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平 魏 建
( 1.泰山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山东 泰安,271000;2.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通过对图书馆馆藏、出版目录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查阅,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两年间,山东学界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公开出版的专著、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总共有211部(篇)。其中,以现代时期的文学研究为主的成果大致有102部(篇),占成果总数的48.3%;以“十七年”的文学研究为主的成果大致有4部(篇),占成果总数的1.9%;以新时期的文学研究为主的成果大致有71部(篇),占成果总数的33.6%;以新世纪的文学研究为主的成果有34部(篇),占成果总数的16.1%。总起来说,1912—1949年间的研究文献数量比例是48.3%,1949—1979年间的研究文献的比例是1.9%,1979—2017年间的研究文献的比例是49.8%。对比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丁帆对全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界在2015年8月到2016年7月期间的研究成果的统计*丁帆、赵普光:《中国现代(百年)文学研究现状的统计与简析(2015 .8—2016 .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期。,山东现代文学研究界在整体格局和趋势上,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状况基本一致,也属“漏斗型”。其原因和值得反思的问题,丁帆分析得十分清楚和深刻,值得山东学界借鉴。
尽管山东学界在总体研究格局上没有大的学术突破,但是在坚守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也在呼应着学界新的学术热点,探索新的学术增长点。史料发掘和整理,文学史研究,鲁迅、郭沫若研究,一直都是山东学界的关注点和研究优长所在,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都有新的突破。与此同时,在期刊研究、文学经典化、文学生活研究、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等方面,山东学者也在创造着山东学界的话语主场,彰显了山东学人的学术开拓力和持续增长力。本文主要对山东学界2016—2017年在现代文学方面的研究文献作一梳理。
早在1979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一次年会上,王瑶就提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必须对史料进行严格的鉴别”的任务,因为这关乎整个学科的科学水平。而山东省几代学者都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传统,扎实稳重地推进着山东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研究工作。在文献史料的发掘和整理方面,山东学界行动最早、成绩突出。中国第一套《中国现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就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师生在20世纪60年代编印的。其中,薛绥之贡献最大,他“在鲁迅研究界享有盛誉,在搜集、整理与研究鲁迅资料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注]卢军:《从薛绥之致吕元明书信管窥其鲁迅史料编写工作》,《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10期。。刘增人五十年如一日对现代期刊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终于编就了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的集大成之作:《1872—1949 文学期刊信息总汇》[注]刘增人等:《1872—1949 文学期刊信息总汇》,青岛:青岛出版社,2015年。。这套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四卷本大型工具书,是刘增人50多年文学期刊研究成绩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整理和研究工作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更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学科的基础性系统工程。近几年,魏建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注]魏建:《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017年。是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文献史料研究的另一重大成果。“这套书系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史书写尝试,其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为解决‘如何回到文学史现场’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并以自身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其中渗透的既严谨求实又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值得称道。”[注]彭冠龙:《评魏建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历史档案书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1期。2016年,李宗刚等人对杨振声文献史料的辑校和汇编,是迄今为止在杨振声研究方面最为完备和翔实的文献史料著作。《杨振声文献史料汇编》打破了此类文集以文体区分结集的惯例,改以编年体的形式,重新梳理杨振声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脉络清晰地呈现出其文学思想生成与流变的轨迹[注]李宗刚、谢慧聪:《杨振声文献史料汇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杨振声研究资料选编》汇集了杨振声所有作品的研究评论文章90篇,以时间顺序编排[注]李宗刚、谢慧聪:《杨振声研究资料选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上述两本书在内容上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魏建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分为“历史档案书系”和“学术新探书系”两大系列。2016和2017年度陆续推出的“学术新探书系”包括朱德发的《为大中华 造新文学——胡适与现代文化暨白话文学》[注]朱德发:《为大中华 造新文学——胡适与现代文化暨白话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刘子凌的《话剧行动与话语实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话剧史片论》[注]刘子凌:《话剧行动与话语实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话剧史片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房伟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史小说叙事思潮》[注]房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史小说叙事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和孙桂荣的《新世纪“80后”青春文学研究》[注]孙桂荣:《新世纪“80后”青春文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年。。《为大中华 造新文学——胡适与现代文化暨白话文学》突破已有的研究模式,从原始资料入手,多角度多层面对胡适在现代文化思想与文学观念上的开创性理论贡献进行新的阐释与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主潮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启蒙文学思潮,或者说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的两大文学主题,但朱德发认为,若是真正回到历史现场、尊重历史事实,五四文学革命的主潮其实应该是国语文学思潮。朱德发长期以来致力于五四文学史研究,他从文学史实出发得出的这一科学论断,不仅表明了他在这一领域的新思索,而且无疑也是这一领域研究的重大突破。《话剧行动与话语实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话剧史片论》从原始史料出发,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人物、现象、思潮予以新的阐释。在学术上,该书采取史论方式,不求面面俱到,着力于话剧史研究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在历史语境中认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话剧地形图;作者不仅关注剧本,而且关注时人的话剧观念和演出形态,侧重于挖掘话剧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的价值和历史意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史小说叙事思潮》以述论结合的方法,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历史小说叙事思潮进行横断面和纵截面的分析,重新梳理和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小说面貌和特色以及对新世纪历史文学格局的影响,由此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发展规律。《新世纪“80后”青春文学研究》对21世纪“80后”的青春文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全面的解读。该著作不仅具体论述了它的类型化、模式化、技术化的市场运作模式和多元传播格局,而且将笔触聚焦于当下“80后”以叛逆写作、玄幻写作和恐怖写作为主要代表的文学创作方式与作品类型,并对重要作家创作进行了翔实的分析与评判。“历史档案书系”在2016和2017年推出的是吕周聚的《朦胧诗历史档案——新时期朦胧诗论争文献史料辑》[注]吕周聚:《朦胧诗历史档案——新时期朦胧诗论争文献史料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年。、陈夫龙的《激情与反叛: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研究资料辑》[注]陈夫龙:《激情与反叛: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研究资料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和孙桂荣的《变动时代的性别表达——新时期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文献史料辑》[注]孙桂荣:《变动时代的性别表达——新时期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文献史料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朦胧诗历史档案——新时期朦胧诗论争文献史料辑》系统地汇集和整理了朦胧诗的历史档案,不仅为学界进一步深化朦胧诗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文献资料,而且为更好地把握转型期的文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全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朦胧诗的原始资料;二是经典文献,主要包括关于朦胧诗论争的相关论文;三是回忆与自述,主要收集朦胧诗人的创作回忆录及访谈录。《激情与反叛: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研究资料辑》以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以侠文化为研究视角,将中国新文学作家及其作品文本置于侠文化理论视野下进行整体观照和具体解读,深入考察它们之间于特定时代的复杂关系并发掘其深层意蕴,探讨新文学作家的人格建构诉求和文化建构的理念,以此透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真正态度和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现实改造思路。《变动时代的性别表达——新时期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文献史料辑》从原始史料、重要文献、回忆与自述、历史图片四个层面,对新时期以来主要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与研究进行翔实的资料整理,并增设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译介简况、女性文学研究的学术团体与机构活动、女性著述与期刊等附录章节,以期对这一时段的女性文学与研究进行全面、丰富的资料索引。
上述所列文献,体现了回到文学现场展开对文学史实的深入辨析和考察的研究思路。秉持这一研究思路的还有:《上海沦陷时期的商业出版机制与文学生产》从商业出版机制的角度,对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学形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正是当时的出版机制,催生了上海沦陷区文学期刊运营模式的通俗化与商业化,从而产生了张爱玲、苏青、关露等通俗文学作家和文学创作。[注]王璟:《上海沦陷时期的商业出版机制与文学生产》,《齐鲁学刊》2016年第5期。《重探〈新青年〉与国语文学主潮》则是从文学期刊的角度,匡正了现代文学的一些关键性的历史史实。《新青年》是中国新文学生成的主媒体与原发地,只有回到这个历史现场才能认识到国语文学思潮是真正的新文学主潮。[注]朱德发:《重探〈新青年〉与国语文学主潮》,《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除此以外,赵歌东的《左翼学案:周扬与“两个口号”论争》[注]赵歌东:《左翼学案:周扬与“两个口号”论争》,《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周海波的《“女婿风波”及其相关史实再探》[注]周海波:《“女婿风波”及其相关史实再探》,《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9期。、孟文博的《对2005新版〈鲁迅全集〉一处注释的商榷》[注]孟文博:《对2005新版〈鲁迅全集〉一处注释的商榷》,《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11期。、《鲁迅著〈娜拉走后怎样〉版本校勘及文本修改》[注]孟文博:《鲁迅著〈娜拉走后怎样〉版本校勘及文本修改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0期。等论文,对文学史实的辨析和探寻,在彰显山东学界严谨求实的学术品格的同时,也在稳步扎实地推进了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而对施蛰存[注]徐晓红:《从新发现的两篇佚作论施蛰存早期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6期。和叶圣陶[注]鲁毅:《新发现的叶圣陶早期文言小说〈陈生〉》,《新文学史料》2017年第1期。的佚文佚作的发掘和整理,对还原文学现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作家创作和文学史的定位都有较大的价值。
文学史研究一直是山东学者的学术重点,这既是学术水平的体现,也是一种担当精神使然。面对60多年文学史研究与书写的丰富实践,山东学者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性的头脑,不断总结已有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新的理论范式和更科学的学科范畴,不断拓展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新天地。
朱德发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几十年,尤其是在五四及文学思潮研究和文学史研究方面贡献巨大。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突破,往往伴随着书写范式的调整与更新。朱德发的《文学自觉意识之于现代中国文学史建构》[注]朱德发:《文体自觉意识之于现代中国文学史建构》,《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4期。和《论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范式的重建》[注]朱德发:《论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范式的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6期。两篇文章,通过对建国后文学史书写范式变迁的梳理,在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中华民国文学史”两个学科范畴反思的基础上,呼唤一种与多元共生文学系统相契合的、“回归文学本体”的文学史阐释体系。他的论文《当代文学批评应强化诗性维度》则对当下的文学批评给予了批判和反思。作者认为,当下的文学批评更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或文化意识的剖析与评述,没有自觉地把文学作品的思想维度与诗性维度糅合起来。这不仅关乎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发展,也关乎人民的人文美学素质的提高,同时有利于激活当下纸媒文学作品传播或阅读的热情。[注]朱德发:《当代文学批评应强化诗性维度》,《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 4期。面对21世纪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现状,朱德发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呼唤弘扬“五四”为人生派的文学批评精神。“五四”为人生派的文学批评,既具理论上的自觉又有实践上的探索。它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功能性、价值标准等维度,创建了特色鲜明的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呈现出理论的自觉;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坚持写实主义真实律、高扬文学创造精神、倡导文学个性化、捍卫新作新意识等,体现了文学批评的实践自觉与精神特质。这在当下,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注]朱德发:《弘扬“五四”为人生派的文学批评精神》,《中国文学批评》2016年第1期。《现代中国文学新探》[注]朱德发:《现代中国文学新探》,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是朱德发对于“现代中国文学”学科史论最新的、更深入的思考,是学界在这一领域的新拓展。它是继《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探索》一书后,对现代中国文学史理论的再求索,对有关文学思潮的再评述或再补充。特别是在“现代中国文学”这一新的学科框架下对五四文学主潮的再认识,纠正了学界长期以来在这一问题上的偏颇。崔云伟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论》是年轻学者继承老一辈学者的学术传统,在“现代中国文学”这一学科框架下的新探索。全书虽不以体系完备为目标,却以深入、细致和别具一格的解读对“中国新文学传统”作出了独特而富有建设性的学术建构与体认。作者注重将“文学”问题置于哲学、宗教、文化的广阔视阈中,秉持“大文学”史观,对作为“中心”问题的鲁迅文学及其谱系的建构,对经典作家的拓展、深化,对文学传统的正本清源、固本清源等,都体现了论者对中国新文学传统建构和重构实践中科学性品格的追求。[注]崔云伟:《现代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温奉桥的《20世纪中国文学新视野》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为学科范畴,从整体论、作家论、作品论三个层面,对这一阶段的文学进行了新的观照。特别是作者以现代性视角,对20世纪中国文学内在规律、文学现象、审美特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阐释,重构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新图景。[注]温奉桥:《20世纪中国文学新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对文学史书写困境的深度思考和出路探寻,显示了山东青年学者的学术锐气,是近年来山东学界的研究亮点。韩琛的《“重写文学史”的历史与反复》发现:“在1980年代以来的‘重写文学史’实践中,存在着一个结构性反复的历史脉络,并与现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与反复密切关联。”“五四在‘重写文学史’中的不断归来,其实就是以五四运动为症候的现代中国危机的循环往复,只要这个基本问题没有解决,五四就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五四,‘重写文学史’也只能是一个不断自我反复的历史。”[注]韩琛:《“重写文学史”的历史与反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5期。对于当代文学史书写的出路问题,胡友峰和郑晓锋找到了“与文学发展关系甚密的出版媒介视角”,“以文学出版体制的转轨作为文学发展分期的参照,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文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也可以这样说,一部当代文学出版史也是一部当代文学发展史”[注]胡友峰、郑晓锋:《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困境与出路》,《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年第3期。。《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史的书写问题》进一步更新了文学史书写的新范式,指出“媒介生态作为传播学的一个流派,可以改造成为百年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理论原则”[注]胡友峰:《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史的书写问题》,《中州学刊》2017年第11期。。在辨析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关系基础上,黄发有的《当代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思考》认为:“文学批评应当以文学史作为参照,否则文学评论就容易变得随意而缺乏必要的约束;文学批评应当具有历史意识,以一种历史视野衡量当下文学的价值。”由此,他针对当前文学批评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以方法论的纠偏来改进批评生态”。[注]黄发有:《当代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思考》,《当代文坛》2017年第2期。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整理与研究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学派传承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山东师范大学前辈学者于1959年编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整理的奠基之作,在此基础上,又于1988年和北京大学同行合作推出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近十几年来,刘增人在这一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更是实现了巨大的学术超越。这是他与山东师范大学学派相互塑造、相互成就的结果。”[注]魏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研究与学派传承——以“山师学派”为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3期。魏建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研究与学派传承——以“山师学派”为例》是对山东师范大学学界前辈期刊研究的总结,也是对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传统的总结和彰显,还是对山东学界学术精神的肯定和弘扬。而从学派传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展开研究,在当今学界还不多见。
文学思潮和文艺斗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直接影响着现代文学的发展走向。《关于“两个口号”论争的两个问题》通过对“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相关史实的梳理,探究了鲁迅与周扬等人决裂的因由[注]赵歌东:《关于“两个口号”论争的两个问题》,《东岳论丛》2016年第2期。;《论中国新人文主义文学的人性观》在分析以梅光迪为代表的中国新人文主义作家思想基础上,指出其有关人性问题的思考对于当下中国的文化、文学发展建构的积极意义[注]吕周聚:《论中国新人文主义文学的人性观》,《福建论坛》2016年第4期。;《挣扎在“新”与“旧”之间——1940年代的三民主义文学批判之一》比较《文化先锋》和《文艺先锋》两个刊物上新诗与旧体诗词的不同地位,以及两个刊物坚守的文学立场,揭示了三民主义文学(乃至文化)在新与旧的漩涡中艰难挣扎的处境[注]洪亮:《挣扎在“新”与“旧”之间——1940年代的三民主义文学批判之一》,《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第6期。;《论中国现代文学中个人主义话语的边缘化》对个人主义话语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边缘化困境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注]徐红妍:《论中国现代文学中个人主义话语的边缘化》,《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个人主义话语虽然是中国现代文学转型期的一个关键性概念,但与中国传统文化、左翼文学等不断发生冲突与摩擦,是导致其边缘化的最主要原因。
“角度的更新,是学术研究推进的极为重要的方式,对于较为‘拥挤’的现当代文学学科尤其如此。某种意义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在不断地转换视角的过程中前行的。”[注]丁帆、赵普光:《中国现代(百年)文学研究现状的统计与简析 (2015 .8-2016 .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期。李宗刚近年来出版发表的一系列著作和论文,围绕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展开的思考,正是学界这一研究思路的最好实践。视角的转换必然带来别开生面的研究新局面,收获具有创新和拓展意义的研究成果,深入解析和回答现代文学的诸多问题。《民国教育体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反作用辨析》从正反两个方面,冷静客观地分析了民国教育体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注]李宗刚:《民国教育体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反作用辨析》,《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和发展》认为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这突出表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对民国教育有着诸多的想象性书写。[注]李宗刚:《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和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在对“重写文学史”思潮背景下展开的民国文学教育研究深入反思的基础上,《民国文学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指出了下一步急需深入解决的问题,如“中心”与“边界”问题、“文学”与“史学”问题。[注]李宗刚、金星:《民国文学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民国中小学作文与现代作家的培育》将对民国教育体制的研究进一步细微化。作者深入到民国教育体制的中小学教育,特别是中小学作文教育中,从作家培养的角度,探究它为现代作家的产生和现代文学创作所提供的、最初的现代“文学理念”。这样的现代文学启蒙,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培养了作家队伍,而且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注]李宗刚:《民国中小学作文与现代作家的培育》,《齐鲁学刊》2016年第1期。作为个案研究,《民国教育体制下的鲁迅兼课及新文学传承》回答的是“鲁迅为什么会到学校兼课,又为什么会最终远离了学校,最终走上了自由撰稿人的人生道路”[注]李宗刚:《民国教育体制下的鲁迅兼课及新文学传承》,《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这一问题。《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女性作家》解答的是为何在民国时期会涌现如此多的女性作家问题。从文学现象层面上来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民国教育体制下的女性,相对于传统社会中的女性而言,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民国教育,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而这些女性作家的大量涌现,根本上改变了作家群体的性别结构,使得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态势。其中,冰心就是一个显著的个案例证。[注]李宗刚:《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女性作家》,《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1期。《民国教育体制制导下的现代女性作家典范——冰心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细致分析了民国教育体制下的文学教育对冰心的文学观念、创作主题与风格的影响。[注]李宗刚、丁燕燕:《民国教育体制制导下的现代女性作家典范——冰心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此外,《民国教育体制制导下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一文以张爱玲为例,分析了其中西兼具、雅俗共赏的文学风格的形成,与民国教育体制的密切关联。[注]李宗刚、丁燕燕:《民国教育体制制导下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温儒敏提出的“文学生活”研究理念,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新的研究生长点,近几年来汇聚了一大批学者的关注目光。山东学界最先响应,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加以深化,已经具有了跨界性的反响。温儒敏主持的《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的结项成果,该成果的总体思路是从普通读者的文学接受出发,打破以往“内循环式”的研究模式,关注文学民生,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提供有效思考。[注]杨伟:《“文学生活”视野中的网络与新媒体文学研究——略评温儒敏主编〈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0期。“以‘文学生活’视角来观照文学史研究,可以有效拓展文学史的研究空间,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学史观。”[注]史建国:《20世纪中国文学生活史研究刍议》,《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完整的文学史研究应该既重视作家、评论家和研究者的言说,又要照顾到普通读者的阅读。‘20世纪中国文学生活史’研究是对传统文学史研究的丰富,是完整的文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将拓展新的学术生长点,是关注民生在精神文化层面的体现,能够为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播提供历史借鉴。‘阅读坐标’对‘文学史坐标’具有印证、补充和纠偏的作用。”[注]刘方政:《基于“阅读坐标”的“文学生活史”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于是“‘文学生活史’的介入,不失为文学史写作范式的一种选择”,“从而达成‘对话性’文学史的写作,进而重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意义”[注]丛新强:《论“文学生活史”的范式转换》,《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
文体研究方面,山东学界收获颇丰。既有诗歌研究、戏剧研究,又有跨文体的诗剧研究。在诗歌研究方面,马春光的《时间体验与中国新诗的发生》认为中国新诗的发生与中国人时间观的变化密切相关。早期新诗具有现代特质的“时间”抒写,以及新诗阅读与接受过程中“现代时间”的塑形,共同促成了中国新诗的发生。从“时间”体验的角度阐释中国新诗的发生,是对以往研究范式的突破,同时开启了探寻百年新诗发展症结的新视野。[注]马春光:《时间体验与中国新诗的发生》,《江汉学术》2016年第2期。孙基林的《闻一多、朱自清的“诗言志”辨说》从“诗言志”的现代阐释出发,拓展了现代诗学的叙事空间[注]孙基林:《闻一多、朱自清的“诗言志”辨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1期。;周海波的《“诗的格律”的文学史意义》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诗的格律是对新诗创作的一种规定,也是对诗的品格的美学要求,提出了新诗新的美学原则,重建文学新秩序,同时,也是以文体形式的创造与规定重塑民族精神的艺术探求。”[注]周海波:《“诗的格律”的文学史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何雪凝的《冯至诗歌中蛇的思想谱系探析》在互文性的基础上,从对冯至笔下的蛇的思想演变谱系分析出发,探讨了“作家自我实现、自我确认的曲折心路,更有助于了解经历了整个二十世纪社会巨变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幽暗深晦的内心世界”[注]何雪凝:《冯至诗歌中蛇的思想谱系探析》,《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4期。。曹成竹的《跨语境的“接合剂”:歌谣的文化政治审美功能探析》通过对歌谣“跨语境”功能的表现及实现方式的探讨,思考在具体的、历史的以及文艺“审美制度”变迁之语境中,一种特殊文化符号如何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发挥其作用的问题。[注]曹成竹:《跨语境的“接合剂”:歌谣的文化政治审美功能探析》,《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6期。戏剧研究方面,林树帅的《论“五四”话剧戏剧冲突的内化——以两部〈孔雀东南飞〉话剧为考察对象》以两部话剧为考察对象,细致分析了“五四”话剧由外转内的戏剧美学发展历程。这种转变表现在戏剧冲突的发生契机、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以及戏剧冲突的爆发环境三个层面,体现出的是“五四”话剧由强调二元对立的人与社会矛盾,向探索人类复杂的内心矛盾的转变,是“五四”启蒙视角的拓展与对“人”在认识上的深化。[注]林树帅:《论“五四”话剧戏剧冲突的内化——以两部〈孔雀东南飞〉话剧为考察对象》,《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论“五四”话剧中的模式剧与译编剧创作》由五四时期的模式剧和译编剧的创作来管窥对西方戏剧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对中国戏剧原创性的贡献。[注]林树帅:《论“五四”话剧中的模式剧与译编剧创作》,《齐鲁学刊》2017年第1期。诗剧是东、西方文学体裁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文体形式,以往研究很少涉猎。年轻学者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开拓价值。董卉川的系列论文《论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注]董卉川:《论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论中国现代诗剧的修辞艺术》[注]董卉川:《论中国现代诗剧的修辞艺术》,《齐鲁学刊》2016年第6期。《论中国现代诗剧的意象艺术》[注]董卉川:《论中国现代诗剧的意象艺术》,《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论中国现代诗剧语言的杂合特质》[注]董卉川:《论中国现代诗剧语言的杂合特质》,《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分别从悖论张力、修辞和意象层面、语言层面对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特色展开深入的探索。反讽、反语和相反相成是中国现代诗剧悖论的三种表现形式,它使中国现代诗剧诗体的语表层与语意层形成一种对立统一的结构形态,由此激发出中国现代诗剧的艺术张力美;中国现代诗剧语言艺术感染力主要来源于具有含蓄美塑造功效的修辞手法。它不仅使诗剧的语言表现出幽婉、凝重的特质,避免了情绪的直接倾泻,而且达到了思想上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意象艺术是塑造诗剧意蕴的主要手段,以具体、客观的“象”呈现抽象的“意”,以陌生化、超现实的形象赋予作品以深刻思想,它使得中国现代诗剧克服了创作初期感性泛滥、题材同质化的倾向和弊端,赋予了中国现代诗剧新的生命力。而“只有将传统的、现代的、外来的、本土的、通俗的、高雅的语体与文体相互渗透,相互杂合,直至融会贯通,才能使中国现代诗剧的语言呈现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和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注]董卉川:《论中国现代诗剧语言的杂合特质》,《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鲁迅先生的启蒙精神和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的精魂,是山东学者始终秉承的学术传统和创新求真的动力之源。2016和2017年度,鲁迅研究不仅继续展开对作品的细读、思想的再阐释,还将鲁迅放在了世界文化和历史进程中,来深入考察鲁迅的地位与价值。而对鲁迅批评的再批评,更体现出学界不断反省自身、突破创新的魄力。
从发生学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展开探讨,是近年来李宗刚学术研究的一个亮点,也是山东学界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通俗教育研究会与鲁迅现代小说的生成》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鲁迅现代小说的产生,认为通俗教育研究会正是促成鲁迅对现代小说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的节点所在,而学界长期以来对中国现代小说发生的考察,恰恰缺少对这一机构作用的关注。“具体来说,《新青年》以其显性的形式,通过文学革命等口号,用鲜明的话语,把文学革命的诉求提了出来,并借助北京大学这一公共领域,迅疾地使文学革命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学运动;而通俗教育研究会则以隐形的形式,把小说创作和翻译纳入到了中华民国的政治诉求之中,用相对温和的话语,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新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鲁迅正是在通俗教育研究会对如何创作中国‘新小说’有了现实的调研和理论的思考,并初步形成了现代小说的意识。”[注]李宗刚:《通俗教育研究会与鲁迅现代小说的生成》,《文学评论》2016年第2期。这不仅拓展了学界对鲁迅小说发生的认识,深化了对现代小说发生的认知,而且在研究层面上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是学界在鲁迅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在此维度上,《〈新青年〉编辑约稿与鲁迅现代小说的诞生》则从编辑约稿角度探寻了对鲁迅成为新文学作家的作用,强调指出:“《新青年》编辑约稿对鲁迅成为新文学作家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注]李宗刚:《〈新青年〉编辑约稿与鲁迅现代小说的诞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同样是关注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问题,赵亮的《〈域外小说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声》主要是从探讨《域外小说集》中的现代审美意识展开对中国现代小说产生与发展的思考。[注]赵亮:《〈域外小说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声》,《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10期。而吕周聚的《论现代科学理念与中国新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则从西方现代科学理念与20世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学的关系上,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正是这些现代科学理念,使得中国现代文学才真正具有了现代性的内涵。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而且对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的重要来源。[注]吕周聚:《论现代科学理念与中国新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对鲁迅研究的反思和自省,是学术研究不断推进的根本动力。刘东方的《“文学家鲁迅”研究的三个维度》在对以往鲁迅研究状况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学家的鲁迅”研究的开拓路径[注]刘东方:《“文学家鲁迅”研究的三个维度》,《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11期。:“自我阐释的文学家鲁迅”“纵向的文学家鲁迅”和“横向的文学家鲁迅”;崔云伟的《2015年鲁迅研究述评》是学界对鲁迅研究的全面总结,对鲁迅研究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注]崔云伟:《2015年鲁迅研究述评》,《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贾振勇的《鲁迅与民国问题与原点——兼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生产能力》指出,“鲁迅研究的‘固化’现象,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再生产能力弱化的重要症候”,呼唤问题原点意识,回到鲁迅等学术思想与方法,“形成价值取向更为鲜明、伦理意志更为坚定、学术自省意识更为强烈的以问题原点意识为核心的系统学术思想与方法”[注]贾振勇:《鲁迅与民国,问题与原点——兼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生产能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贾振勇在《困境与崛起——如何为鲁迅研究打上自己的精神烙印?》一文中进一步强调:“如何突破固有的知识谱系、价值秩序和意义系统的束缚,回到鲁迅、回到鲁迅时代、回到中国历史深处,为鲁迅研究打上自己的精神烙印,是这代研究者需要审慎自省的命题。”[注]贾振勇:《困境与崛起——如何为鲁迅研究打上自己的精神烙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对海外鲁迅研究的介绍和审视批判,成为山东鲁迅研究界的一个学术热点和亮点。吕周聚的《日本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藤井省三教授访谈》以访谈的形式对日本学界鲁迅研究状况和研究思路与方法作了较为详实的介绍。[注]吕周聚、[日本]藤井省三:《日本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藤井省三教授访谈》,《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3期。韩琛的《竹内好鲁迅研究批判》通过对竹内好在二战前后文学思想、政治思考、鲁迅研究的变化,揭示出竹内好“反人道的文学主义的法西斯倾向”[注]韩琛:《竹内好鲁迅研究批判》,《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张清芳、陈爱强的《海外华人学者李欧梵鲁迅研究中的“台湾学术传统”因素》以李欧梵的鲁迅研究为例,不仅发现了在海外汉学家鲁迅研究中的“台湾学术传统”影响,而且从正反两方面对这样的文化传统进行了学术反思。[注]张清芳、陈爱强:《海外华人学者李欧梵鲁迅研究中的“台湾学术传统”因素》,《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2期。
除此以外,山东学界的鲁迅研究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吕周聚的《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异质因素》从异质的角度来研究鲁迅,强调鲁迅文学创作中所呈现出的与中国传统文学不同的因素,突出鲁迅对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注]吕周聚:《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异质因素》,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李宗刚的《如何辩证地看待鲁迅与其他文人的骂战》提出:要辩证地看待鲁迅与其他文人的骂战之于鲁迅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注]李宗刚:《如何辩证地看待鲁迅与其他文人的骂战》,《中国文学批评》2017年第2期。;史建国的《1949:鲁迅纪念“国家话语”的形成》通过对鲁迅纪念话语的分析,揭示出鲁迅身上所折射的鲜明的政治话语符号特质[注]史建国:《1949:鲁迅纪念“国家话语”的形成》,《东岳论丛》2016年第11期。;贾振勇的《从虚妄返归真实:鲁迅生命尽处的“梦与怒”》探讨了鲁迅生命最后阶段的思想和生命状态,这无疑对理解、建构与阐发鲁迅整体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注]贾振勇:《从虚妄返归真实:鲁迅生命尽处的“梦与怒”》,《文艺争鸣》2016年第5期。;彭冠龙的《树欲静而风不止——从1936年鲁迅的处境与心态看〈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事件》对鲁迅在该事件过程中的很多细节的重新阐释,为理解1936年的鲁迅提供了新的启示[注]彭冠龙:《树欲静而风不止——从1936年鲁迅的处境与心态看〈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事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9期。。除此之外,韩琛的《王道与霸道——鲁迅的天下观》[注]韩琛:《王道与霸道——鲁迅的天下观》,《文艺研究》2016年第9期。、曹振华的《关于鲁迅与梁实秋论争的“意气之争”——兼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文本解读》[注]曹振华:《关于鲁迅与梁实秋论争的“意气之争”——兼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文本解读》,《东岳论丛》2016年第12期。、叶诚生的《鲁迅科学史叙事的人学视野——重读〈科学史教篇〉》[注]叶诚生:《鲁迅科学史叙事的人学视野——重读〈科学史教篇〉》,《东岳论丛》2016年第8期。、刘方政的《文化批判视野中的鲁迅戏曲论》[注]刘方政:《文化批判视野中的鲁迅戏曲论》,《东岳论丛》2016年第10期。、徐妍等的《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美感形态的确立》[注]徐妍、李莹 :《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美感形态的确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7期。,张丽军的《论鲁迅对乡土中国文化转型的思想认知及其形象谱系》等论文对鲁迅文艺思想的阐释[注]张丽军:《论鲁迅对乡土中国文化转型的思想认知及其形象谱系》,《南方文坛》2017年第6期。,鲁迅文本的细读[注]裴争:《从忏悔到自救——鲁迅〈风筝〉的心灵叙事》,《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10期;李祥云、董益:《从再情景化的视角论〈阿Q正传〉中戏曲典故的反讽效果》,《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董卉川:《诗与剧的融合—论〈过客〉的艺术特色》,《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李玉明:《人的“喜剧”:〈狗的驳诘〉新论》,《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12期;李馨宇:《试论鲁迅小说〈奔月〉中的“明天”》,《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8期。,文体特质的分析[注]董卉川:《论鲁迅现代诗剧的体裁特质》,《齐鲁学刊》2017年第6期。,特别是从与西方美术、国外译介、研究和标点符号的角度[注]崔云伟:《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关系略考》,《新文学史料》2016年第2期;宋绍香:《俄苏鲁迅译介与研究六十年》,《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3期;崔云伟:《评林贤治〈人间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8期;张珊:《试论鲁迅译〈俄罗斯的童话〉中破折号的使用》,《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2期。对鲁迅展开的研究,更是特别富有新意的成果。
伴随着对“五四”百年纪念活动的展开,五四文学革命的回顾与反思成为近几年的学术热点。朱德发的《胡适对五四新文学运动意义的评述——为纪念文学革命百周年而作》,以胡适对“白话利器”的本身意义与功能机制的评述,进一步揭示和彰显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意义。[注]朱德发:《胡适对五四新文学运动意义的评述——为纪念文学革命百周年而作》,《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孔建源的《形式与内容观照下的五四文学语言变革》从语言与思想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五四文学革命以语言变革为切入点,但是单纯的语言形式变革无法满足文学革命对思想变革的诉求,人们开始审视文学语言形式所承载的内容,最终完成了‘新文学’的建构”[注]孔建源:《形式与内容观照下的五四文学语言变革》,《东岳论丛》2017年第8期。。王凤仙的《“养成人的道德,实现人的生活”——回望五四文学》指出,“在‘人的文学’理念之下,五四文学展现出不同于以往文学的新特质:对生命存在的探询、对底层平民个体的关注、性与灵的个人化书写。这些新特质又构成了新的传统,影响与启示着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与流变”[注]王凤仙:《“养成人的道德,实现人的生活”——回望五四文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左翼文学研究方面,吕周聚的《中国左翼文学中的美国因素》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鲁迅、茅盾为代表的中国左翼作家的考察,发现其中所接受的美国左翼文学的元素;并进而指出这些美国左翼文学因素,对当时主要接受苏联、日本左翼文学影响而走向极端的中国左翼文学进行了纠偏,中国左翼文学因此而呈现出别样的文学形态与风格。[注]吕周聚:《中国左翼文学中的美国因素》,《文学评论》2016年第6期。朱献贞的《论左翼文学创作中的“革命农民”形象——以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为核心》通过分析茅盾笔下的“革命农民”,从而进一步挖掘了“农村三部曲”在左翼文学创作中的独特存在价值。[注]朱献贞:《论左翼文学创作中的“革命农民”形象——以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为核心》,《齐鲁学刊》2016年第6期。
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其特征在于以平分土地为中心重建乡村政治秩序,改造传统的文化观念。土改运动在政策上的变动和现实的复杂性,带来了土改文学的丰富性。程娟娟的《土改文学叙事研究》一书力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对土改文学作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勾勒出不同历史阶段叙事模式的演进过程,探究文学与意识形态、作家与批评、创作原则与政策规定的互动中文学发展演变的复杂轨迹,揭示其在20世纪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注]程娟娟:《土改文学叙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2016和2017年度,山东学界的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在继续向广度扩展的基础上,更注重向深度开掘,收获了一批有份量的学术成果。在胡适研究方面,有学者把研究对象放在同时代作家中比较优长,彰显其思想价值和内涵。[注]朱德发:《以比照视野重探胡适的人本文学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在郭沫若研究方面,既有从接受史角度对《女神》的文学史形象建构的反思[注]彭冠龙:《〈女神〉是“五四时代精神”的“诗化”吗?——从接受史角度重审〈女神〉的文学史形象》,《现代中文学刊》2016年第2期。,也有对郭沫若的官员身份特质的研究[注]逯艳:《论郭沫若建国后“官员型学者”的身份特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在茅盾研究方面,注重参照国外汉学家的不同意见,重新辨识茅盾小说的现代性内涵。[注]贾振勇:《茅盾研究刍议》,《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5期。在风景书写角度持续发力、展开研究的有对郁达夫、沈从文、萧红和孙犁小说的风景书写研究。[注]郭晓平:《论郁达夫小说的风景书写》,《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3期;《“他者”风景中的欲望焦灼——沈从文20年代都市小说探析》,《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论萧红小说风景书写的隐喻机制》,《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6年第19辑;《孙犁小说的革命风景及其书写机制》,《齐鲁学刊》2017年第1期。此外,对沈从文的“游侠精神”[注]陈夫龙:《湘西游侠精神:沈从文创作的精神支点》,《东岳论丛》2016年第1期。和其小说的“植物意象”[注]胡友峰、蔡淼:《沈从文小说中的“植物意象”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8期。研究,林徽因诗歌的现代主义特质研究[注]王彬:《论林徽因诗歌的现代主义特质》,《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在与萧红的关系中重新评定端木蕻良[注]王晓隽:《重回端木蕻良》,《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5期。,以及对一些老作家的不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注]杨慧:《“诗人”的“变形记”——丁玲短篇小说〈诗人〉的白俄叙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和史料[注]刘聪:《梁实秋在台湾的一段访谈》,《新文学史料》2016年第2期。的进一步开掘[注]杨慧:《穿越“摩登”的家国书写——重读黑婴的南洋叙事(1932—193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5期。等方面,都显示出山东学者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和可喜的学术锐气。
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中国新文学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和2017年度在女性文学研究方面,翟瑞青的《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的漂泊意识》将女性文学放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挖掘其长期以来被男权文化遮蔽了的、独特的意义与个性价值[注]翟瑞青:《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的漂泊意识》,《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土改文学中的女性身体书写》则将这一问题放在了土改这一社会历史进程中,细致考察女性的生命处境和难以摆脱的附属地位。[注]程娟娟:《土改文学中的女性身体书写》,《南都学坛》2016年第4期。
在儿童文学研究方面,朱自强在2016年度连续推出了《儿童文学——学科与建构(朱自强学术自选集)》[注]朱自强:《儿童文学——学科与建构(朱自强学术自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和《现代儿童文学文论解说》[注]朱自强:《现代儿童文学文论解说》,北京:海豚出版社,2016年。两部著作。前者共分为五辑,分别就“中国儿童文学史论”建构、“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儿童本位”的批评实践、“日本儿童文学论”反思、“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研究”等问题,为儿童文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话题和学术观点。后者以编年体的方式收录了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学者关于儿童文学理论的论文,并在文末给与了详尽的解读。这些选文和解说,勾勒出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研究的发展线索。2017年度《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同时推出的三篇文章:《西方影响与本土实践——论中国“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理论的主体性问题》[注]朱自强:《西方影响与本土实践——论中国“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理论的主体性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鲁迅如何确立中国儿童形象诗学的原点》[注]徐妍、生媛媛:《鲁迅如何确立中国儿童形象诗学的原点》,《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和《童稚性及其在当代汉语童诗中的艺术表现》[注]何卫青:《童稚性及其在当代汉语童诗中的艺术表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展现了以朱自强为代表的山东学者在此方面的进一步探索和开拓。
在少数民族文学、华文文学研究方面,山东省学者也有可喜的收获。“夏曼·蓝波安用鱼枪和钢笔创作了台湾人民所称道的海洋文学作品。他的作品中记述了达悟族的生产分配、祭祀礼仪等文化要素。”[注]梁艳:《达悟族“文化符码”的诗意表现——论夏曼·蓝波安作品的生态意识》,《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达悟族“文化符码”的诗意表现——论夏曼·蓝波安作品的生态意识》通过阐释达悟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生态观,为大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现代性探求的生态维度》通过民族文学创作对生态问题的探讨,也试图为民族地区现代生态秩序的建立提供有益参考。[注]范莉:《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现代性探求的生态维度》,《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8期。刘启涛、王琨、李骞的《论当代大凉山彝族汉语诗歌的原生态美学精神》,认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创作反映了一种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活力,这股创作力量融汇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学与文化中,丰富着当代中国诗歌的精神谱系”[注]刘启涛、王琨、李骞:《论当代大凉山彝族汉语诗歌的原生态美学精神》,《中国文学批评》2017年第2期。。在华文文学研究方面,黄万华的《在地和旅外:从“三史”看华文文学和中华文化》,通过分析华文文学的两种基本形态之间的转化,重新审视华文文学与传统中华文化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根深蒂固又错综复杂的文化渊源,“蕴蓄华文文学发展的诸多潜力,最终使得华文文学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注]黄万华:《在地和旅外:从“三史”看华文文学和中华文化》,《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在港台文学研究方面,李钧的《专题研究:深化台湾新文学研究的最佳路径——以“1926—2016:台湾小说中的‘中华叙事’研究”为例》通过梳理1926—2016年间台湾小说的代际特征,发现“台湾新小说的题材变化、艺术进步、文体嬗变、观念变革等具有明显阶段性”,“两岸文学历史并非异质而且可以化约……以生态文化学为方法论,以穿越思维勘察思潮流派,以人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三维坐标来发现和评审经典作品,即可展开两岸文学的平行研究和编年对接,进而书写真正具有整体观念的中国新文学史”[注]李钧:《专题研究:深化台湾新文学研究的最佳路径 ——以“1926—2016:台湾小说中的‘中华叙事’研究”为例》,《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胡明华的《论纪蔚然戏剧中的当代台湾社会“疾病现象”批判》一文通过对台湾地区当代著名戏剧家纪蔚然戏剧创作的分析,揭示了“当代台湾社会深层次的文化与精神危机”,“同作者所坚守的知识分子批判与台湾本土关怀立场,以及对于当代文化或文明沉沦的隐忧与人文关怀”[注]胡明华:《论纪蔚然戏剧中的当代台湾社会“疾病现象”批判》,《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在2016年度,还出现了关于科幻小说的研究论文:《百年来中国科幻文学的译介创作与出版传播》[注]卢军:《百年来中国科幻文学的译介创作与出版传播》,《出版发行研究》2016年第11期。。应该说,科幻文学长期以来处于主流文学边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该文试图通过对科幻文学产生、发展过程的梳理以及对新世纪科幻文学未来的展望,来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文学批评,既是基于文学的,又是独立的,而这个独立,依靠批评家批评生命的独立!”[注]丁帆、赵普光:《中国现代(百年)文学研究现状的统计与简析(2015.8—2016.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期。丁帆对学界研究的独立性、诚笃性、穿透性、历史感的呼唤,也是山东学界一直孜孜以求、始终秉承的学术传统和准则,更是山东学人不断反省自身、坚定前行的精神动力。我们期待着山东学界在对学术“本色的呈现和坚持”[注]丁帆、赵普光:《中国现代(百年)文学研究现状的统计与简析(2015.8—2016.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期。中,不断丰富生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