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心动出名曲
——杨正仁音乐创作评析

2018-11-12 23:45丁一格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佤族同胞音乐

丁一格

杨正仁自幼喜欢音乐,中学时对“写歌”就具有浓厚的兴趣,他写的歌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1961年,他当兵到了云南边疆佤族居住地区,一路上看到边疆的美山美水,心情自然也是美的。那时,一般人对佤族同胞并不了解,只是传闻他们的习俗野蛮神秘。他当时只是个学生兵,对佤族同胞的了解也仅如此,加上来时坐在大卡车上排长开玩笑吓唬他们说,佤族会砍人头祭谷。他心里真犯了嘀咕,碰巧第一次过勐所河时看到一位身背竹箩的佤族妇女是红牙齿,杨正仁暗想,莫不是喝了人血了?心里愈发忐忑。

结果事情真相大出他所料。

到了西盟,杨正仁被分到距西盟县城两公里的部队团部当通信兵。这个团被当地佤族同胞亲切地称为“老八团”,军民之间感情极深。他们团部院里有一条路,佤族同胞常从院子中间通过。栽插收种,婚丧嫁娶,有什么大事小情,老乡们总会去找他们。军民之间,亲如一家。杨正仁终于弄懂了佤族早已不砍人头祭谷了,也搞明白了初进佤山在路上看到那位佤族妇女牙齿红是吃槟榔所至并非喝人血。他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民族,喜欢他们能歌善舞,喜欢他们真诚纯善,喜欢他们神秘彪悍,粗犷豪爽。

佤山美丽多姿,但终年阴湿多雾。据说有一次在一座礼堂开会,台下的人不知怎的,一个也不见了,急得台上讲话的人大喊,人都到哪去了?原来佤山山高岭深,浓雾从窗外涌入,把台下的人全淹没了,可见佤山湿气之大。因此杨正仁当年营房驻地的墙上常贴上报纸用来防潮,但时间一久,报纸也会坏掉。一天他无意间看到墙上残留的一篇报道,像是一首诗,只是不见头尾,只留中间一段:“凤凰进山百鸟迎,阿佤喜欢解放,解放军帮阿佤搞生产,又帮阿佤闹翻身。一根藤蔓开两朵花,一根藤蔓结两个瓜,藤连藤瓜连瓜,阿佤解放是一家。”杨正仁觉得这几句诗真是写出了佤族同胞的心声,非常高兴。一阵欢乐、明快的旋律便在几分钟内浮现在笔下。歌曲融合了佤族民歌特色的史歌曲调和汉族音乐元素的花灯走板中的快板。这首名为《阿佤解放是一家》的歌曲深情赞美了解放军,词句间处处透露出对人民子弟兵的真挚、自然的热爱。歌曲还具有佤族曲调“打歌”的元素,可合唱、可重唱、分声部唱。

这一年,杨正仁刚好23岁,这是1963年。他没有料到,这首随意创作随意发表的歌,后来会被昆明军区国防文工团看上并带到北京参加全军专业文艺演出获得优秀节目奖,后又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一星期,广流于祖国各地。

这是他第一次写具有佤族特色的歌曲。多年后,他曾心怀感激地说:“要不是当年抱着服兵役是义务,扛枪是报效国家,的想法来到边疆,就不可能接触到边疆的少数民族,更不可能了解他们多姿多彩的音乐,并由此成为一名军旅作曲家。”

在这首歌的诞生地佤族居住区,因为歌具有浓郁的佤族音乐特色,很多佤族同胞都认为是他们自己编的歌。

杨正仁是当通信兵,由于他会写歌,喜爱音乐,平时除参加连队正常的军事训练外,还要架线。因此有很多和各少数民族同胞接触的机会。每到一地,当地群众的篝火晚会总少不了他。这时,他便沉浸在民族音乐的海洋里,特别是佤族,他们的服饰,他们的乐器,他们的舞蹈,都深深地感动着他。他们的音乐纯洁、自然,所有佤族居住地区的民族音乐,他都听过,只要有机会他都会收集。

佤族的民歌形式多样、调式丰富。结婚唱喜歌,送葬也唱歌(佤族同胞认为哭对死者不利,亡灵希望唱和跳才是欢送自己)。起房盖屋唱歌,收割播种也唱歌,上辈给晚辈讲历史、授知识也唱吟(因为佤族以前没有文字)。

佤族是一个大山的民族,他们的音乐既不像草原民族那样宽广悠扬,也不像戈壁民族那样刚柔起伏。佤族的音乐大多平缓、严肃、稳沉、粗犷,具有大山一样的性格。如叙事歌,流传于云南临沧,普洱地区。本地的佤族老人,通过唱歌的形式向后人讲述祖先创业的艰辛,传授处人为事的“阿佤理”,怀念佤族先人英雄等,曲调抑扬舒展,节奏慢,旋律优美,有时近似口语化的吟唱。再如史歌,流行于沧源,西盟一带的佤族族群中。内容聚宇宙万象,星辰形成,人类起源生息繁衍等,表现形式也是歌唱和吟唱,多由佤族民间歌手年长者演唱。乐感纯洁,旋律强,半歌半吟,曲调绵长,凝重,音域跨度不大,起音以中音区为主,一般节奏缓慢,时有上扬亮亢,却意味深长。佤族民间音乐也有表现热烈欢快的。如娱乐歌一类,是在庆结婚,盖新房或大家欢聚娱乐时演唱。大多伴有舞蹈动作。曲调短小精悍、热烈欢快、节奏轻盈规整。歌词内容是憧憬美好未来,互相祝福,赞美动植物等表达吉祥幸福情感的。娱乐歌有个特点,不论什么内容,都喜欢在曲头或曲尾加上“江三木罗”作衬词,起陪衬、烘托气氛的作用,同时也包含有祝福,昌盛,吉祥的意思。(“江”是佤语秤的意思,“三木罗”是一位佤族英雄。“江三木罗”也有不忘三木罗这位公平正义的佤族英雄之意)

几年下来,杨正仁收集了不少佤族民歌,当时并未考虑要写第二首佤族特色的歌曲,只是出于对这个民族,对这些具有佤族特色的民歌和乐曲的喜爱。

1965年,西盟佤族成立自治县,部队参加庆祝,这时杨正仁已调入文艺队,上级要求部队有节目参加。他就写了表现佤族人民的新生活和军民一家亲的歌舞《阿佤人的新生》。在庆祝晚会上演出受到佤族同胞的欢迎。于是他萌发了再为佤族同胞写一首歌的想法。

在边疆多年,杨正仁在收集佤族民族音乐的同时,也深深地了解了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了解了他们从刻木记事、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一步跨入当家做主、读书识字科学种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喜悦,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与信心。亲眼看到他们对解放军、对毛主席共产党的热爱。亲耳听到他们的歌声:“太阳照到背阴坡,毛主席的语甜到心窝窝……”这个勤劳、勇敢、朴实真诚的民族深深地感动了他,他要为他们写歌,表达佤族人民的精神面貌,歌唱佤族人民的新生活。

这一次写歌与上一首《阿佤解放是一家》不同,词曲几乎是同时写出,正所谓“才思泉涌”。但是他并未轻易就发表,他反复修改了好几个月,前后修改了几十次。不论词还是曲都力求完美。这首歌歌词共分三段:“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架起幸福桥,道路越走越宽阔。山山岭岭歌声起,红旗飘,闪闪银锄落。毛主席让咱夺丰收,清清河水上山坡。茶园绿油油,梯田翻金波,丰收花开千万朵。各族人民团结紧,向前进,壮志震山河。阿佤人民一条心,建设祖国保祖国。跟着毛主席,跟着共产党,阿佤人民唱新歌。”(这首歌原名是《阿佤歌唱新生活》,几年后经文化部改为《阿佤人民唱新歌》,杨正仁认为改得好,改的更切合实际)这首歌曲的音乐元素借鉴于佤族的《阿三保》《白鹇鸟》等慢板、低沉,绵长、平缓的叙事歌,他在这些佤族音乐原曲的基调上把音调提升,还应用了汉族欢快的锣鼓点元素和佤族特有的乐器象脚鼓的节奏,通过音调不同程度的提升和节奏的改变,把原曲调低沉、凝重、压抑的音乐气氛变为欢快热烈的气氛。在每段的结尾恰如其分地加上佤族同胞喜闻乐见的娱乐歌衬词“江三木罗”作为副歌,使每段前后呼应并与过门连贯一气,更具佤族音乐特色,更真实贴切地表达出佤族人民当家做主,扬眉吐气的精神面貌。这首歌不仅唱出了佤族人民的情怀,也唱出了时代的音律。虽然7年后的1972年杨正仁才将它发表在《战地新歌》上,但在这之前就早已传遍云南各地,随后又传遍大江南北,传向世界(从发表起被多家刊物转发,多家音像公司录制,仅上海音像公司发行的《红太阳》磁带就达五百多万盒),这首歌提高了佤族的知名度,增强了佤族同胞的自信与爱国精神。

阿佤人民非常感激杨正仁,称他为佤族的宝贝、大贵人,但杨正仁却认为,自己才应该感谢佤族同胞等边疆各少数民族兄弟。他的创作冲动来源于他们的真诚朴实、纯洁善良、勤劳勇敢,他的创作营养来源他们丰富多姿的音乐文化海洋,为他们写歌,是一种报答。

结 语

至今《阿佤人民唱新歌》已流传于世四十多年,许多场合都会响起这首欢快、鼓舞人心的美妙歌曲。但有不少人以为作者是佤族或者是与佤族同胞相距不远的人。其实杨正仁是云南省昆明人,出生于西山区观音山,是白族。多年来,他除了写出多首佤族特色的歌曲,同时还写出了很多其他少数民族歌曲、舞剧音乐、器乐等。如二胡独奏《拉祜欢歌》、傣族舞蹈音乐《筒裙》、歌曲《洱海姐妹放歌喉》等。有不少歌曲、音乐在全省、全国比赛中获奖。因云南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感动了杨正仁,正是这种令人心动的力量,促进他的名曲的诞生;而杨正仁用他的歌曲,感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人们。

猜你喜欢
佤族同胞音乐
陈代南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为句承诺,守边1720年的少数名族
沧源佤族民歌音乐形态特征研究
方庆云书法作品赏析
理想职业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