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美学路向*①

2018-04-03 04:34任者春
关键词:美学时代生态

任者春

(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科学判断。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使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充分”到“充分”,让人民生活从“富起来”到“美起来”,这就要求特别注重把握和遵循蕴含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的美学规律;特别注重在国家治理中,从美学视角、美学路向上审视和谋划各项建设事业,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注定是崇尚美、创造美、享受美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扬马克思主义美学精神,洋溢着中华美学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美学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我们研究和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美学路向提供了科学指导。

一、美学路向: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遵循

美学是人类对美的本质的理论思维。*张盾:《马克思与政治美学》,《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本文所言的美学路向,指的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美学理念、美学规律、美学原则和美学方法等的总称。事实上,从审美关系角度,按照美学路向认识和改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关系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规律,用马克思的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3页。。对于美的向往和追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只不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美学路向的自觉程度有不同,美学路向在国家治理中所处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有不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伴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美学路向在国家治理中不可缺席且日趋重要,中国国家治理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美学境界。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凸显美学路向的重要作用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主要矛盾有所不同,对国家治理方式就有不同的要求。总的说来,人类发展经历了从农业文明时代到工业文明时代,再到生态文明时代的过程。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由于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低,受自然控制程度高,在自然面前处于被动状态,但人类敬畏自然,顺天应时,人与自然关系较为和谐。迈入工业文明时代后,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迅速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类在自然面前的主动性增强;但人类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与自然处在了对立状态,无休止的索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也导致了人的异化。之后,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否定之否定的阶段——人类觉悟到,只有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过得更美好、活得更幸福,于是人类开始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进入的被人类学家称之为生态文明时代或“大审美时代”的社会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6页。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任何事物都是在否定之否定即“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中存在,人类的发展亦然。大审美时代,其总体特征是超越以产品的实用功能为中心的传统经济,代之以实用和审美、产品和体验相结合的经济, “逐步实现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同丰富”[注]张宇、张坤:《大审美经济催育人类文明新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有学者认为,这是经济学20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价值转向。[注]叶朗:《要重视消费“大审美经济时代”的文化需求》,《消费日报》2011年12月22日。这时的国家治理方式,就进入到以文化、美学为重要遵循的层面。

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看,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美的历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生产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向总体小康、由总体小康向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这就为社会进入大审美时代积累了必要的物质文化条件。在此过程中,人们在物质与精神的追求中跨越了一个“美的历程”:改革开放之初,人民大众迫切需要解决温饱问题,对“美”较少关注,正所谓“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2页。;但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社会环境的不断开放,人们对“美”的关注日益增强,对“美”的价值日益看重,对“美”的追求日益奔放。如今,“美”不再是小众的话题,而是各种话语体系的高频词汇;“美”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过上高品质的“美好生活”成为大众的普遍诉求。这个过程也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过程。这说明,“美起来”将成为新时代的突出特征,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就要求在国家治理中,更加重视美学规律的作用,让社会处处皆“善美”,四季总“宜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饱含深情地用27个“美”来阐释新时代特征及国家建设方略,鼓舞全国人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号召我们要永葆马克思主义“美妙之青春”。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等国家建设大政方略中,蕴含一体、全面、统筹、协调等丰富的美学思想和方法。这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进行一系列具有新的美学特征的伟大工作,必须从美学向度来研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之策,探究国家治理中应遵循的美学原则,推动国家和社会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美学路向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为指导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导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政治情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美学路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导向作为突出的美学特征。一是从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动力看,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定义者、创造者和评判者。“人民的历史实践定义了美,并成为美的一种表现。”[注]徐粤春:《以人民为中心是关键》,《人民日报》2015年6月12日。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美学,“人民美学是以人民为主体,把人民作为理解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审美理论”[注]徐迎新:《建构人民美学的三个维度》,《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3期。。这就要求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按照人民的审美意愿来定义和规划美好生活。二是从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过程看,人民的劳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使劳动过程、劳动工具、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页。所以,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要尊重劳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弘扬劳动之美和创造之美。三是从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成果看,人民是美好生活的享受者和体现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把人民性与人本性统一起来,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使每个人享受到生活的美丽和幸福。要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尊重人的权利,提高人的素质,把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成果,通过进一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彰显出来。总之,立足人民主体,坚持人民美学立场,方能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谱写社会发展的大美篇章;相反,脱离人民群众,就是从根本上脱离美的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受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带来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道德冷漠、审美缺失等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克服这些问题,需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与以人为本相统一的美学治理之路,需要有理想和情怀的正能量,助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其次,遵循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审美意识产生发展所作的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审美活动作出了科学阐释,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美学路向,一要遵循审美需要与经济基础关系原理,打好审美的物质基础。审美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第601页。。人要获得真正的解放,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补齐制约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美好生活最关键、百姓需求最迫切的短板,着力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二要遵循美与人的本质力量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第163页。的结果,是以感性形式对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的呈现。三要遵循美的本质在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原理。既要充分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之真,又要充分尊重人的理想情感之善。“真与善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美的产生和美的创造的根源。”[注]李衍柱:《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崇高理想。这些基本美学原理,为我们从美学视角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思想指导。

(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美学路向要展现马克思主义美学新发展

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答新时代的美学新课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人类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型。那么,生态文明时代下的美学,在很大意义上就是一种新的生态美学。它超越了以人为中心特别是以人的利益为尺度的传统美学标准,依照的是生态整体的尺度;走出“主客二分”“感性与理性二分”“人与自然对立”,走向主体与对象的“间性”与“共生”[注]曾繁仁:《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转型》,《人民日报》2015年5月28日。;跳出局部分析的藩篱,走向整体认知与体验。所以,新的生态美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性美学”。正如美国生态思想家奥尔多·利奥波德所指出的,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同处一个共同体的体认与觉悟,“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注][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的沉思》,侯文蕙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第222页。。这种整体性生态美学,其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种具体应用。马克思主义是以整体、动态、辩证的思维方式对世界万物所作的一种系统性观照。“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其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性根据,因而是其最根本的属性。”[注]韩庆祥、邱耕田、王虎学:《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上)》,《哲学研究》2012年第8 期。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表现在个体对共同体或人类整体性的增益上。由此我们说,所谓审美就是能以整体性的眼光看事物,所谓国家治理的美学路向就是从国家大局甚至人类整体着眼的一种治理方式,“吸纳了整体主义环境哲学合理成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成为21世纪的时代精神”[注]卢风:《整体主义环境哲学对现代性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 期。。此外,整体性也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必然要求。以整体性为重要特征的时代美学,有利于指导当代人走出碎片化生存,化解各种不平衡导致的矛盾冲突,矫正社会“单向度”的片面发展,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次,运用新发展理念蕴含的丰富美学思想和美学元素,构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具体美学路径。新发展理念是促进社会整体发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综合运用新发展理念所包含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美学元素,形成富有时代性、实践性、全局性的发展大美。譬如通过在全社会强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认识,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体系,释放社会创新活力,吸纳全球创新资源,让中国的创新之美,“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注]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6页。。譬如,成全整体之美的是局部与局部的协调,缺乏协调之美就不会有整体之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是创新突破与协调推进相统一的过程。又如通过力倡“绿色为美”理念和采用制度约束,营造绿水青山环境,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打造绿色生活方式。再如以开放之美架构社会发展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注]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有了开放之美,才会有合作之美、创新之美和协调之美;有了开放之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才会被打破,人民才会更好地共享发展之美。以上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多种美学元素,融合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体系中,为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特别是生态美建设、社会美构建和人之美培育提供具体指导。

二、生态美建设:普惠民生福祉

生态美是由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和支持所形成的生命协同之美。生态美建设旨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使人们生活在天蓝地绿、空气清新的优美环境中。基于生态对人类生存的基础作用,及我国生态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较为严重,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从生态美建设抓起。生态美建设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原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形成绿意盎然的生态美景。

为什么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页。?这是因为,从历史和实践看,生态关涉的绝不只是当下的生存,而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涉的绝不只是某部分人的生存, 而是全人类的生生不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6页。鉴于此,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以世界的有机性、整体性为哲学基础,从全球化的高度,立足于人类普遍的整体利益看待生态,认为生态美是普惠性最强的美,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活福祉。所以,新时代中国的生态美建设,就是把人与自然之生命、中国与世界之福祉、今日与明天之存续一体考虑,就是展现人类与自然之大美。这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担当,是一种长远的历史情怀。

(一)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生态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美学原则。其内涵是指,人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是命运攸关的生命共同体关系。现代生态美学把生命视作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从生命的普遍性来看待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性与同一性。美无疑是肯定生命的,但是生态美学所言的生命不只是人的生命,而是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整个生存世界。所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原则中,还包含“自然和谐共生”的一层含义,即大自然自身处于一种协调状态,自然生命原本和谐统一。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85页。。人类因自然而生,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人类的职责就是尊重、顺应、保护、拥抱自然,让山水林田湖共存共荣之美自在绽放。

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首先要求我们形成有限主体意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极度夸大了人的理性和能力,无限扩展了人的实践行为的边界,使人成了无所不能、无所不可的绝对主体。其实,自然有独立于人的价值、生命和发展规律;在世界万物中,自然具有绝对的主体性,无论人的能力怎样发展,人类永远都不可能超越自然界整体对它的限制。人类善待自然,自然才会滋养、哺育、启迪人类,“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注]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62页。。因此,人始终是一个“有限主体”,始终要依赖于自然界整体的存在才能生存。二要运用整体性、一体化方法论进行生态美建设。生态美学从生态整体性出发,把人类从自我中心、主客二分带入到生态一体、天人合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轨道上,要求我们从自然整体出发,处理和协调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总体效果达到最优。三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生态文明体系包括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责任、生态制度和生态安全五大体系。[注]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5月21日。通过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使全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经济活动、生活方式都能生态化,国家的各项制度都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运行,真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形成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之美

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美建设重要的物质性保障。所谓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就是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活动的内在要素和内生动力,使生产和生态相互促进,达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离开生产美,生态美建设就是空中楼阁。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生态美建设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形成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之美,首先要把生产美打造好。从根本上说,生产和生态建设,两者的共同发力点都是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但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美是实现生态美的物质力量,应着力以生产主体美、生产客体美、生产工具美、生产环境美等支撑并促进生态美。当然,生产归根到底要靠产业升级才能节能降耗、真正美起来,进而助力生态美。所以,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运用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发展新产业,推动绿色生产方式落地生根。要通过“生态红线”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升级让生态向好,实现生产和生态“共美”。

(三)搭建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之美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表现。因而,要将生态美建设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建设美丽乡村。而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即把乡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注重城乡发展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促进,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使城乡之间的人财物等资源能够平等对流,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过去,农村为支援城市建设和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如今发展滞后的农村又制约着城市美的进一步提升。发展之美,美在协调推进,美在全民共享。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规划不能再重城市轻农村了;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物质技术条件,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九大报告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进入新时代。为此,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和推进,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

搭建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之美,就要找准城乡融合发展新节点,因地制宜,形成特色。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城乡融合、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生态保护型、产业发展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草原牧场型等10大美丽乡村典型模式。不管选择哪种模式,城乡融合都是建设之路。譬如,进行城乡共划,即统一规划城乡公共设施,构建起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激活乡村经济。浙江不仅把基础设施兴建到农村,也把城市管理的经验引入乡村;坚持“普惠均等”原则,加大政府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共建,做到农村与城市发展同步、服务同质、管理同化。又如,推动城乡共享。为补齐城乡教育均衡的短板,浙江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教育均衡、医疗均衡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推进“城乡同标”,取得了良好效果。再如,实现城乡共美。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包括村容村貌整洁之美,还包括公共服务便利之美、乡民生活宽裕之美、管理制度创新之美等。要激励更多乡村居民发展养生养老、文化创意等“美丽产业”;激活乡间文化热情,让乡村居民成为文化主角;体现地域风格和人文特色,形成“一村一韵”,最大限度传承每个村庄的文化特质;完善村规民约,树立新风美俗。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鸟儿回来,也让青年人回来;让城市人把乡村作为居住、旅游、度假、养老之地,享受宜人生态和诗意生活;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2页。的目标;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同时,实现“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三、社会美构建:共享品质生活

社会美表现为物质文化的丰富美、国家社会的公正美、生产生活的秩序美、人际交往的友善美等多个方面。社会美构建,是一个人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改革的系统工程,它要向世界展现的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美好形象。

(一)社会美构建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价值目标

与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内容更广泛。“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页。而且伴随社会结构变革、城镇化加快、技术进步等产生许多新需求,如优质教育、生育服务、养老服务、宜居宜业等需求日益增长。让家庭生活、职业生活、业余生活美起来,正日益成为百姓积极而切实的追求,成为牵引经济社会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美是由人民的实践所创造,由人民所共享的,所以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导向发展各项事业。譬如,生产与服务要主动呼应大众审美需求和新兴消费需要。当今,大众在衣食住行、业余生活上日益追求高品质。健康的饮食、考究的服装、住宅的美化、小区的绿化等,都成为大众生活的常规要求;家庭旅游经常化、体育运动专业化、民间艺术多样化等,反映了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广度和深度。大众审美意识的增强,反映到经济社会发展上就是要用高质量发展链接新时代,用私人定制、情怀营销等个性化方式满足大众所需。又如,大众对城市建设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公共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要进一步增强人性化内涵,促成环境形象的人文积淀;智慧城市建设要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紧密联系大众需求,让生活环境更方便、舒适与优美。再如,人民有依法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权利与义务,要通过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方式,发挥全体人民的力量,共同为新时代和谐美丽的社会画卷增光添彩。如此,社会才越来越有活力,人民大众所期盼的美好生活才越来越有质感。

(二)社会美构建运用以“一体化”为基本美学特征的方法论

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也形成了以一体化为基本美学特征的一套改革发展方法体系。譬如,统筹推进的方法、协同发展的方法、精准施策的方法、整体推进的方法等。如前所述,生态美建设要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形成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之美、搭建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之美,都是一体化思想方法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在这种以一体化为基本美学特征的方法论指导下,二元对立结构被逐步打破,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态、东部与西部、富裕与贫穷等都面临整合,新时代的改革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整体性发展之美。

用一体化思维和方法论检视现实,一些错误做法就容易被纠正。例如各自为政是错误的,因为它明显与整体性美学原则相背离。然而,我国的行政区划分却事实上造成了大量各自为政的行为。例如,各地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使大家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决策,于是一些省市交界处就会形成不少断头路,道路没有打通,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又如,经济发展的虹吸效应,即中心城市大量吸走周边地区的优质资源,由此形成一个贫困带,并导致反差越来越大。这种失衡的发展,不符合美学的平衡性原理。这些现象说明,只有坚持以一体化为基本美学特征的方法论,构建协同发展大格局,才能优势互补,携手共进。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就是一体化美学思维下的一种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的大发展观。

(三)社会美构建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的建设之美为实践成果

激活经济活力之美。创新是活力之源。“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注]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要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让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双轮驱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政府要敢作为有作为,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营造社会创新氛围,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真正让全社会尊重、重视和支持科技工作,全面提升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确保政治清明之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离不开各级党政部门领导、谋划、推动、协调等职能的发挥。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反映到政治之美上,就是要风清气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7页。。政治清明的基本含义是指党和政府更加开放、开明、民主、高效,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的主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政治清明,干部清正是基础。各级党政干部要信念坚定,永远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尽忠职守,勤恳敬业,清正廉洁,公正从政。确保政治清明,政府清廉是关键。各级党政部门要以人民为中心,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务实高效,勇于革新,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清明之美。

营造社会和谐之美。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社保、住房、交通等百姓生活的现实问题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其中,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和谐之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6页。为此,要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要体现健康优先原则,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食品安全保障、人口均衡发展、全民体育发展等工作,织密13亿人民的健康保障网,让健康中国保障人民生活。还要增强公共产品的人性化内涵,让生活环境更方便、更舒适和更优美,使全体国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舒心生活。

造就文化繁荣之美。文化之美是国家之美、民族之美的灵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人民在文化生活中滋育知书达理、温文尔雅之风。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0页。。造就文化繁荣之美,一要形成导向正确、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凸显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群众文化生活和文化创新。二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所在。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每一个人都成为优秀文化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三要把文化繁荣与城乡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如在城乡建设中注意保护风俗文化,凸显地方文化特色,使现代人回得了过去,留得住乡愁;把文化繁荣和特色旅游结合起来,使乡村有独特风俗,也使旅游更有内涵。四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政策。把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站等建设好、利用好,把文化产业培育好、管理好,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四、人之美培育:走向全面发展

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过程中,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发展的对象,人存在发展不均衡和不充分的问题,需要接受教育和培养,以获得更充分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作为能动的主体,人肩负建设生态美、社会美乃至培育自我的责任。人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把人的问题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所以,人对人之美的自觉,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审视和更具本质性的提升。

(一)人之美与生态美、社会美三位一体

生态美建设,侧重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把人从物质需求和对大自然的掠夺中解放出来,在自然中获得自由;社会美构建,侧重于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把人从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人获得社会自由;而人之美培育,主要侧重人要有独立的精神和生命的舒畅,摆脱对自己心灵的各种奴役和遮蔽,实现心灵解放,获得心灵自由。从生态自由、社会自由到心灵自由,美好的生命得以更充分地展开和实现。一方面,生态和社会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场所,没有生态美、社会美,人之美就无从造就;另一方面,没有每一个人对更高生命境界的渴望与追求,美好生态和美好社会就失去了内在规定,也不可能得以实现。

对人之美的追求,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需要,是生态美和社会美建设的重要动力。人不但要求自己周围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生态、社会、工作、家庭;而且还要求自身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容、衣裳、心灵、思想”。人是生态美、社会美的建设者,也是自身之美的培育者。生态美、社会美究竟会有多美,归根到底要看人之美究竟有怎样的品质和高度。

(二)人之美是人的各种属性的全面发展

人之所以美,除了具有健美的身体,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具有精神之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指出:“人类是大地母亲的最强有力和最不可思议的孩子。其不可思议之处就在于,在生物圈的所有居民中,只有人类同时又是另一个王国——非物质的、无形的精神王国——的居民。”[注][英]阿诺德·汤因比: 《人类与大地母亲》(上卷),徐波等译,马小军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第18 页。人能够运用自己的“精神王国”认识世界,反思自己行为,评判是非美丑,进而创造美好的生活。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精神王国”由多种因素构成,人之美是人各种属性的全面发展,即认知、情感、才能、兴趣、品质、体力、行动等各方面都获得尽可能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下面,仅对人的知、情、行三种重要属性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作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人之美,美在认知。认知是行为的前提,有什么样的认知往往决定有什么样的行为。庄子曾言“小知不及大知”[注]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2页。。一个人如果用孤立、局部、片面的眼光而不是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事物、现象或知识,那么这个知识在他那里就只是“小知”。我们过去片面看待人与自然关系、过分看重经济发展速度,导致的一个恶果就是对生态的破坏。后来,我们提升了认知高度,从相互联系的角度、用全面的和辩证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的一体性,看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庄子所言的“大知”境界,是人类认知的一种智慧形态。于是,我们提升了对生态文明及社会和谐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对新发展理念的坚守。焕然一新的认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人之美,美在情感。《礼运》提出,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注]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75页。孟子则指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21页。人的情感使人具有了仁义礼智的道德感,使人可以对世界万物感同身受,由情感而升华为情怀和情操,进而确立对人之为人、对人类社会的信仰。也正是因为有了基于认知和情感的信仰,人们得以建构起对未来社会的梦想,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动力。

再次,人之美,美在实践。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既在生产实践、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社会、历史和人自身,使人成为实践主体和审美主体,产生了人的审美需要;又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发展了人的审美意识,并使人在实践创造中实现了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从而创造了美。美是人的实践创造的产物,因而不仅人的认知之美和情感之美来源于人的实践,而且生态美和社会美也因为人的实践活动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意蕴。

(三)人之美培育诉求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对人的认知、情感和实践等各种属性进行系统训练的活动。教育使人成为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一是表现为人民大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盼与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二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较为严重。如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教育质量提升不充分,等等。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坚持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注]张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9月11日。要增加教育投入,加快补齐教育短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德育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人之美反映的是人的自我觉醒和国家的人民特性。走向全面发展是每一个人的神圣使命。作为公民个人,应把人之美、生态美、社会美的一体提升作为重要价值追求和行为动力,不断提高个人文明素质,实现自身价值。对于国家,把人之美培育、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国家发展才会有持久动力和永恒魅力。国家应为人民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创造各种有利于人的进步发展的条件,使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不断创造人生的美丽与幸福。

综上所述,从美学的视角探索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研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美学路向,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治理中,美学路向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以至于走向国家的美学治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注][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4页。我们要像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高扬中华美学精神,用对美好生活的信念,用创造性的劳动,谱写新时代的壮美篇章,“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注]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1-22页。。

猜你喜欢
美学时代生态
盘中的意式美学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