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传莹
【摘要】分析了关于幼儿的音乐教育的一些内容。幼儿的音乐教育,其关键不是让幼儿学会多少首歌、让幼儿熟练掌握多少种乐器,而是让幼儿认识音乐,了解音乐,参与音乐活动,学会享受音乐,欣赏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并且随着幼儿教学改革的深入,渐渐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是通过在音乐互动中,培养幼儿对于音乐节奏、韵律、强度等基本形式的理解和领悟,增强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加强幼儿对于音乐和情况的理解和表达。
【关键词】幼儿教育 音乐教育 意义 体会
艺术不是吃饭的手艺,不是书本上的知识,更不是应付考试的知识点。艺术是给人以精神力量,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一种情感表达形式。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有其非常的意义和作用。
一、幼儿音乐教学的意义
幼儿在接受早期音乐教育的时候,会通过唱歌、跳舞的形式来表达对来到这个世界的感悟,这就是一种无言的交流。每个幼儿的心里都种着一颗种子,让孩子心里的种子变为盛开的花朵,这就是教育所存在的意义。
1.兴趣的培养
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兴趣的产生,但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是比较困难的,幼儿其实并没有什么叫做兴趣的概念,所以教师要用肢体来引导幼儿的兴趣。在乐曲中出现狮子的时候,教师用舞蹈来展现出小狮子的勇猛,幼儿感觉到有意思,就会随着音乐做出相同动作,多次欣赏之后,音乐中的形象就会在幼儿的心中产生印象。随后,一旦有人提起这首乐曲,幼儿就能够根据对这首乐曲的印象,来模仿乐曲里的动物,并能大致哼唱出乐曲,这样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教育形式,既享受到音乐的美感,也陶冶了孩子的情操。
2.幼儿的表现空间
幼儿都是喜爱表现的,更喜欢收到赞扬,所以在教学的过程里,老师要注意观察这一点,多制造一些能够表现的机会给幼儿,让他们更好的展现自己。在教学中,教师们不要限定幼儿听取的音乐范围,比如有的幼儿喜欢节奏舒缓的,有的幼儿喜欢节奏明快的,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喜欢,让幼儿自己寻找适合的乐曲,借由这样来提高幼儿的音乐质素。
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多多听一些大自然的声音,如海鸥的叫声,小鸟的啼鸣声、海浪的翻滚声等等,这些较为优美的声音都比较有助于幼儿的成长。一首好的曲子是可以净化幼儿的心灵、陶冶幼儿情操的,即使他们的年龄还小,不能够更切实的体会到这先大人们的观感,但长时间的聆听这一类型的乐曲,幼儿的情感还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的。
二、关于幼儿音乐教学的几点体会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我们打破了以往的单纯学会一首歌,单纯训练音乐技能的模式,而是在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欣赏、节奏感,音乐游戏中通过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强度、形式等基本表现手段的理解和领悟,培养幼儿的记忆、想象、创造能力以及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1.师生拉近距离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必须在双方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如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一切授课内容,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在教学中应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教师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们就会把对教师的这种感情迁移到对教师所担任的音乐课的学习上,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2.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
能让幼儿快乐的音乐,首先是幼儿喜闻乐见,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过去往往教师自己费许多时间选出音乐,但幼儿却不喜欢,为什么呢?因为教师忽略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在选择教材时让孩子与教师共同收集喜爱的音乐,从孩子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他们快乐的源泉。
3.歌唱技巧科学化,歌唱形式多元化
歌唱是音乐活动的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以往的歌唱形式多以单纯地、集体地、教师教唱一句、幼儿学唱一句的形式进行。如今,从歌曲的选取到演唱的技巧,形式都进行了改进和尝试。首先教师根据幼儿嗓音特点,选择适合幼儿音域范围的歌曲,在演唱时注意教给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巧;音量的高低根据歌曲的情感需要加以控制和处理;在演唱形式上根据歌曲的性质采用了齐唱、领唱、轮唱、二声部合唱等多形式的演唱方法。
4.通过节奏乐的训练,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如歌谣朗诵、情景拍手、踏脚、走路等肢体动作、舞蹈动作、滑稽动作,并配以合适的语言节奏、节奏游戏和乐器演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在节奏乐教学中,我们选择了那些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结构工整、节奏分明的歌曲和乐曲作为练习和演奏的曲目。
首先,教师让幼儿通过欣赏歌曲等形式让幼儿先熟悉音乐,掌握了解音乐的性质、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风格、曲式结构,让幼儿对音乐的整体布局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让幼儿了解音乐的节奏乐器,及节奏型的关系(即音乐在什么时候用什么乐器,敲什么节奏型)。这些歌曲幼儿虽然已经唱熟,但配上乐器伴奏,让幼儿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和体验,增加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幼儿初步感知了乐器演奏与演唱的关系,体会自由敲打与随音乐较有规律敲打的不同。幼儿倾听琴声,逐步使自己敲打乐器的节拍与歌曲琴声保持一致。
5.通过音乐欣赏,让幼儿走进音乐唤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欣赏是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水平,使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走进音乐,从而更好的表现音乐,我们对音乐欣赏课程作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从环境的布置上,教师应体现音乐的特色,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些中外经典童谣、名曲、乐器乐曲、钢琴曲等,在幼儿园入园、游戏、午餐、散步、午睡、起床、离园等活动环节中播放,使园内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音乐,让幼儿感受美的音乐的熏陶。
在尝试教学中,教师只要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維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以幼儿为主体、以适合幼儿的音乐为课题、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
三、结语
音乐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是令人尊敬的。教师在幼儿的成长阶段,更要充分利用音乐的力量,让幼儿能够自由的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幼儿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伴随幼儿一生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分析[J].黄河之声,2017,(11).
[2]王新乐.浅析幼儿音乐欣赏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7,(02).
[3]金美琳.幼儿音乐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整合实践分析[J].大众文艺,2017,(06).
[4]徐皓妍.关于幼儿音乐的学前教育探讨[J].才智,2017,(06).
[5]周青燕.浅谈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J].才智,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