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五年我国德育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探微*①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2018-11-12 10:47冯永刚彭兰香
关键词:道德教育隐性德育

冯永刚 彭兰香

(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山东 济南,250014 )

德育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德育研究历来都是我国教育领域关注与探究的重要议题,也取得了十分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大批关于理论内核与实践反思的德育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值得欣慰。然而,由于诸种条件拘囿,从文献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的角度系统探索我国德育热点和主题演进的研究尚付阙如,影响了德育研究的纵深推进。因此,实有必要深入探寻21世纪以来我国德育的发展态势和研究前沿。本研究应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2002—2016年以来我国德育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探微我国德育领域的研究主题和前沿内容,为当前我国的德育研究提供“知识地图”。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所采集的德育研究之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文献计量学方法是通过运用数学与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某一领域的相关文献,以探明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而评价和预测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邱均平:《文献计量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13页。

科学知识图谱是通过量化模型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挖掘与分析,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其深层次关系和趋势的研究方法。[注]Shiffrin, R. M., Börner , K.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4(1).而CiteSpace则是科学知识图谱应用的软件之一,它能够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科学文献进行信息识别与可视化分析,以寻绎该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转折点,进而探测和识别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和发展前沿。[注]陈悦、陈超美:《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2页。因此,本研究选取CiteSpace软件作为研究工具,采用引文分析和共词分析的方法,绘制我国德育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二)文献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所使用的文献数据均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以篇名(词)为“德育”或“道德教育”[注]鉴于各位学者对德育的内涵与外延之理解,为加强本研究的全面性、整体性与可操作性,本文以篇名(词)进行文献检索时,除使用“德育”外,还使用了“道德教育”。这主要是因为不少研究者认为“德育”就是指狭义的“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参见: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18页;班华:《现代德育论》(第2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页;陈桂生:《常用教育概念辨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7-228页;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第3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1-5页。进行来源文献检索,文献的发文年代限定为“2002—2016年”,检索时间为2017年8月12日,共获得文献2367篇。为获得更具精确性和有效性的文献,剔除不符合本研究之概念界定的文献71篇以及会议公告、新闻报道、会议简报等非学术性论文13篇,共筛选出2283篇文献。由于本研究的文献数据源自于CSSCI数据库,不符合CiteSpace软件的数据格式要求,需要对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转化为Web of Science的数据格式,以供CiteSpace进行分析。

二、德育研究的计量学分析结果

(一)文献的年度分布

图1 德育研究主题文献数量的年度分布(2002—2016年)

文献的数量变化直接反映科学知识量的变化情况,因此文献的数量是衡量科学知识量的重要尺度之一。同时,文献数量的变化亦是某一研究领域的主要载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彰显该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特色。[注]邱均平:《信息计量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4页。换言之,相关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德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图1是近15年(2002—2016年)我国德育研究相关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通过计算图1的数据发现,近15年我国德育研究相关文献的年均发表量为157篇。2002—2006年的文献数量一直是持续增长的趋势;2007—2011年期间,每一年的文献数量都高于年均发表量;2012—2016年期间,文献数量总体呈现逐年减少态势。

再者,从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来看,德育一直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文献数量较多。2002年以来,德育研究的文献数量持续增长至2009年,并达到最高峰值226篇。究其原因,主要源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出现了很多触动人心的道德现象,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不道德的现象,这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而自2009年以后,德育研究的文献数量总体上一直是处于下降趋势,整体下滑幅度较大,这表明我国德育研究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相较于2002—2009年文献数量的持续上升,2009年以后的研究热度与受关注度相对有所减少,但这也预示着德育研究迈入新的发展期。

(二)核心作者分布

通过对发文作者的计量分析,既能确定德育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也能反映该领域内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故本研究在CiteSpace中选择作者(Author)作为分析对象,设置时区分割(Time Slicing)为“2002-2016年”、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为1,阈值为Top50即前50位高频作者,最终得到149个网络节点及11条连线、密度为0.001的作者分析图谱(图2)。

图2 德育研究主题文献的作者合作知识图谱(2002—2016年)

如图2所示,节点越大,表明该研究者在德育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越多,以易连云、高德胜、冯永刚、冯建军、杜时忠、冯文全、檀传宝等人为主要代表。另外,图2中的连线说明研究者之间存在学术合作的关系,粗细程度表示研究者之间开展学术合作的频次之高低。在社会网络分析中,密度是指各个点之间的总体关联程度[注][美]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第3版),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75-76页。,各个节点越联络,则图的密度越大。从图2来看,连线较细且数量较少;密度仅为0.001。这表明各个研究者之间所研究的主题各有特色,合作频次很低,学术资源尚未整合;研究者之间合作力度不大,核心队伍尚未形成,研究力量较为分散。即使是同一高校的研究者之间,也是少有合作。这折射出研究者之间的学术合作意识亟需增强,核心团队亟须组建,德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亟待提升。

表1 2002—2016年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单位:篇)

(三)研究机构分布

在处理与汇总本研究的数据时发现,部分文献的二级机构信息缺失。因此,按一级单位统计各研究机构的总发文量,共梳理出2002—2016年发文6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总计22个(见表2),以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为主要代表。

表2 2002—2016年发文6篇以上的研究机构(单位:篇)

分析表2可知,发文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南京师范大学(95篇),几近是排名第二的北京师范大学总发文量的2倍。原因之一是该校有专设的道德教育研究所,且该机构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拥有良好的学术研究平台和较为成熟的道德教育研究团队。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道德教育研究,研究实力较为雄厚,故总发文数量最高。北京师范大学于2003年设立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组建了较为集中的学术团队,因而论文的产出数量位居第二。另外,表2显示,共有10所师范类大学以较大优势占据总发文量的前20名。这表明师范院校对德育研究的关注度较高,在德育领域的研究实力较强,在德育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科研潜力。

三、德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分析

关键词能够高度凝练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诠释其所要表达的研究主题。因此基于共词分析法,在文献信息中提取能够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频次之高低分布,可以分析出某一领域的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注]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94页。鉴于此,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德育研究相关文献中共现的关键词,绘制出关键词的知识图谱,以揭示近15年来德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题分布情况。

参数设定中,选择时区分割(Time Slicing)为“2002—2016年”,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为1,即每1年一个时间切片,选取关键词(Key Words)作为分析对象(Node Types),数据筛选的阈值设置为Top50,即提取每一时间片段中频次出现最高的前50个关键词,图谱裁剪(Pruning)设置为寻径(Pathfinder)算法和对合并后的网络进行裁剪(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可视化(Visualization)设置为静态的聚类视图(Cluster View-Static)与显示整体的分析网络(Show Merged network)。运行得到347个网络节点及394条连线、密度为0.0066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3)。

图3 德育研究主题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2002-2016年)

图3中的年轮即节点,代表的是关键词,年轮的面积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在相关文献中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存在着共现关系,连线的粗细程度与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强度成正比。为进一步明晰德育研究的热点主题,笔者根据CiteSpace的后台分析数据,对2002—2016年我国德育研究相关文献的关键词、频次、中心性数据进行剔除、合并、筛选等预处理工作,制作成表3和表4。

表3 德育研究主题文献的关键词中心性数据(中心性≥0.1)

表4 德育研究主题文献的关键词频次数据(频次≥15)

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关键词的中心性与频次不一定呈正相关的关系,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不一定是高频关键词。如节点“公民教育”的中心性最高,为0.5,频次为31;而节点“道德教育”的频次为671,是频次最高的节点,但其中心性是0.23,排名第十位。关键词的中心性越高,则说明该研究主题对其他关键词的中介效果更强,影响相对更为显著;关键词的频次越高反映其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也越多,表明该研究主题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点关注。结合图3、表3和表4来看,由于“高校”“大学生”“高等教育”“道德”“教育”等关键词指向笼统,不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与针对性,难以有效表征所研究的热点主题,故将其进行剔除。所以,除了本研究所设置的主题词“德育”和“道德教育”之外,“高校德育”“德育工作”“德育模式”“公民教育”“网络德育”“公民道德教育”“生活德育”等词同时具有高频次和高中心性,基本上反映出近15年德育研究的核心与热点主题。

高校德育、高校、大学生的频次位居前五,这表明众多研究都是围绕高校德育这一主题而展开。公民教育、德育模式、人文教育、德育实效性、网络德育等中心性较高,说明在德育领域中,这些关键词对其他研究主题具有很强的媒介作用,影响较大。从研究对象来看,大学生、高校是研究的主体,中小学生、中小学等对象很少涉及且文献数量不多;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是研究德育理论、德育模式、生活德育、公民道德教育等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少之又少;从时间跨度来看,高频的或高中心性的关键词基本上都集中于2002—2006年,这说明德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十年相对较少,一些研究主题未能得到高度重视。

四、德育研究前沿及发展态势分析

一组突现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的研究问题能够代表某一领域的研究前沿。[注]Chen, C. Cite 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3).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突现性检测(Citation Burst History),并按突现值排序,得到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突现情况(图4)。再结合关键词共现分析的时区视图(图5),可以清晰地看出热点主题的交互关系及演变趋势。以此为依据,可进一步探讨我国德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演进路径。通过综合分析CiteSpace的后台数据,尤其是结合图4、图5的图谱数据,可以看出近十五年我国德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显然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国近十五年德育研究的前沿主题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图4 德育研究主题文献的关键词突现知识图谱(2002—2016年)

图5 我国德育研究前沿时区视图(2002—2016年)

(一)涌现期(2002—2006年)

2002—2006年是我国德育研究的热点集中涌现并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该时期主要是探讨高校德育、以德治国、德育工作、德育目标、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德育功能等热点问题。从图4中的突现数据显现,“以德治国”是这一阶段的突现词,且突现程度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影响,尤其与2001年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不无关联。

1.德育基础理论研究方兴未艾

在这一时期,德育的基本理论研究持续受到关注,也逐步走向成熟。通过二次文献检索,笔者发现本时期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德育概念、德育性质、德育目标以及德育模式等。研究内容丰富且深入,对后来的相关研究影响较大。

一是在德育概念及其性质方面,针对“德育”诸概念的重叠与混淆现象,陈桂生通过辨析与整合,捋清了“德育”的基本成分。[注]陈桂生:《“德育”诸概论的整合》,《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5期。冯文全从多学科视角对德育进行词源分析与语义分析,多角度阐释德育的内涵与外延,以深入揭示其本质。[注]冯文全:《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二是在德育之概念和本质渐次明晰的基础上,关于德育的内在依据及其目标更是引起了学者们的深入思考。在不同的时代特征下,人学理念的呈现已然不同。鲁洁认为当代道德教育应以共生性存在的人学理念为其依据[注]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注重培养共在型独立人格[注]鲁洁:《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三是在德育模式方面,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德育模式的分类、重构、东西方比较等展开。范树成从多种视角探析了德育模式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德育模式的发展趋势。[注]范树成:《当代德育模式分类研究与评价》,《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檀传宝提出构建欣赏型德育模式,并就其具体目标与构建前提进行剖析与论证。[注]檀传宝:《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班华主张建构“学会关心”的德育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其实践的具体路向。[注]班华:《“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冉亚辉和易连云则通过研究中、美两国的德育模式之典型特征,比较分析两国道德教育的目标、核心价值及方式等,以期为我国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注]冉亚辉、易连云:《防微杜渐与自由发展两种德育模式的对立——中美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与此同时,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脉络也受到学界的关注与重视,如戚万学通过分析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主题嬗变,在其发展轨迹中探寻新世纪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注]戚万学:《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主题的嬗变》,《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2.高校德育研究贯穿始终

在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基础之上,学者的研究焦点逐渐转向德育的实践议题,尤其是关于高校德育的系列研究问题成为这一时期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主题,如高校的德育目标、课程建设、发展困境及其实践对策,等等。再者,图5中的数据显示,高校德育、大学生、学校德育、德育工作等议题自2002年起一直贯穿于我国德育研究的全过程,是我国德育研究的核心议题。

一是在高校德育目标方面,林清明认为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并着重探讨了高校德育的起点与归宿问题。[注]林清明:《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起点与归宿》,《求索》2004年第11期。廖小平通过比较当代大学的两种德育目标即“学校人”与“社会人”的内涵差异,追溯了二者产生裂变的原因,提出应摒弃传统的高校德育目标“学校人”,进而借德育创新这一根本途径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注]廖小平:《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二是在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方面,符文忠对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现实桎梏条分缕析,并对其陷入困境的根源进行归因分析,指出解决其困境的实施路径在于高校德育课程的目的、内容、实施与评价四大方面的改革。[注]符文忠:《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困境及其成因与出路》,《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0期。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不仅需要大力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还需要充分挖掘并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应厘清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注]符文忠:《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5期。三是在高校德育发展困境及其对策方面,彭定光从究查高校德育困境产生的原因着眼,探讨了高校德育效力提升的思路。[注]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刘志山系统地剖析了高校德育的困境,具体分析其存在的繁杂矛盾与多重挑战,进而论证其改革的关键在于回归现实生活。[注]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二)深化期(2007—2012年)

2007—2012年是我国德育研究的热点主题进入全面深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是对上一阶段研究的继续与深化,主要聚焦于公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生活德育、德育实效、生态道德教育、网络德育等议题。通过CiteSpace后台导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的全部数据,发现公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突现率分别为3.75、3.66,都处于突现程度较高的水平,反映出该研究热点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迅猛发展且对其他的相关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1.关注公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官方正式提出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注]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1136.htm。此后,公民教育议题的研究热潮在学界兴起,公民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也日渐升温。通过二次文献查询发现我国公民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深入辨析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重点探讨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其重构路径。

一些学者认为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付轶男认为二者都属于历史范畴,在伦理性上具有相同点,且有着共生的可能性,但前者适用于公共领域,后者则偏重于私人领域。[注]付轶男:《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故而关于二者关系的澄清应予以现代化的研究视角。[注]付轶男:《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研究的现代化视角》,《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而学者卜玉华围绕二者的内涵检视展开研究,对其进行异同比较,指出公民教育的重心并非道德性,但道德教育是其发展的基础。[注]卜玉华:《西方道德教育、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关系初探》,《教育学报》2009年第3期。饶从满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着眼,捋顺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分析指出两者之间是动态平衡的关系。[注]饶从满:《论公民教育中应该处理好的两个基本关系》,《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面对公民道德缺失、发展滞后的现况,当务之急是重塑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理念,构建合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公民道德体系。[注]戚万学:《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教育研究》2015年第11期。朱蕴丽通过究查道德失范的原因,认为应着眼于研究国际道德文化、传承人文精神、建立道德的刚性制度来规约大众的公民道德行为,以解决新时期的公民道德建设问题。[注]朱蕴丽:《社会基本道德缺失的原因与公民道德教育的重构》,《求实》2010年第3期。统而言之,这一时期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着内涵辨析、发展之流弊、实施途径等主题展开。

2.生活德育研究全面推进

因传统知性德育的遮蔽,致使德育同生活相割裂,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不高。基于此,生活德育理论得到了蓬勃发展。就以往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生活德育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生活德育的概念、“生活”的内涵、生活德育的实施策略等议题展开。然而,在这一时期,关于生活德育的相关研究更偏重于阶段性反思与总结,主要表现为对生活与德育的关系、生活德育的反思及其评价等进行深层次探讨。

其一,生活与德育的关系引起了学者们的再思考,如冯建军认为应从本体论的视角审视二者的关系,生活是根基,主张经由道德的生活方式来建构“道德生活”。[注]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其二,对生活德育的反思之研究不断增加,但学者们各抒己见,观点并不一致。冯文全以哲学、教育学和德育社会学的视野相结合,专门剖析了生活德育所存在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注]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但与此同时,高德胜也从多学科角度出发,为生活德育论进行辩护,指出上述反思的不足之处。[注]高德胜:《为生活德育论辩护——与冯文全教授商榷》,《教育研究》2010年第9期。而胡金木对此也予以学理澄清,认为生活德育批判的是唯知性、意识形态化、“去生活化”和“授受式”的德育,应从价值导向、表现形态和资源选取三大角度来观照德育实践,进而对当前的德育实践进行双重反思。[注]胡金木:《关于“生活德育”的学理澄清与实践反观——兼论鲁洁先生的德育思想及实践》,《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11期。其三,关于生活德育的总结与评价研究逐年增多。生活德育论批判泛政治化、抽象化、僵硬化的知性德育范式,倡导学校德育回归生活,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排斥与疏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得到了愈益广泛的认同,也使其愈益深入学校德育实践的改革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德育论作为发展中的理论,仍存在一些不足与局限,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的现象时有发生。杜时忠认为它的贡献在于对德育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位,强有力地审视了政治化、知识化和边缘化德育,促使学校德育课堂焕然一新,也增加了学校德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但它的弊病在于尚未建构起生活与德育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生活逻辑的内涵模糊不明,也缺乏有力的社会批判性。[注]杜时忠:《生活德育论的贡献与局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3期。同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它的痼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德育目标、德育手段、德育对象存在不容忽视的局限性[注]董伟武:《生活德育理论及其应用局限简论》,《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4期。;其德育模式研究匮乏,实施策略空泛且可操作性不强。[注]张忠华、耿云云:《对生活德育理论研究的反思》,《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10期。

(三)平稳显现期(2013—2016年)

2013-2016年是我国德育研究进入较为平稳显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较为零散。立德树人、隐性德育、学术道德教育、德育评价等成为本阶段的热点主题。

1.国家政策导向下德育研究走向深化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7-10/25/content_27198418.htm。;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正式提出“坚持德育为先”和“立德树人”[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moe.edu.cn/srcsite/ A01/s7048/201007/ t20100729_171904.html。;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注]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htm。;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注]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www.gov.cn/jrzg/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这一系列国家政策方针的相继提出,促进了学术领域对德育问题的集中研讨。继而,关于立德树人的相关学术研究成为本时期的前沿趋势。

基于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内学者纷纷对立德树人之内涵、价值、对策等热点主题予以研究。一方面,究竟何谓立德树人?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关于立德树人的内涵意蕴,尽管国内学者的诠释不尽相同,但均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此外,立德树人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和重要地位,对此也有相关研究加以论证,如邵志豪认为它“是当前青少年德育的本质意涵。正确理解和把握青少年德育的本质意涵,把立德树人作为青少年德育的逻辑起点”[注]邵志豪:《新时期青少年德育本质意涵论析》,《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0期。。另一方面,立德树人何以可能?王晓莉认为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主要在于选择契合立德树人之内涵的道德教育方法、倾听一线教育工作者关于解读立德之内涵的心声、适当提高间接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场域中所占的比重等。[注]王晓莉:《“立德树人”何以可能——从道德教育角度的审思与建议》,《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2期。也有研究者认为我们应该围绕立德树人的融入机制、文化资源、舆论环境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实践举措。[注]参见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进路》,《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王夫艳:《规则抑或美德:教师专业道德建构的理论路径与现实选择》,《教育研究》2015年第10期。

2.隐性德育研究成为研究新焦点

在本阶段,隐性德育这一节点成为新的前沿热点。此前,学界的热点主题主要聚焦于“显性德育”的相关内容,对隐性德育的研究则关注力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德育实效性的充分发挥。实际上,学者多已认识到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隐性德育的缺失会导致我国德育改革受挫、发展进程缓慢,不利于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于是,部分学者在这一时期开始倾向于关注隐性德育的相关问题。但由于隐性德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尚未成熟。加之国内学者对于其内涵的分析各执一词,故学界对隐性德育之内涵的研究有待深入推进。

所以,这一时期的隐性德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特征、课程及其实施途径等方面。一是在隐性德育的特征方面,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隐性德育具有开放性、丰富性和长效性,对学生个体更多的是产生隐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注]冯永刚:《制度建构:儿童道德启蒙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4期。滕晓雯与曾长秋分析指出其典型特征是潜隐性、渗透性和非预测性[注]滕晓雯、曾长秋:《论新时期高校隐性德育的强化》,《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第5期。,而谷月娟则认为自然性、内隐性和渗透性才是其主要的特点[注]谷月娟:《隐性德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河北学刊》2014年第5期。。二是在隐性德育的课程方面,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当前学界主要是侧重于研究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如前所析,高校德育的相关问题一直都是学界探讨的重要议题,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相关议题亦不例外。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是当务之急。而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感染和浸透广泛而深远”[注]冯永刚:《高校制度文化及其道德教育蕴意》,《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有利于培植大学生情理融通的道德品性,理应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与重视。有研究者基于校本视角对其进行探析,专门探讨其特征及内在结构。[注]李克:《基于校本视角下的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思考和分析》,《学术论坛》2016年第9期。还有研究者在剖析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之目标指向的基础上,分析指出其实施路径为传承学校传统、培育学校精神和建设富有人文情怀的大学校园等。[注]李克:《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此外,一些研究者将国外高校隐性德育实践纳入研究体系,介绍并引进国外优秀的实践成果,力图为我国高校隐性德育的发展寻找依据和经验。比如,有研究对美国高校隐性德育的实践成果进行着重介绍与全面分析,以资借鉴。[注]吕素香:《美国高校隐性德育的载体、特征及其借鉴意义》,《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9期。

五、结论

本研究以2002-2016年CSSCI数据库收录的2283篇德育研究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主要发现如下:

其一,在研究机构方面,我国德育研究的主体研究机构为师范院校,且以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主要代表。

其二,在核心作者方面,我国德育领域的研究者众多,从发文量来看,西南大学的易连云、南京师范大学高德胜发表的相关论文最多,位居第一。山东师范大学冯永刚、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西华师范大学冯文全、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也是我国德育领域的活跃学者。此外,从近15年的数据看,我国德育领域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情况不容乐观,只有极少部分的研究者之间存在密切合作关系,表明国内德育研究者之间的学术合作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其三,在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方面,近15年来我国德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高校德育、德育工作、德育模式、公民及公民道德教育、生活德育等方面,这些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的动态发展都深受我国教育方针、德育政策的影响。通过透视德育研究发展轨迹,不难发现,立德树人是我国德育研究领域的总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隐性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