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 华
品读云南省富源籍诗人钱德华的长篇史诗《我的胎衣之地》,让我不由得联想到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尽管选材相似,但立意却有明显不同,诗圣的“诗史”重点反映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疾苦和磨难,荷马史诗侧重展现民族英雄对国家的功勋和深远影响,钱德华的这首巨作是从乡村发展的历史烙印来肯定社会的进步,它有历史的纵深感,并且始终贯穿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惜浓墨重彩地客观展现社会历史大背景下乡村的发展进程,文学性、思想性和历史性水乳交融。
诗歌共十七节,600多行,标题、题记加正文5904字,叙述了富源县块泽河下游一处叫羊得补的村庄从远古到当代共产党领导下除恶铲霸、兴建房屋、引水修路、土地下户、农民务工的历史,并贯穿村民、诗人及家人的奋斗史。家庭、村庄、祖国,点、线、面结合,将题材处理得有血有肉、左右逢源,留下耐人寻味的审美空间。
关于亲人,重点写到父亲年幼时为地主当长工、痛失双亲、入党闹革命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同时提到大爹、小叔的去世和小姑的病危,以及自己离开故乡在县城工作的事。关于乡亲,重点写到对祖先追根溯源,村民的勤劳、淳朴、执着、热情,对村庄和土地的依赖,以及摆脱贫困、落后的艰难历程。关于祖国,重点写到除恶铲霸革命斗争、大生产运动、毛主席去世、除“四害”、土地下户、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将党带领人民闹革命并走上繁荣富强道路的历史轨迹呈现出来。诗人对故土的回望,不仅仅在表达游子的故乡情怀,而是将亲情、乡情和中华情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主题的三元化,大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农村的缩影——羊得补, 面对它的石山贫土、山高路陡、缺水少粮、恶霸欺凌、亲人离世、村庄空巢等劣势因素,诗人始终保持最大限度的隐忍和包容。面对祖先定居、村民的优良品格、除霸英雄、饮水修路等优势因素,诗人宕开笔墨,热情高赞,将奔放的激情播撒在字里行间,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情感基调。阅读此诗,很容易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和豁达的豪放之气。
优美的文字和空灵的诗意,与诗人的修辞使用密不可分。整首作品,诗人共使用了十二种修辞,有的地方甚至是连用、套用,可贵之处在于用得自然、灵活,不显雕琢与累赘。在此,每种修辞试举一例,以起抛砖引玉之效。比喻:“莽莽青山,腾波浩海,万千气象”。拟人:“青山不老”。拟物:“他把一颗红心/种在了生养自己的土地上”。夸张:“牧童高扬鞭子/仿佛就会打落太阳”。引用:“家家门前滑石板”。叠词:“几所石造房屋,斑斑驳驳”。排比:“天亮了,云开了,雾散了”。对比:“对于草屋人家,白天夜晚一样黑”。拈连:“一个个爱心水窖/温暖了万户千家/也温暖了我的村庄”。呼告:“不敢想象/祖先到底流了多少血和汗!”。反问:“如果少了这些怪叫的夜鸟/那还叫山村吗?”。借代:“村庄,多了红墙黛瓦”。修辞的多样化使用,让语言表达蓬荜生辉,从而化抽象为形象,化腐朽为神奇,将表达的内容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歌以写实为主,但也出现两处靓丽的虚写。一处写羊得补的石山地形,说是上古神仙喝醉酒鞭派虾兵蟹将坐化而成,一处写祖先来羊得补定居,猜测他们看中这里的癞石头、森林和野兽。这些合理的虚写,制造了应有的神秘,拓展了读者的想象和品味空间。成语的使用也是一大亮点,全诗共用30余个成语,如:连绵起伏、生机盎然、风雨兼程、鸟语花香、生生不息、人高马大、追根溯源、只言片语、不解之谜、亘古不变……这些鲜活的成语,在表情达意上有一字千金之效。这样一来,神秘的虚写、多彩的成语和丰富的修辞综合运用,最终让诗歌的现实主义弥漫着一层浓浓的浪漫主义色彩。
除此而外,诗歌里悬而未决的疑难引人深思,同样营造了诗歌的无限魅力。如:先人来羊得补定居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时间、人物和过程究竟怎样?面对村庄的贫瘠和落后,祖辈们是怎样生活,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打工潮导致村庄变成空巢,乡亲们将如何面对?这些诗人无法给出具体答案的疑难,刚好留给读者继续探究,将诗意的外延不断向外拓展。
生机勃勃的诗坛,看眼前的作品居多,回头看的作品就显得弥足珍贵,诗人钱德华在史诗领域做出了有效尝试。正如前文所叙,诗人在选材、立意、技巧方面都有不凡的表现,《我的胎衣之地》无疑是书写乡村史诗的成功范本,其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正日益凸显。它跟随诗人的步伐,将根深深地扎在羊得补这个小村庄,枝叶却铺满整个中华大地。它的艺术之美和文学之趣,犹如羊得补村旁块泽河下游的一朵浪花,飞溅的姿态养目宜心,永远滋润着热爱诗歌、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忠实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