,再现电影节昔日的辉煌。
从1952年Л·鲁柯夫、志刚撰写的《为和平而斗争的电影艺术——在国际电影节的银幕上》一文在《世界电影》上发表以后,至2000年之前,关于国际、国内电影节的文章绝大部分是介绍国外著名电影节奖项归属或活动情况的随笔、侧记、花絮等记叙性文章,或是国内电影的参展、获奖情况,专门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在学界,只有周星、贾磊磊等少数几个人关注此类问题。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中,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
代表性的文章有亚马的《题材、样式、民族特色——卡罗维·发利第九届国际电影节随记之二》,贾磊磊的《竞技场·角斗场·名利场──戛纳国际电影节纵览》,周星的《青春文化无可抗拒的魅力──略谈大学生电影节的独特性》,R.斯克拉所著,由贾健翻译的《喝彩背后──戛纳电影节的文化意义》等,该方面研究主要针对某个电影节整体特色或某次电影节所表现的特殊性进行概括,属于总结性研究。
汪雄飞的《中国电影节呼唤中国重头戏》、殷金娣的《电影的不景气与电影节的“红火”》,舒克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归来反思》等文章比较敏锐地抓住电影节存在的问题,在热闹中嗅到潜在危机并提出质疑,但在解决问题上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
叶觉林的《谢晋呼吁尽快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发表于《电影创作》杂志的《中国三大电影节将各有分工》等文章对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电影节给予了关注,从发展的角度谈问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当时电影节研究情况与对象的广泛影响相比还不相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电影节的整体性研究不够。
作为一个舶来品,电影节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色。中国电影节晚于西方电影节出现,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类似的问题,如电影节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电影节评奖机制和权威性问题,等等。然而21世纪之前还没有开始对中西方电影节进行全面的研究。
其次,对中国电影节的研究不够深入。
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确实发现了中国电影节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大多只停留在表面感受的层次,如:为何最佳影片或最佳男、女演员的评奖结果总下“双黄蛋”?参展的影片是否具有代表性?评奖的公平性,等等。对产生问题原因挖掘不深,隐含、内在问题往往被忽略是当时研究存在的一个问题。
最后,对电影节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研究少。
电影节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应该与电影学、社会学、传播学、营销学、受众心理学等学科紧密联系,然而当时已有的研究依旧是只提出问题,不提供解决办法,在这个狭窄的思路下面,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必然缺失。
总之,就21世纪之前研究状况看,中国电影节作为一个被影人和观影人普遍议论并有广泛影响的文化现象,学界明显关注不够。在为数不多的成果中,存在着五多五少的现象:第一,报纸和网络上的报道多,业界和学界反思少;第二,片段性的议论多,系统化的研究少;第三,情绪化的批评多,学理性的分析少;第四,对其结果研究多,对其过程研究少;第五,对明星和影片评价多,对整体活动评价少。这种现象同电影节在电影界和大众中的影响是不相适应的,表现出大众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缺失。
21世纪开始,特别是2010年以后,电影节研究才真正进入学理范畴,国内国外的研究都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从数量上来说,对于国际国内电影节的报道、评论逐年增多,《当代电影》《世界电影》《电影艺术》等专业杂志频繁刊发相关文章,博、硕士论文也有多篇以电影节为题。从质量上看,《当代电影》是中外电影节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2000年后以电影节为题共发表高水平文章60余篇。《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于2015年第五期以“电影节研究”为题进行组稿,次年1月又以《电影节展与艺术电影的生存之道》为题发表了特稿,为电影节研究提供了较高水平的平台。高质量的研究还体现在研究主体的团队性以及研究对象的多维性上。中国传媒大学张雅欣教授带领博士研究生团队于2015年开始陆续发表多篇电影节相关论文,从电影节的产业化价值构建、跨文化价值构建、商业性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电影节的多维性研究体现在除对其主体进行研究之外,还出现了很多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将在下文详细介绍。东北师大肖熹老师翻译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助理教授玛莉·德·法尔克(Marijke de Valck)的专著《电影节:从欧洲地缘政治学到全球性迷影》(Film Festivals:From European Geopolitics to Global Cinephilia)的部分章节,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电影节研究的一扇窗口。
肖熹老师翻译的文章不但让我们了解了玛莉·德·法尔克教授的研究方法和理念,更重要的是她带给我们的国外相关研究的情况。通过她的描述得知,虽然西方电影节举办的历史悠久,对电影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电影节的系统性学术研究文章却少之又少。有关电影节最普遍的文章是关于某个电影节的历史,……普及度更小的第二类文章侧重讲述一个特定问题(通常是历史性问题),……很少有研究去关注电影节经验的普遍性或者把国际电影节体系视为一系列相关事件。”可以看出,即使是过了21世纪近10年,(玛莉·德·法尔克教授的专著出版于2008年)当时西方的电影节研究也存在和中国电影节研究类似的状况,研究内容基本流于表面,主要以描述、概括、总结为主。代表性的研究专著有《奥斯卡大观:奥斯卡奖的历史和政治》(埃曼努尔·利维著、丁骏译),这本书被翻译成中文后,让国内的研究者和影迷们认识到了较为全面的奥斯卡。但是书中绝大部分内容是对历届奥斯卡评奖过程及结果的描述。
然而玛莉·德·法尔克教授也列举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如“尼科尔斯(Nichols)通过新电影的感知和阐释去探究电影节经验的效果;戴耶(Dayan)和图兰(Turan)则把各种参与电影节的群体的经验(如导演、发行商、观众和记者)与电影节的不同议程(商业、地缘政治和美学)区别开来;施特林格(Stringer)把国际电影节放在全球空间经济学中分析;哈伯德(Harbord)则借助网络话语的空间化来研究电影节现象;埃尔萨瑟(Elsaesser)则把重点放在电影节之间的种种共性上,如潜在的提升价值和设定文化日程等。”以上这些成果和方法是她研究电影节的基础。
如果按照内容分类,2000年后西方学术领域出现的大量电影节研究成果和专著可分为:
(一)论文集类:The Film Festival Reader
(Dina Iordanova, 2015);Film Festivals:History Theory Method Practice
(Marijke de Valck、Brendan Kredell、Skadi Loist, 2016),这些论文集往往将过去5年或10年以来的相关论文集结成册,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影节进行分析与研究。值得一提的是Dina Iordanova教授从2009年开始编辑电影节年鉴:Film Festival Yearbook
,到目前为止已经编辑了6辑,为电影节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二)专著类:Film Festivals: Culture People and Power on the Global Screen
(Cindy Hing-Yuk Wong, 2011);Sundance to Sarajevo: Film Festivals and the World They Made
(Kenneth Turan, 2002);Film Festivals: From European Geopolitics to Global Cinephilia
(Marijke de Valck, 2008);Sustainable Projections: Concepts in Film Festival
(Alex Fischer,2013),以上专著从电影节与政治、经济、迷影者及电影节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Cannes-A Festival Virgin’s Guide: Attending the Cannes Film Festival for Filmmakers and Film Industry Professionals
(Benjamin Graig, 2013);The 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outh Korean Cinema and Globalization
(Soojeong Ahn, 2011),这类专著主要是从某个电影节出发,研究其发展历程和特征等。Horror Film Festivals and Awards
(Thomas M·Sipos, 2011)是专门类电影节研究的代表性专著。(三)技术指导类:Film Festival Secrets: A Handbook For Independent Filmmakers
(Christopher Holland, 2008);Behind the Screens: Programmers Reveal How Film Film Festvials Really Work
(Jon Gann, 2012);The Complete Filmmaker’s Guide to Film Festivals:Your all Access Pass to Launching Your Film on the Festival Circuit
(Rona Edwards,Monika Skerbelis 2012)等。西方研究注重实践性,电影节也不例外,通过电影节组织者、参与者等人的实践经验为想要参加电影节评奖的读者提供了诸多可操作性很强的指导性手册。So, you want to start a Film Festival? Converstions with Top Festival Greators
(Jon Gann,2015)以访谈的形式为电影制作者、电影节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性资料。21世纪以来国内的电影节研究和西方的研究基本保持同步,也是呈现出繁盛的态势,但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相关专著少之又少,严敏编著的《奥斯卡奖——80年电影传奇》倒是和前文提到的埃曼努尔·利维的《奥斯卡大观:奥斯卡奖的历史和政治》遥相呼应。除此以外,再没有见到相关著作。
在博、硕士学位论文方面出现了可喜的情况,2008年至今的10年间,出现了十余篇学位论文,如梳理并研究中国获奖影片海外传播的《国际节展与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研究》《欧洲三大电影节与中国大陆艺术电影》《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探究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以四大国际电影节部分获奖中国影片为例》四篇学位论文。研究电影节特点及发展的《我国电影节管理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创新与发展——上海国际电影节模式研究》《圣丹斯电影节——独立电影的狂欢》三篇学位论文。跨经济、管理、公共关系、人文地理、艺术设计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基于共主体营销话语的电影中的国家形象研究——以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为例》《影视节庆活动整合营销传播探析》《影视节庆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中国电影节VI设计及应用研究》四篇学位论文。以上这些研究从横向、纵向、多视角地进行了中外电影节的探索,尤其是跨学科研究的成果,丰富了研究内容,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除了以上专著及学位论文以外,发表在核心专业期刊上的学术研究文章有近百篇,按照内容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电影节本体问题研究
1.电影节历史研究
在21世纪前,人们只是注意到了电影节的风光和热闹,也会对电影节红毯上的明星和获奖影片津津乐道。然而对于电影节的源头和历史却没有深入地探究过。即使是在电影史中,也只注重电影文本的记录和探讨。而目前西方的新电影历史主义学者开始把注意力从电影对小说、戏剧的依赖转移到电影环境上。可以说为电影这种紧密联系社会的艺术形式寻找到了真正的母体。而电影节的创办与发展,更是直观地反映出社会历史与电影艺术的密切关系。
我国学者近几年开始关注到这一领域,王宇平的《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节》;刘洋的《交流·斡旋·协商——欧洲三大电影节与战后国际社会的文化政治生态》;彭侃的《圣丹斯电影节和当代美国独立电影的流变》三篇论文,或从早期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节的互动,或从欧洲电影节复杂的文化政治生态,或从电影节对某地区某类型电影节的历史关系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2.电影节内涵研究
电影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其与社会、政治、经济、艺术、文化、市场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究竟该如何界定电影节?如何厘清多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
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张雅欣教授带领博士研究生连续发表《国际电影节的产业化价值构建》《国际电影节的跨文化价值构建》《国际电影节的商业性功能与运营战略分析》三篇论文,对国际电影节从文化价值和产业化价值两个最主要的方面进行了解读。
刘汉文、陆佳佳的《电影节意义、现状与创新对策》一文从理论层面对电影节做了意义的界定,在对国内电影节做了情况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
另外,还有《圣丹斯电影节的模式及其形成场域初探》《边缘与主流:圣丹斯电影节的文化启示性》《戛纳电影节:法式的电影节》《欧洲电影节的角色》几篇论文分别从欧洲几个知名电影节入手,探讨其意义与价值。
3.电影节比较研究
电影节在其艺术、文化、经济属性上都存在着竞争,无论是评奖环节的电影作品竞争,还是电影节之间的竞争,差异化发展是电影节生存的命脉。《世界知名电影节定位分析》一文从西方电影节定位入手,比较其各自特色和发展优势。而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的电影节与电影都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都存在一定距离,冷静地对比分析,寻找差距,找出提升的方法是比较务实的做法。《华莱坞电影节研究:我们离奥斯卡有多远?》《青年华莱坞准备好了吗?中国大学生电影节考察》两篇文章对中外电影节进行了客观的比较,提出了可操作较强的建议。
4.电影节发展研究
从1992年我国创办首个电影节至今,中国电影节只有25年的历史。与世界上近百年的电影节历史比较,确实很年轻,虽在和平年代里成长,但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电影节如何在综合因素影响下持续发展,并形成特色,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陈犀禾在《回顾与展望:国际化语境下的上海电影节》中提出“目前的状况是批评的声浪愈高,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愈少。这也多少影响到我们研究和参与上海电影节的从容心态”,所以作者呼吁“面对上海电影节的差异和不足,我们倾向于采取宽容而积极的建设性态度”,文章一方面对国际电影节运营模式进行了比较,另一方面对上海电影节提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战略、地域战略、产业战略的建议。作为中国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备受关注,应国虎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渐进和思考》;陈双寅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业未来发展之路》等多篇文章都对其发展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北京国际电影节近几年的发展出现了可喜的态势,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设计多个主题活动丰富了电影节的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张耀婷的《“文化中国”的影像名牌——对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的实践分析与前景设想》一文提出,“电影节需要整体性策略来统领、指导、支撑具体实践,更需要战略性布局以明确文化属性、实现文化职能。”除中国几大知名电影节以外,如《“一带一路”背景下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功能及推广策略探析》《大学生电影节出路何在》等针对中小电影节的讨论也频频出现。
从电影节的历史到内涵研究,再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到自我提升与发展,这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模式,我国学者在新世纪之后的成果基本已经做到了全覆盖。比起之前的只观望不评论,或者只批评不建议的情况,这些研究成果体现了研究者对电影节这一特殊研究对象正逐渐形成理性从容的心态。
(二)电影节的跨文化传播问题研究
其实我国学者关于电影节跨文化传播问题研究要早于其本体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有多部电影参加国际电影节展映并获奖。在冷战格局背景下,由中国国家电影局选派电影参加的电影节都是“社会主义电影/进步电影内部的赛会”,在各种报道和评论中,“除了新中国电影之外,苏联电影参与和获奖情况常被予以特别关注与颂扬。”传播内容和传播途径的限定性在当时本身就是一种特殊传播现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第五代导演在国际电影节捷报频传,国人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有很多研究者发现这些电影的获奖在跨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宣传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于是出现了很多批评性的文章指出某些导演利用“陌生化”的民俗奇观去赢得西方电影节评委的青睐,用一种消极和病态的国人形象去换取自己在电影界的名声和地位。也就是说,在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电影节的时候,研究者已经开始注意到电影节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21世纪之后,有更多的研究从这一基础出发,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
1.电影节对于跨文化传播
张默然的《华语电影节国际传播影响力建构探析——以2015年华语电影节为例》一文为“华语电影节既着眼于构建华语电影在海外的认知度与影响力,又在不断明晰自身定位的过程中”,如何“保持相对的创造性张力”提出了可行的路径与举措的建议。朱晓艺的《国际电影节推广策略与中国电影对外文化推广》借鉴和推广一些电影节的实际经验,“结合中国本国的文化特点和优势,尝试为中国电影的对外推广提供一些思路”。唐蕾的《曲径内外——中国独立纪录片与国际电影节》一文重点讨论了作为“走向观众的第一站,并很可能是最后一站的”电影节与中国独立纪录片之间的关系。
2.电影节对于中国形象塑造
部分研究也提到了国际电影节传播过程中的中国形象塑造问题,如曹小晶、雷萌的《论中国电影的“走出去”战略——以柏林电影节近年中国获奖作品为例》提出“对于影像中强调、甚至编造出的种种印刻鲜明民族特征的镜头表现与定格,其传播作用是多重和复合的,……其作用也并不都是消极和病态的:只不过在最初进行这一尝试的第五代导演那里,其‘用力过猛,而给国人对其诟病留下了充分的可能空间。’”
除此以外,还有如《北京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对外传播》《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镜像的审美呈现——以国际A类电影节华语最佳影片为例》《神话背后——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转变中的中国“都市一代”电影:全球时代中国“电影节电影”的文化面向》《中国电影的文化记忆考察——以国际电影节部分获奖影片为视角》等文章或从镜像、符号、阐释的传播学角度,或从农村、民俗、苦难等表现出的政治、传统、文化、伦理等中国形象塑造角度进行了讨论。
21世纪之后的十几年间,特别是2010年后,中外电影节研究渐入佳境,呈现理性化、理论化、系统化的趋势。“2010年,我国电影票房首次破百亿大关,这标志着我国的电影产业从21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跨越式的良好发展态势。”除了票房逐年升高外,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通过准确的定位,精心的策展,严格的管理,正在逐渐改变21世纪初备受质疑的境遇。但仍有一些现象需要广大影视工作者思考:国内其他日渐衰落的中小电影节,它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是任其自生自灭,还是寻找方法让它们成为独具特色的电影活动?虽然目前电影市场和电影节的理论研究都呈现向上发展的趋势,但是为何近年中国获奖影片减少?即使获奖为何在国内外的影响也不如从前?从国际来看,老牌电影节将如何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还能保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媒体时代下的西方电影节又会有哪些全新的方法参与其中?
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今后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虽然电影节的历史要晚于电影的出现,但相关研究还是呈现匮乏的状态,有很多历史空白需要学者去探讨和研究。如“50年代后期,翻阅资料就会发现,当时有很多电影年报刊都会刊登类似于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办的一些电影周广告和新闻,甚至日本左翼团体也在中国办了很多民间展映。而我们也把自己的片子拿到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电影节比如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中去评比,不少还得了奖,这样的一个领域,实际上在今天的中国电影史研究中还很少被关注。”又如中国刚刚创办电影节的90年代初期,电影工作者因为有了自己的电影节而欢欣鼓舞,广大人民群众也因为有了这一文化盛事而积极参与。但关于这一时间段的系统的记录和研究却十分缺乏。我们不妨借鉴电影史学家沃尔夫冈·雅各布森(Wolfgang Jacobson)和蒂娜·罗达诺瓦(Dina Iordanova)的方法,通过电影节编年研究而重现历史,研究者可以查阅电影档案、通讯报道、信件等,还可以邀请参与者口述历史,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我国电影节的发展方向将如何把握,仍旧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综合性与专门性电影节并行发展,确立差异化、独特性的电影节定位;把握青年参与者这一主体,注重影迷文化的发展;策展内容更加丰富,目标更加准确;平衡政府与意识形态对电影节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上既需要别出心裁的创意,又需要协调与适应。在关注综合性、具有强大优势电影节的同时尤其还要关注小电影节,利用地缘优势,发挥独特魅力。如近几年略显颓势的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新近举办尚待发展的农民电影节、西部电影节等。
电影节作为一项文化交流和市场交易“双轮驱动”的综合性展会,加强跨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不但对电影节的发展大有裨益,也为相关学科提供不可多得的研究对象,进而得出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已有的诸如把电影节与公共关系学、营销学相关联,与旅游业、城市形象管理相联系的方法可以为研究者解决这一复杂文化现象打开新思路,发展新的科学研究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