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晶晶
【摘 要】正因为此,我们才需要去掉各种条条框框,引导并尊重愿意接受音乐的人,在敬畏尊重各类音乐的前提下,选择你之所选,不论是“道长”也好,“道姑”也好,只要你爱听就好。
【关键词】经典;思考;感受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2-231-01
音乐公选课作为非艺术类大学的公共选修课,每次選课会有很多学生选择,但是落实在课堂上还会存在很多问题。根据我上课的经验来看,大多数同学是特别喜欢唱歌和特别喜欢听音乐,理工类的课程往往枯燥,正因为此,他们在选课中选择了和自己专业差距比较大的课程。即使是“喜欢”还不够,我就在《聆听音乐》这门音乐选修课中遇到了一个问题,从而引发了深深的思考。
在音乐公选课的第一节课,作为互动环节并同时调查和了解下现在大学生都在听什么音乐,我提出让大家打开自己手机的音乐播放软件,报上自己最近播放、收藏的音乐,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掏出手机翻看起来。
我走下讲台,随机抽查了一位男生的手机播放列表,的确和我的想象很不一样,播放列表中都是一些很陌生的曲名和歌手,其中一个曲名叫《我的一个道姑朋友》,我顺便就念了出来,结果引发了哄堂大笑。最后我被大家告知,这是一个游戏里的音乐,我不打游戏,当然也无从所知。
事后,我常耿耿于怀,备课时对于如何选择学生喜欢音乐的类型不免感慨和抱怨: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想干嘛,古典音乐不愿意听当然也听不懂,经典的不会选择听,天天就听流行歌曲,竟然还有歌曲叫“道姑”。难怪古典音乐的推广这么难,他们既不能静下心来去好好听一首名曲,也不会安静地思索自己的人生。
我振振有词地告诉自己:看来听音乐需要有主导方向,我一定要在这个课堂上并且有这个责任让他们明确听音乐的方式和方法。
学期临近结束,每个人需要交一篇音乐赏析的评论作为平时的成绩,我从大多数网络复制评论中,突然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我特别想以一段高大上的古典音乐开始这篇评论,可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时间、有机会、有钱去听一场真正的音乐会,也并非所有人都会从小接触钢琴、大提琴、二胡等各类乐器,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打开播放器,看看排行榜,或者喜欢的歌手是否出了新歌,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那一类,会不会在无聊的时候跟着哼唱,这就是我们和音乐有关的生活。我喜欢听这些歌曲、唱这些歌曲是因为这些歌曲被人们倾听,被人们理解,所以它的意义在于可以从生活中得到最好的诠释。如果让我去赏析一首曲子,我印象很深的,就是第一节课你在同学手机列表中发现的那首让大家哄堂大笑的《我的一个道姑朋友》,我对这首曲子很有兴趣,也很喜欢。”
这篇作为作业上交的音乐评论让我感到深深的自责而又有些难过。自责的是,我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的确,作为钢琴专业的我已习惯了去讨论音乐,去聆听音乐,去感受各种音乐会和现场,可是我们的身边的确也有着一大部分没有机缘和音乐近距离接触的人,他们不是不想听,而且缺少环境和机会。难过的是,如果“选择”是一条路的话,也许他们从来没有选择过就被隔离在了真正的音乐之外。听音乐需要环境,更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当他们理解了这段音乐的由来,故事的背景,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好奇与探索,而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共鸣和抒发,更不是打发时光。也许一次偶然的接触和尝试,会改变古典音乐高大尚、很难听懂的想法。
在后来批改的很多篇论文里,我发现了大家真的开始意识到,不管是哪一类音乐,更多的不是听,而是思考和想。其实,听懂音乐有很多个“门”,无论哪个门都可以选择,关键的是真正发现这个“门”,愿意站在门前推门进去。作为教师,最关键的是如何从他们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角度出发,带领他们发现这个“门”。音乐专业人士对于听音乐并没有多少特权,可能在技术上会略懂一二,但是在领略这门艺术的精粹,感受人生的悲喜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杨燕迪在《何谓“懂”音乐》中说:“有时,站在音乐门外的有识之士由于干脆不懂音乐的纯技术性机关,反而越过了这一障碍,用赤子之心,或用姊妹艺术的心得直接面对音乐的精神实质。音乐使他们战栗,让他们狂喜,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音乐虽说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但它又是最感官化的一门艺术,一旦音乐响起,它就绕开了我们的理智,拨动我们的神经,并直逼我们的内心。所以,文盲不可能成为文学爱好者,但不会弹唱的音盲却可以是个乐迷。”
正因为此,我们才需要去掉各种条条框框,引导并尊重愿意接受音乐的人,在敬畏尊重各类音乐的前提下,选择你之所选,也许一句歌词,一段旋律就记下了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一刻,它可能不会立刻改变什么,但它转移了你悲伤的视线,温暖了你内心的寒冰,坚定了你梦想的信念。
参考文献:
[1]杨燕迪.何谓懂音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