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华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承担国家发展的储备力量。本文立足于幼儿教学实际,从“角色扮演游戏”“体育活动游戏”“认知感悟游戏”三个方面入手,围绕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巧妙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渗透展开了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游戏教学 安全意识 角色扮演游戏 体育活动游戏 认知感悟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03-01
幼儿由于实际年龄较小,尚未形成足够的安全意识,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为其阳光成长带来了些许阻碍。也正因为如此,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刻不容缓,且势在必行。游戏具备生动活泼、趣味性十足的特点,能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兴趣的同时润物细无声般地对其进行安全意识的巧妙渗透。以下,我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就两者的有效融合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渗透安全教育
“過家家”是幼儿较为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他们热衷于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不同的对话,并乐此不疲。由幼儿的这一主观心理特点出发,我认为我们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安全教育内容适当引入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在揣摩不同角色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领悟应当掌握的安全知识。
对此,我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了积极实践,效果异常良好。如,某次我就特意带领班里的孩子进行了“自己在家 有人敲门”的角色扮演活动。其中,一名幼儿本色出演独自在家的孩子,一名孩子扮演前来敲门的陌生人,另外一名孩子则扮演外出的妈妈。咚咚咚,有人在敲门,独自在家的孩子隔着门大声询问“你是谁呀?”门外,敲门的陌生人回答道“我是给你送披萨的,你妈妈帮你定了披萨”。听到送来了好吃的披萨,孩子本想马上就打开门,但是想了想,还是决定给自己的妈妈打个电话“喂,妈妈,是你帮我定的披萨吗?”可是,电话那边的妈妈却回答说“不是的,宝宝,妈妈没有给你定披萨,是不是有陌生人敲门呀,你千万不能给他开门”。挂了电话之后,孩子对着门外大声的喊道“你这个骗子,我妈妈根本就没有给我定披萨,你赶紧走,不然我就给警察叔叔打电话了”。敲门的陌生人看到孩子这么轻松便识破了他的诡计,只能灰溜溜地走了。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幼儿们仿佛真正置身于危险的境地,感知着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如此一来,其对“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知识便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与体验,而这显然要比教师单纯的用语言灌输“大家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要更具效果。
二、在体育活动游戏中渗透安全教育
幼儿阶段的孩子活蹦乱跳,爱玩爱闹,倾向于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鉴于此,我认为我们幼儿教师可以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些许安全知识,这样,既迎合了幼儿的主观需求,同时又巧妙进行了安全教育,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我自身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如,在带领幼儿玩投沙包这一体育游戏时,我便会着重向他们讲解丢沙包时应当格外注意的安全事项:丢沙包的时候不能直接朝着小伙伴们的身上扔去,而应该朝着他们的脚下扔去,这样就能避免沙包砸伤其他小朋友的情况。又如,在组织幼儿玩滑梯的过程中,我就会有意识地向他们讲解以下安全知识:玩滑梯时应该屁股挨着滑梯往下滑,不能趴在滑梯上往下滑;在其他小朋友滑滑梯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在后面推他们,这样很容易把他们推离出滑梯,导致他们摔伤或划伤。再如,在带领幼儿玩篮球的过程中,我就会告诉他们篮球主要是用来拍或者投篮的,不能扔过来仍过去,这样既不符合篮球的运动规律,也很有可能砸伤其他小朋友……每进行一次体育活动游戏,我便会结合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一番安全教育,积少成多,幼儿们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很好地培养。这充分证明了在体育活动游戏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切实可行性。
三、在认知感悟游戏中渗透安全教育
幼儿游戏多种多样,既包括上面所提到的角色扮演、体育活动等动态的游戏形式,还包括唱儿歌、听故事、做手工等静态的游戏形式。大量的教育实践也表明,以认知感悟为主的静态游戏同样是对幼儿巧妙渗透安全教育的一大有力载体。
如,某次,我便教给了幼儿《红 黄 绿》三兄弟的交通安全歌谣:红 黄 绿,三兄弟。站在路口真卖力。红哥哥,瞪眼睛,告诉行人马上停;黄弟弟,眨眼睛,告诉我们慢慢行;绿弟弟,亮眼睛,告诉我们快快行!该歌谣语言直白、简单,旋律朗朗上口,几遍之后,幼儿们很快便能有模有样的跟着我一起朗读了。在此基础上,我趁势又向他们科普了过马路时遵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交通准则。如此一来,幼儿不仅得以深刻理解了正确过马路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内心还得以真正树立起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
总而言之,由幼儿实际年龄小、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的现状出发,我们幼儿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对其进行安全教育的巧妙渗透。游戏具备多重特点,能轻松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而这显然为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并理解教师所传递的安全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上仅是我个人关于在游戏中有效渗透安全意识教育的些许个人认识,旨在于抛砖引玉,诱发更多同仁的教学情感共鸣,进而真正引导幼儿的安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