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摘 要:幼儿园教师在早期阅读指导中,可以开展图文互译,帮助幼儿搭建美术符号与文字符号之间的桥梁;可以制造悬念,促使幼儿积极地阅读;还可以组织表演游戏,推动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习得知识、规范等內容。
关键词:图文互译;制造悬念;组织表演;早期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21
作者简介:张 莉(1982—),女,江苏扬州人,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幼儿园教师,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幼儿园教育。
一、图文互译,由浅入深
幼儿由于年龄尚小,理解能力与知识水平有限。因此,早期阅读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兴趣是引导幼儿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阅读这一大门也需要兴趣这把钥匙来开启。那么如何激发幼儿想要阅读的念头呢?笔者在幼儿阅读初期就选择画面色彩斑斓、形象可爱、符合幼儿现阶段喜好的偏图册式的图书(相对于文字,孩子更容易理解色彩鲜艳的图画)。例如笔者为班级订制了《婴儿画报》,这种图书大多是单面单幅画面,图片旁有内容简洁、字体较大的介绍与讲述性文字,帮助幼儿建立图画与文字的联系。在指导幼儿阅读此类书籍时,我首先让幼儿们仔细观察图片,并指出图画中所画的东西以此来帮助幼儿把握图片中的内容,然后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经过这样日积月累的训练,幼儿的识图能力及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幼儿在能够讲述图画故事之后,又会积极认读文字故事,从而发现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逐步通过模仿习得语言表达的方式。
二、制造悬念,鼓励猜想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准确把握住幼儿们的心理,巧妙地提出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问题,设置悬念,就会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阅读。例如,我在引导幼儿阅读图书故事时,就经常设置疑问引导幼儿通过阅读寻找答案。在读《三颗星星》的故事之前,我提问:“孩子们,你们看到过星星吗?有谁见过红色、绿色和黄色的星星的吗?”幼儿们回答:“我见过,见过。”这时我又追问:“那你们见过在马路上指挥汽车的星星吗?”幼儿们搔搔头说:“没有。”“答案就在这个故事里,你们想知道吗?”我拿出手中的图画故事书说。幼儿们在这个悬念的吸引下,积极、仔细地展开阅读寻找答案。又如,我在讲述《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时,我问幼儿们:“如果让你们盖房子,有茅草屋、木头房、砖房,你们会选择盖什么呢?”有幼儿回答:“我选茅草房,因为它很容易盖。”另一个幼儿说:“我不怕麻烦,我选砖房,因为它最坚固。”又一个幼儿说:“我要盖木房子,木房子最漂亮了。”我说:“现在也有三只小猪正在盖房子,想不想看看他们盖的是什么房子,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幼儿们为了验证自己选的是最好的,纷纷打开故事书阅读,探究三只小猪选择了什么房子。幼儿们带着目的与疑惑去阅读,在增强了阅读的仔细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阅读效率。
三、组织表演,游戏巩固
游戏是幼儿教学时期的主要活动形式,幼儿在进行含有针对性教育内容的游戏时,可以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习得知识、规范等内容。阅读活动也可以采用这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每一项教学内容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游戏,如在学习数字时我们常用“唱一唱”这种游戏形式帮助幼儿形象记忆数字。换言之,笔者在组织幼儿进行阅读活动时,则通过表演这种游戏形式吸引幼儿们的眼球。例如,在阅读《小红帽》这一经典故事时,我先带领幼儿进行阅读,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并不时加以生动的动作,为幼儿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如在读到“狼想:‘我要把她俩都吃掉”时,我模仿狼贪婪的样子张开大口发出“啊哦——”的声音,引得幼儿们纷纷跑开躲了起来。幼儿们的眼中发出渴望的光,急切地说:“老师快继续讲。”读到“狼把小红帽和奶奶吃掉后满足地躺在床上”时,我又挺起肚子装出撑得摇摇晃晃的样子,引得幼儿们哄堂大笑。在梳理完故事情节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表演头饰、道具等摆放在幼儿们面前说:“读完《小红帽》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像老师阅读时那样体验边读边表演呢?”幼儿们兴高采烈地回答说:“想!”幼儿们穿上道具服,边看故事书边模仿其中的故事情节,玩得不亦乐乎。课程结束后幼儿们纷纷跑过来说:“老师,我好喜欢这样的阅读,我们什么时候再进行呢?”
幼儿一旦和书、阅读交上朋友,不仅能拓宽知识面,促进思维的发展,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教师们需要正确有效地给幼儿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晓蓉.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浅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8(5):47-48.
[2]高贞女.浅谈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