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反思

2018-11-10 13:52王文军
关键词:教学对策反思语文教学

王文军

【摘要】 针对语文教学现存困难,分析原因,提出注重“语文教学的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教学不应只局限在课堂:语文教学的本,不应只有教材;语文教学的魂,应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思想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的形式应该是丰富的、变化的,而观、品、议、践、写五步教学会让语文教学走出困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现存困难 教学对策 语文教学的魂 反思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8-004-01

0

一、语文教学中的困境

中学语文新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不少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听、说、读、写能力差。面对现状,语文教学困难重重。当然,不少的语文老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以教师为中心”,体现不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重知识技巧的教学,轻能力形成过程的教学;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重基础知识的强化,轻指导课外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学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境地,语文教学并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中的困境的反思

所以,采取什么对策使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突出特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个性发展打好基础,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呢?我认为,以人为本是当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修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也要在培養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探索新途径。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要注意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教学、展示才能、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做到学以致用。

三、走出语文教学困境的策略

1.转变方式是关键

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讲了两千多年,“启发式”教学早已写进了语文教学大纲,可是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落实。

2. 日积月累是本位

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这好像成了教师们的思维定式:不依据课堂教学进行的语文是不正规的,是难以接受的,是“异端”。其实,在语文教学方面,有很多新的思想、方法、经验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如“活动”式教学形式、“研究”式教学形式、“大语文”教学观点等。这些教学改革无不充溢着蓬勃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是语文教学适应21世纪自我改革的必然结果。所以,语文教学的功夫在课外。这也是语文的工具性和实践性决定的。所以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狭窄的课堂之内。据上,我以为语文教学的本,不应只有教材。而时代的进步使原来单一的教材阅读发展为多元化阅读:课外读物,影视传媒,活动体验等都是阅读的很好方式。

3. “语文教学的魂”是主线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错误地将语文教学格式化,很多语文前辈都批评过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起码的尊重,我也十分赞同这一观点。我认为“语文教学的魂”应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思想和积极地人生态度。没有魂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教育,但是简单地把解决答题技能作为语文教学的魂则是对语文的亵渎和对学生的一生的贻误。所以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搭建文化平台,这同时也是语文教师的义务。

搭建文化平台是需要文化精神的。这就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平庸语文课是因为语文教师缺乏那么一点精神风骨。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点:精神引导语言。一个苍茫独立的人与一个慷慨激昂的人会有不同的语言流,一个委琐阴暗的心灵与一个敢爱敢憎的品德也有他们所各自熟悉的词汇。我想说的是,一个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该表现出对文化精神的较高需求,这样最起码会使他在语文课堂上有更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所以我们更重要的是去极力发现作品中的文化精神,去激情发挥自己的个性精神,去尽力鼓动学生的主动融入和热情参与。

4.五步教学法是策略

语文教学的形式应该是丰富的,变化的,所以任何一种形式只能是优秀传统形式的丰富,绝不否定。但以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任何一种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并发展下去的可能性。基于此我设想了“观——品——议——践——写”教学方式,期望能以此达到,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系统地认识并接受良好道德品质,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观——观看影视作品,品——品读大家经典,议——交流阅读感受,践——主题活动践行,写——梳理活动感受。

四、总结

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对我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体系、教学结构、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法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全面地“吃透”学生的情况,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才能选择最佳策略,积极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同时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教学目标才能顺利达成。

[ 参 考 文 献 ]

[1]臧动.语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研究,2015.

[2]王瑜,张涛.语文教学的步入的盲区[J].教育科学,2016.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反思语文教学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