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杰
教师要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有效活动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一、以“核心素养”为基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我们以“小组合作”为载体,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为切入点,丰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使学生学会批判质疑、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同时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完善人格、自我管理等习惯,使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开展“一班两部管理”和“小班会”活动,实现自我管理和合作学习的目标。
“一班两部”即一个教学班两套学生干部,按学习成绩、性别、城乡等项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班,通过对学习、纪律、生活等内容的评比,引入竞争机制;民主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积分评价指标”,从课堂展示、质疑答惑、问题评价到编题难易、纪律作业等由任课教师或其他小组当堂进行评价,评价效果实行分数等级制度。
我们组织每天“小班会”相互评比、相互竞赛、自主管理,营造比学赶帮氛围,通过小班会总结發现身边的感动,讲述身边的故事,树立身边的榜样,发现自身的不足,查找今天的差距,讨论解决的办法,每月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积分评价指标”评选出标兵。
二、对比实验效果显著
2014年秋期,我们分别在西峡县城区中小学校、五里桥镇中小学校等乡镇对比实验。据统计,实验班平均成绩高于对比班10分以上。
中小学校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实验表明,一个学期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班5-7分。一年后有实验班比对照班成绩高出10-13分,这就充分说明了实验效果显著,可以在全县各学段推广应用。
三、实施系列策略,推进县域课改
县域内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同时推广应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智慧和策略,通过研究和实验,我们探索出一体化系列策略。
1.实施“三推进”策略
区域推进 县域全面推进“小组合作学习”,采取“小步试、大步走、联片教研滚动发展”的策略,先在各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初中和县一高为实验学校选一批骨干教师进行试验,取得成效后,分批次向农村乡镇中小学辐射,形成试验片区。最后由试验片区向全县中小学推广延伸,最终实现全覆盖的目标。
整体推进 教育是个有机链条,不能掉环。县域各学段推广“小组合作学习”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基础年级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小学到初中、高中只有持续不断地推广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在全县各学段全面铺开;学生在不同学段应用合作学习,到高中已经形成习惯,这样为整体提升县域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合力推进 推广教研成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区域推进、整体推进,必须集各方之力。县教研室挂帅,以中心校为主导,以各中小学校为主体,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形成集县教体局、乡镇中心学校、中小学校、广大教师及学生家长等为一体的强大合力,为全县顺利推进课程改革提供坚实保障。
2.多措并举,加大推广力度
(1)“督”字当头——随机巡课察看实情。为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在各校应用的情况,采取听、看、访、谈等方式,全方位察看学校的真实工作状况;及时向学校和教师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问题反馈不过夜,问题解决不隔周。
(2)用活“松”字——鼓励学校自主尝试。在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措施的过程中,县教研部门只提出工作思路和要求,乡镇、学校依据各自的实际制订出实施细则,调动基层学校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制订符合实际的制度和细则。
(3)强化“研”字——交流反思提升水平。县、乡、校层层举办旨在提升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水平的教学培训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进行示范引领;开展教师赛课、领导赛课、窗口学校评选、星级教师评选等活动,通过表彰奖励有效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水平。
(4)落实“帮”字——结对帮扶均衡发展。组织课改先进学校、窗口学校、平原学校帮扶课改落后学校、边远学校、山区学校。
(5)多用“赛”字——开展“竞技”互相提高。县域中小学校每学期开展“星光大道”式的赛课活动,所有教师、校领导分轮登台参加课堂技能大赛。
3.教师“三过关”,打好推进基础
教师培训过关:开学的第一周为全员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周。县域分学科划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理论与操作方法的培训,各乡镇各学校教师的参培率达到100%;采取现场书面测试的方法加以考核,不及格的再次接受培训。
课堂落实过关:每学年初的第一个月为“小组合作”教学课堂落实月。乡镇中心校组织业务骨干深入课堂,对上岗教师的常态课进行逐人听评,要求每位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在85分以上。
教研活动过关:每学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专题教研。从县教研部门、乡镇中心校到各学校教务处、学科教研组等,都要开展教研活动,以教研沙龙、课堂竞赛、教学观摩、乡镇交流为载体,做到全期教研主题鲜明、切中实际、序列化、小课题、深探讨。
4.构建中小学管理评价体系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科学实用的管理评价体系是保障课改达到“坚持、深化、升华”目标的关键。为此我们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
按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分别出台评估细则,重点评估乡镇中心学校对其辖区内学校的督导管理效能,以及中小学校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常规落实和学生全面发展情况,明确了各部门的目标与职责。
通过“三推进”等策略,县域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在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推广应用,提升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为全县中小学提供了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实施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今后,我们要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丰富完善县域推进课改的策略,为县域推进高效课堂继续砥砺前行。
(责 编 欣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