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芸
摘要:实验是生物课堂的重要构成,可以让生物教学脱离死板的讲解,课堂或变得生动而具有趣味性,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还能将复杂的生物知识形象化和直观化,学生对生物知识认知能力会增强,理解难度会下降,可以全面掌握生物知识,学会举一反三。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提高效率是关键,教师要结合生物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认知兴趣,有针对性的开展实验教学。本篇文章分析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足之处,并且提供了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仅供初中生物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學;有效性;策略
引言:
生物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生物奥妙和本质,能够运用生物知识去解释生物现象,对于促进生存能力提升来说意义重大。生物学科不可能脱离实验独立存在,实验是生物研究的基础,初中生物教学提高有效性重要意义,不但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倾向,还有助于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所以生物学科要重视实验教学,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特点,有目的性的开展实验教学,保证生物实验教学付出时间和效益成正比。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能只是教师演示,而是要增加探究性实验,在动手实践中还要思考和探究,了解生物知识本质,理解会上升一个层次,能运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或者是处理生活中遇到问题,这样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目的,也是生物教学的根本任务。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足之处
初中生物教学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教师知道实验教学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忽视实验教学,课堂是用来讲解知识的,生物实验教学安排少,学生的科学素养很难提升,实验的动手能力差,对于生物知识在表面上,导致生物实验教学失去有效性。生物实验教学以演示性实验为主,在实验中过于重视知识传授,没有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忽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导致生物实验教学付出了很长时间,但是实际的收效甚微,与付出严重不符,生物实验教学整体效率低。生物实验教学需要仪器和实验物品,同时还要在实验室中进行,由于生物在初中不属于主课,学校对于生物实验经费投入少,常常出现教师想要学生动手实践,但是条件却不能达到,所以只能通过讲解实验或者演示实验的方法,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无法提高。任何实验都有标准流程,一旦改变了实验步骤,就会影响到实验结果,还潜藏着危险因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重视原理和步骤讲解,为了节省实验时间,留出更多讲解时间,总是急于让学生动手实验,大部分学生抱着完成任务思想,在实验中不会去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在生物实验中未能得到锻炼。
二、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实验中去,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亲身体验和近距离观察实验想象,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会更加全面和深刻,灵活运用生物知识能力会提高。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会被神奇的实验现象所感染,体会到生物实验的魅力,学生自觉性倾向会变强,会一边动手一边思考,实验探究意识会被激发出来,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学生在做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会熟悉实验的步骤,掌握生物实验方法,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明白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有助于科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初中生物教学要重视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究,提出具有启发性问题,让生物实验成为学科探究平台。
(二)让学生准备实验材料
初中生物教学在满足实验仪器要求的情况下,还要有实验材料,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会准备好材料,学生在课堂中只需要动手就可以,实验的参与感不够强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将一些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交给学生,比如在观察蚯蚓实验中,教师要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周末在周末去寻找蚯蚓,然后观察蚯蚓,设置观察任务,蚯蚓外形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蚯蚓适应陆地生活特点,通过实验观察和一步一步启发,使得学生明白陆生动物适用生活所要解决问题。
(三)加强生物实验与生活联系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教师要设立生物兴趣组,实验室要为学生开放,并且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和材料,让学生根据学习的生物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比如在学习“调查周边环境生物”内容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自主选择调查对象,设计调查表,最终完成调查任务,意识到生物知识就在身边,会用生物知识服务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目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基础,不但增强生物课堂趣味性,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要加强和生活联系,为学生提供生物实验条件,组织探究性实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於琳雅. 初中生物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8.
[2] 刘薇. 探究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3] 何平.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 亚太教育, 2016(34):57-57.
[4] 李炉淋. 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及其策略[J]. 考试周刊, 2016(61):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