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凤
【摘要】小学品德课程与地方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和价值取向上,具有诸多同质性。但是,如果要将两门课程进行并驾齐驱的全方位整合,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同时对课程整合方法性指导的价值意义不大。因此,根据省小学阶段课程开发品德“+”的指导意见,结合小学品德学科资源开发乡土化的特点,在如何从内容上进行有效地整合,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一是依据课标梳理教材,宏观架构整合主题;二是依据目标,精挑细选微观处理整合资源;三是依据学情,精彩纷呈选择呈现方式。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地方课程整合策略《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全面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提炼课程整合主题,整合相关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实施的综合性。根据这一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教学中小学品德课程与地方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和价值取向上具有诸多同质性,同时现实中执教这两门学科的老师也基本上都是同一批教师,这就为两门学科的整合提供了外在的师资条件。鉴于此,我们品德团队从课程整合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等三方面对小学品德与地方课程的整合进行了专题研究,其中课程内容的整合探索是两门课程整合的前提,本文以《我是中国人》为例,谈小学品德与地方课程的内容整合策略。
一、依据课标梳理教材,宏观架构整合主题
1.研读课标,在比较中确定整合主题
(1)课程性质的共同性为整合提供方向前提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存在着不少相近的课程理念,重叠的内容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
浙江省地方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内容包括浙江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项专题教育。课程设计秉承“来自本土、面向浙江、服务当地”的理念,注重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充分反映浙江的地方特色,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传承、风土人情、民间艺术等,认识家乡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感受“浙江精神”,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情感。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都是属于活动型的综合性课程,课程落脚点相近基于生活化体验,课程教学内容选择都应该基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地方课程明确提出要注重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
(2)内容目标共通性为整合提供内容基础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它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每个单元的课文共同形成一个鲜明的学习主题。
地方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乡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性课程,形成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五大主题,在每个主题下设若干个模块内容。
由此可见,品德与地方课程都是根据主题来编排教材的。带给我们的思考就是,我们能不能按照按品德与地方课程课标,梳理他们的共同内容,然后选择几个有共性的主题进行整合。现以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地方课程的课标为例,可以产生相同主题去整合学科开展教学。
这表明,地方课程的部分内容可以整合到品德学科来学习,从而减少学科间过多重复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对课标的研读,我们可以通过民风民俗、各类名人、特产、家乡地理、历史这些主题来进行内容的整合,将可以统整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2.依据整合主题,具体梳理教材确定整合内容
要做好品德課与地方课程学科的相互链接开展主题式教学,首先要整合三门学科的共同知识点,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建立新的教学资源体系。以“各类名人”为例,在这一主题中我们进行了梳理,可以整合以下相关内容:
如上表所述,品德课程中的内容与《人·自然·社会》《话说温州》编排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人·自然·社会》《话说温州》》拓展介绍了浙江名人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家乡浙江的名人,也相应补充了比较多的与此相关的典型故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豪情。
3.牢记整合原则:以品德课程为干,地方课程为枝
在地方课程中,有众多能为品德课程服务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只是在这片“资源海洋”中“大量捕捞”就会像一团乱麻,无法理清。所以,不管如何整合,要确保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主体地位,不要为了整合而整合,都要本着一个原则:以品德课程为干,地方课程为叶,干为主,枝为辅,枝繁叶茂,相得益彰。
(1)能立足同级段,进行课程内容的增减整合
品德课程与地方课程都有各自的编排体系,所以同一主题的课程内容有的会分布在同一级段,有的分布在不同级段。当同一主题不同级段的课程内容发生冲突的时候,这时教师在课程整合的时候应该优先立足同级段,进行课程内容的增减整合。我们以上表1中各类名人这一主题中《炎黄子孙》一课为例:
《炎黄子孙》一课,其实我们可以整合的地方资源很多,我们最终为什么确定《王羲之和王献之》这一素材作为整合的内容呢?首先考虑到在同一年级进行横向的整合,以压缩教学时间,可以使教学更加具有实效。其次该单元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所以,王羲之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人,更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他的《兰亭序》的故事,更能让孩子走进名人,激发自豪感。
同级段的整合,如果我们能将地方课程资源有效加工处理运用,将重复交叉的内容进行删减增减整合,这样就可以减少同一极段的重复教学达到减负提质的效用。
(2)调整不同级段,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整合
当相同整合主题内容在品德与地方课程发生年级段相冲突的时候,要求以品德内容所在的学生年级段认知特点为纲,地方课程的内容要根据品德学科所在的学生年龄段的认知特点进行适当的拔高或降低的调整重组,这也需要教师对两门课程的教材有一定的研究与统筹力。
比如,在执教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一课时,我们通读教材,发现本课可以与地方课程的《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小知识》和革命先烈系列故事相整合。在这么多资源中,我们发现不能都融入到教学中,应该有选择地整合,最终选择了三上第5单元革命先烈中《浙南刘胡兰——郑明德》的故事来补充感受红旗红色的含义。把三年级的地方课程内容引入二年级的品德学科学习,我们不能盲目地全般教材,我们要适时降低三年级教材内容。我们把《浙南刘胡兰——郑明德》一文进行内容裁剪,难度降低,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听故事,让学生走近了革命先烈,进一步感受到红旗是由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
反之,如果《浙南刘胡兰——郑明德》是在更低段的地方课程中,这时我们就要适时拔高地方课程,加大难度系数,充实资源。
总之,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切不可舍本逐末,只要巧用文本资源,就能使品德课堂的教学既体现了教师对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能力水平,又使得学生的学习生长扎实到位。
二、依据目标,精挑细选微观处理整合资源
1.在两门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的比较中重构整合课的课时教学目标
目标的一致,是协作和整合的基础。然而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对于两个学科之间教学目标的交融性熟视无睹,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孤立存在,使目标无法全面落实。所以我们在备课时,需要特别关注到品德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间的联系,找到两者的交叉点,根据交叉点,确定实际操作的目标及大方向。那我们如何寻找两个学科之间的教学目标的交叉点,生成新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分课程进行目标的对比,以品德与生活《炎黄子孙》与地方课程《王羲之与王献之》一课进行整合为例,具体两门学科的目标处理思考路径如下表:
教师依据以上表格的整合思路,首先梳理品德与地方课程两门学科在整合之前各自独立对应的教学目标,然后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比较中重构整合课的课时教学目标,就能更好提高课堂实效。
2.依据整合课的教学目标精挑细选微观处理具体课时的整合内容
我们发现可以整合的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实际操作时,有时效果并不理想。原以为拥有取之不尽的价值素材的地方课程资源,容易让教师、学生“迷了眼”,无法辨清重点,丢失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本体目标。没有目标的资源选择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资源选择是无效的。在资源选择上,要与教学目标相统一,与教学主题相吻合,做到合理选择为我所用。
如《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这堂课时,我们在引进什么资源上做了很多的思考。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感受五星红旗升起时的那份骄傲与自豪。起初决定引进二年级《话说温州》中第四单元的“游泳之乡”这一课,试图让孩子从家乡的运动健儿身上感受那份爱国情怀,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对“徐嘉余、朱濠、徐雅欣”这几个人物一点都不熟悉,反而孙杨是大家的兴趣所在。这样的整合,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整合是一种选择,只有最合适的资源,才是最有价值的,它必须为教学需要服务。要确保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主体地位,不要为了整合而整合。
三、依据学情,精彩纷呈选择呈现方式
情的把握提高课堂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学情作为教学内容呈现的基本依据,会使教学内容选得有效,让学生学得高效。
1.依据学情,选择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资源呈现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呈现相关资源。各种资源的呈现,要适合学习需要,讲究成效。如《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第一次试教时,老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五星红旗的含义这一环节,她出示了革命烈士的照片加上凝重的配乐,希望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了解五星红旗的意义。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资源呈现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难以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
二年级学生他们好动、爱玩,喜欢听故事。根据这一特点,第二次试教,老师就改用了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资源。先语音播放革命先烈郑明德的故事,再由学生补充讲述自己了解到的故事,如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等。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统一,英勇地献出了生命,进一步感受五星红旗是由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五星红旗的含義就留在学生的心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悟”是个体经验的整合和提升。面对学生感觉遥远而陌生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我们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熟悉、亲切地资源,创设情境,内化内悟。
2.资源呈现,注重体验避免形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几年小组合作已成为热门话题,似乎一有公开课,就必然少不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刚开始做课时,我们也深陷其中。
在《炎黄子孙》的教学中,我们尝试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每一个小组选择微课进行学习后,再进行小组个性化的汇报。结果发现,让二年级的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汇报简直就是揠苗助长。老师引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吃力,反而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表达的机会。合作太难,分享不易。我们重新思考,寻找问题症结,开始重新寻找孩子更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来替换一些没有实效的小组合作。
我们首先引导孩子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微课(示意图略);接下来,在小组合作学习微课资源之后,不再进行小组的个性化展示,而是根据我们整合的地方资源,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闯关当中来。
这样,一步步引领孩子体验,孩子学得更有滋味,也更有收获。
所以,我们在组织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到孩子。关注孩子,以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让孩子在更丰富的资源中走进生活。
整合是一种途径,也是一种策略,通过整合,能起到“1+1>2”的效果。当然,整合的研究与探索也应该“与实俱进”,就是要让小学品德课程内容的整合力求扎实、源于真实、走向丰实,从而真正使整个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在整合的东风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邬冬星.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浙江教育出版社.
[2]浙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编.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手册.
[3]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4]成尚荣.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标准案例式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