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疆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托里镇为例

2018-11-13 00:07
克拉玛依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托里枸杞小镇

(中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党校,新疆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833400)

近年来,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势不可挡,对当地甚至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产业的传承及创新、对城镇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甚至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导向都极具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因此,研究特色小镇建设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

一、新疆特色小镇建设概况

2016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的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建设的特色小镇超过1370个。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这是“特色小镇”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有127个,其中新疆有4个小镇入围,分别为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塔城地区沙湾县乌兰乌苏镇、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北泉镇。2017年8月22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新疆有10个乡镇入围,包括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精河县托里镇、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乌尔禾镇、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县七个星镇、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北庭镇、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古勒巴格镇、阿拉尔市沙河镇、图木舒克市草湖镇、铁门关市博古其镇。按照自治区党委加快南疆特色小镇建设部署,到2020年将在南疆培育100个特色小城镇、转移100万农牧民。2017年,自治区重点抓好33个试点特色小城镇建设,通过做好规划、培植产业、促进就业,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南疆四地州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圆满完成试点特色小城镇建设任务。另外,近期内新疆将立足资源禀赋、现状、基础等条件,尊重小城镇发展规律,在提高规划编制和特色风貌设计水平上下功夫,未来新疆小城镇建设将风格突出、特色鲜明。目前,新疆已为具备培育特色小镇潜质的小镇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包括当地人口、产业等都有一定要求。

二、博州精河县托里镇建设现状

托里,源自蒙古语,意思为“镜子”,位于精河县城以西19千米,是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点。新疆精河是全国重要的枸杞主产区之一,中国枸杞看新疆、新疆枸杞看精河、精河枸杞看托里。近年来,托里镇依托枸杞红色产业,采取“+互联网”“+文化”“+旅游”的模式,产业链日臻丰富完善,使托里镇成为推动精河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托里镇地处北疆交通要冲,位于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公铁联运交会处,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精伊霍电气化铁路、312国道、连霍高速、第二亚欧大陆桥和即将开工的乌伊高铁都穿境设站而过,距博乐机场仅30千米,已形成立体式的交通网络。托里镇辖区内共有15个农牧业村(其中牧业村4个),面积1174平方千米,镇区1.78平方千米,镇域常住人口2万余人,聚居着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3个民族,耕地总面积7.5万亩,主导产业为枸杞产业。托里镇曾获得诸多荣誉:“中国枸杞之乡”(1998年)、自治区名牌产品(2001年)、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2002年)、自治区优秀平安乡镇(2013年)、国家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5年)、自治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镇(2016年)、自治区农业(枸杞)科技示范园区(2017年)、中欧农产品地理标志互认产品(2017年)。

托里镇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发展基础表现在:自20世纪60年代,托里镇大规模人工种植枸杞以来,种植规模达17万亩,年产干果2.5万吨,形成了繁育—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和园区加工产业集群,成为博州林果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柱,也是新疆红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突显。托里镇的发展优势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群优势,已形成全疆种植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聚、产业集群中心;二是科技优势,形成了新品种培育、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一整套先进的实用管理技术,已建成自治区级农业(枸杞)科技示范园区,是国家枸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自治区枸杞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三是品牌优势,“中国枸杞之乡”已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原产地证明商标”、列入中欧互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四是体制机制优势,已形成县、镇、村三级管理服务体系。

托里镇拥有很多特色资源:一是气候资源。昼夜温差达15℃、年日照时间达2700多小时、大于等于10℃的年有效积温4000℃以上。二是水土资源。位于天山北坡冲积扇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三是旅游资源。境内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旦达盖沙漠、冬都精及大小海子等自然景观。

三、关于深入推进托里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特色小镇是国家在经济新常态下加速区域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能使中小城镇对农村的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地区城市间的协调发展。精河县托里特色小镇如何发挥优势,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小镇形象和小镇经济,对托里乃至对整个博州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发,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部分特色小镇存在着诸如创新不足、引入不够、科技含量以及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这些特色小镇综合发展质量不尽人意。为避免产生建设质量不高的问题,博州精河县托里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突出特色、三产联动、共同发展

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小镇相比,西部小镇整体上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跟不上、建设资金来源不足的现实困境。而薄弱的基础又直接影响着西部小镇自身优势的发挥和特色的挖掘。众所周知,突出特色是实现经济发展、提升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及品质的手段,也对特色小镇的发展至关重要。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目前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让小镇的特色和优势能更加精细化、丰富化、内涵化地展现给外界,并以此为基础引领小镇走上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托里作为“枸杞之乡”,是全国主要的枸杞生产种植基地之一,在政策的引领下,托里镇坚持走“特色强镇,枸杞富农”之路,努力把托里建设成为枸杞特色鲜明的现代生态集镇,在与周边同类项目同步发展竞争方面依托特色产业发展旅游项目上做到差异化、错位发展。因此,托里镇应基于其产业基础,实施三产联动,形成产业转型升级、融合联动的发展方向,以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发展为引导,走农业信息化发展道路,形成枸杞培育—种植—采摘—加工—展示—销售的全产业链。

第一产业:扩大枸杞种植规模、培育枸杞新品种,提高枸杞品质。枸杞的生产必将给种植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村民可将土地流转,转租给个人或企业进行枸杞种植,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基地。企业的发展必将带动本地村民的就业发展,村民进厂,实现双方创收。

第二产业:枸杞工业园作为托里的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可以将枸杞工业园发展成为集研发用地、种植基地、加工基地于一体的新型枸杞加工园区。

第三产业: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主要有特色餐饮、枸杞鲜果(蔬果)采摘、开心农场、购物、多彩花卉观光、民宿、时尚沙丘乐活动体验等项目。

坚持“民生优先、枸杞强镇、城镇化带动”三大发展战略,依托“一带一路”“互联网+”等环境优势,明确小镇发展定位,大力推行PPP融资和项目管理模式,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运作、三产融合、多方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努力将托里镇打造成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镇。

(二)抓住发展机遇,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进程

目前,托里镇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机遇。

一是国家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积极倡导和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托里镇已经正式被国家审批通过,成为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之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享受国家及当地政府给予的众多政策和资金支持,这对托里镇建设特色小镇意义重大。

二是城市居民对乡村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托里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及丰富的农田、沙丘等自然资源,同时蕴含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为托里镇发展休闲旅游提供了条件。

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博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支点、进口能源资源陆路安全的大通道、天山北坡经济带重要的增长极,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按照行政生态学的要求,行政生态环境决定行政行为的内容和性质,在一定的环境中政府履行的责任是比较稳定的,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政府就应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工作布局及安排,实现政府决策与环境相协调。托里镇作为博州精河县一个依托连霍高速公路及312国道与县城及外部联系的重镇,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形势,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顺利实现特色小镇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三)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加强小镇规划

目前,托里镇在特色小镇建设进程中存在两大发展瓶颈。

一是产业发展瓶颈。托里镇枸杞产业虽有一定基础,但枸杞基地建设缺乏规模,产品附加值低,枸杞整体产业链还未形成;城镇建设相对滞后,镇区用地分散,配套设施陈旧,不能完全满足特色小镇建设的需求。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更应考虑提升枸杞附加值,打造枸杞产业链;同时,应考虑产城融合,优化镇区空间布局,完善镇区服务支持体系和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在强化枸杞产业基本功能的同时,拓展互补功能和潜在功能,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形成旅游、商业、公共设施和居住功能的多元化,形成多元渗透的功能分布格局。

二是整体形象有待提升。如今规划区内新旧建筑混合在一起,建筑风格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景观缺失,小镇整体风貌有待提升。应全面改造镇容镇貌,营造美丽乡镇,打造小镇特色。依托枸杞全产业链、乡村旅游等方式,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引导村民的生产、生活朝着现代化、科技化、商业化模式发展,打造美丽乡村的同时,切实改变村民的生活品质。通过宜居、宜业、宜游,打造新型美丽示范新农村旅游社区。打造村庄特色,如打造光伏村、节能村、智能村、有机生态村。同时,应加强城镇区域规划,盘活镇区有限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提升城镇面貌上下功夫。要发挥镇区土地的最大效益,加强对临街的临时建筑、危旧房、棚户区进行改造,充分利用现有的富民安居房、棚改房、危旧房改造等相关政策,面向市场进行开发建设,这样既满足百姓改善住房的现实需求,又提升了镇区整体环境,改善了镇区形象,为打造特色小镇营造了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同时,按照“依法依规、突出重点、节约集约、优质高效”的原则,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用地预审,控制投资强度,推广节约、集约用地项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按照对建设项目用地管严、管住、管好的要求,强化建设项目用地的批前、批中、批后全程跟踪管理,并做好动态巡查监管。

(四)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共融,丰富特色小镇内涵

托里镇聚居着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3个民族,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沉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当地多民族融合发展又各具特色的文化现状,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融入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当中。文化内涵是小镇景观的生命力,小镇景观的设计应综合考量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再融入现代小镇的新功能和新需求,诠释并丰富特色小镇的“特色”内涵,彰显特色传统文化,着重打造枸杞红色产业文化。

以枸杞为支柱的红色产业文化是特色小镇中最凸显的部分。枸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大地最古老、最神奇的养生保健植物之一,枸杞已有三千余年的入药史,随着人群养生保健理念的提升,加之精河枸杞的优异品质,欧美、东南亚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对精河枸杞尤为青睐。托里枸杞产业集群已成为博州林果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柱,也是新疆红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显。《诗经》里把枸杞与贤明的君子、忠贞的爱情、情感的家园、力量的源泉等紧密联系,体现了枸杞在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追求健康美好的文化内涵。

目前,一批以枸杞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已经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学》《散文》等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出版了《在生长枸杞的土地上》《杞乡心语》《杞乡之恋》《五月杞花香》等书籍,编排了《杞花香》《采杞姑娘》等歌曲和舞蹈。今后可以继续以枸杞为题材进行一些文艺影视作品创作、枸杞养生文化的推进等,让红色产业爆发出更大的生命力,让小镇形象更加饱满,提高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可或缺。被列入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查干莫墩石人、查干莫墩石围栏古墓,反映土尔扈特东归历史的平安敖包,承载新疆蒙古长调之乡美誉的《十三种毛色骏马——新疆精河蒙古族长调民歌集》《马背长歌的记忆》等这些既是托里镇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托里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底蕴。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如何彰显特色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来积淀小镇的文化底蕴和厚度,成为小镇的形象之魂。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托里镇在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方利益的博弈问题。特色小镇规划是区域内各发展要素、资源的重新整合过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和谐发展,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大挑战。二是在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实现对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问题。怎样在规划布局中控制开发强度,落实旅游项目,使现有自然人文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是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托里镇的生态环境脆弱,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尤其在利用沙丘环境打造休闲旅游场所时应注重沙丘植被的保护。三是引导多元治理主体参与特色小镇的治理。推进小镇治理的现代化就要在制度层面,明确定位各行为主体的行为权限与责任义务,明确小镇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协调机制,提升特色小镇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进而全面推进小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引导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到特色小镇的治理中,政府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做发展平台的搭建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监督者以及外部效应的消除者,鼓励其他主体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及发展建言献策并积极参与小镇治理。四是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形成强大的创新力及新型产业储备,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在特色小镇的打造过程中,需秉持人才优先的理念,使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为特色小镇的长足发展注入强大智力支持。

(六)借鉴内地其他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

特色小镇建设虽然开始时间不长,但在内地东部地区有许多非常成功的案例。比如海宁市智慧农业特色小镇,其成功经验在于:长远定位,目标准确,切实引领农业转型;做足农业产业,丰富产业链,实现产业多元化;充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使农业和农村充分融合;配套项目有效落地,充分实现产城融合。又如嘉善县巧克力甜蜜小镇依托巧克力特色产业,通过提升产业链、丰富产业类型、增设配套设施,使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托里镇可以吸收借鉴其他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期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小镇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姚尚建.城乡一体中的治理合流——基于“特镇”的政策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17(1).

[2]徐梦周,王祖强.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培育策略——基于梦想小镇的案例探索[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5).

[3]李庆峰.特色小镇: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型及其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7(1).

[4]张祝平.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问题探析——以河南省为例[J].学习论坛,2017(8).

[5]唐勇.培育特色小镇需把握关键点[J].浙江经济,2015(6).

猜你喜欢
托里枸杞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人间自有真情在
——浅析美国短篇小说《宰恩的召唤》中的爱情观
笔画游戏:汉字橡皮泥
小镇(外一篇)
采枸杞
枸杞到底是怎么养生的?
托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