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灵勇
课前预习是教学整体流程中重要的一环。但纵观预习的现状,成效低下确是不争的事实。其突出表现为:一是预习方法指导欠缺,事倍功半;二是预习任务的布置,广而宽泛;三是预习与课堂教学,完全脱离。要发挥好预习在提升教学实效中的作用,教师应树立“师退生进”的理念,从方法到内容等诸方面加以改进,并树立从预习到学习到教学的整体意识,以使“学导式”生本课堂真正落地。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方法辅导,指导学生:边读边画,整体了解新知;边读边思,理解消化知识;边读边疑,思考发现问题;边练边测,检验发现不足。根据不同的预习内容,预习方法进行灵活变通。预习的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预习中通过多形式的有效阅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内涵,教师应努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数学概念的方法和技巧。
★圈画批注阅读。预习时要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用横线、波浪线等画出重点词语。促使学生养成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提高阅读实效。
★咬文嚼字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概念中的重点、关键词句进行阅读,促进概念的深入理解。
★对比联系阅读。数学概念间环环相扣,预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对比性阅读,在阅读中分析、理解概念间的异同点,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
★列举事例阅读。抽象的数学概念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概念的原型。预习中,通过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来形象地理解概念。
如预习《认识长方体》一课时,笔者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作业,见表1。
表1 《认识长方体》阅读单
续表
尝试迁移法就是让学生自学后进行迁移运用,在应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发展。[1]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运用于计算课的预习。教材中很多计算课都安排了例题,预习时要让学生先看例题的计算方法,思考例题的旁注,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后,初步掌握计算的方法。再让学生想一想不同的解题方法,和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并达到算法的优化,进而总结算法。最后进行迁移练习,检验自己的预习效果,总结在尝试中碰到的问题,明确在课堂中需要解决的疑惑。
如预习《小数除以小数》一课时,笔者布置了以下预习单。
表2 《小数除以小数》预习单
调查统计法就是让学生课前展开调查,收集、整理相关的材料,重视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用在统计与概率类这一教学内容或综合实践类教学内容比较普遍。布置预习任务时要侧重让学生去收集、整理自己感兴趣的数据,体验统计过程,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具体的实践调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表3 《数字编码》预习单
教师创建学生自学视频。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单,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回到课堂上,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生生互动协作评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例如《图形的旋转》一课,课前,教师精心制作微课视频供学生自学。“课前学习任务单”设计了以下自学探究性问题:
1.旋转的中心是什么?
2.旋转的方向怎么判断?
3.小棒怎样绕中心点旋转90度?
4.怎样判断小棒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旋转,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三要素的认识不构成难点。但学生独立作业时不能清晰地认识到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按角度旋转前后的联系。所以,会描述并画出旋转变化后的图形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课前,学生通过微课自学,侧重感知旋转的中心点、方向和角度“三要素”。课中,腾出足够的时间探究“旋转变化后的图形”教学难点,教师让学生动手画图,采用三根小棒将三角形旋转的过程进行慢动作分解演示,帮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图形的旋转变化,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有步骤地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将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
对预习经验欠缺的小学生,教师要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使学生能有法可依,在不知不觉中学有所思,思有所获。
为了方便学生的预习,我们设计出了预习卡来帮助学生进行预习。例如《认识分数》一课,见下图。
有了这样的预习卡,指导学生预习就有了方向,有了抓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有了着落。坚持通过这样直观、可操作性的预习卡指导,学生的预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预习的质量也有了很好的保证。
如预习《倒数的认识》一课,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预习要求,见下图。
★级(要求全体学生完成)1.自学教材,理解倒数的意义。2.找出几个数的倒数。★★级(要求有余力的学生完成)1.归纳出真分数、带分数、整数、小数以及特殊整数“1”的求倒数的方法。2.思考:0为什么没有倒数。★★★级(挑战题)1.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是假分数吗?2.假分数的倒数一定是真分数吗?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说明原因。
通过分层设计预习要求,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布置不同形式的预习要求,让预习变得生动有趣、扎实有效。
如教学《结绳计数》《圆周率,数学阅读课》《正、负数》等具有数学史料的课时,可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有关的历史。教学《生活中的百分数》时,可让学生做个小调查:通过上网、向家长咨询、到银行实地采访等途径,了解利率中的百分数,记录在表中。教学《简便计算的整理与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考试卷、作业纸、《课堂乐园》等学习材料,收集典型错题,整理错误类型,总结简算的方法。教学《认识长方体》时,让学生自主动手制作学具,并思考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布置形式多样的预习,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快乐地进行预习。
预习题目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开放性,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思维过程留有足够的空间。如预习《认识长方体》一课时,先预习长方体的相关概念,然后教师布置学生制作以下尺寸的长方形各6张。并从下面的长方形中选择合适的尺寸拼一拼长方体。你能想出几种方案?(单位:厘米)
方案一:
A需要( )张,B需要( )张,C需要()张,D需要()张。
方案二:
A需要( )张,B需要( )张,C需要()张,D需要()张。
方案三:
A需要( )张,B需要( )张,C需要()张,D需要()张。
通过课前拼长方体的活动,初步感知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课堂上重点讨论怎样选择四种类型的长方形可以搭成长方体。课堂教学中以“面”切入新课,重点围绕面、棱、顶点的特征进行讨论,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学习效果显著。
预习先行后的课堂教学如何组织?这是对教师的一大挑战。最初,开始上课,师提问: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接着问:在预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或还想知道什么?通过这样的两个大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积极性很高,针对学生出现的真实问题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但每天这样上,又觉得单调呆板,学生积极性下降。于是笔者不断地进行探索,打开了思路,在预习展示方面有了重大的飞跃,实现预习与课堂相融,演绎精彩课堂。
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预习成果的平台,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展示预习成果,为其提供表现的机会。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预习展示环节,我们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1)初步反馈预习成果
导入:今天这节课,咱们要一起研究一类很特别的数——(板书:分数)。
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再次反馈预习成果
共同得出:平均分
预习展示形式因人、因课而异,通过不同形式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率。
预习展示的形式不仅要多样,还要新颖。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数字编码》时笔者这样引入:
(1)引入身份证号码
师:同学们,知道我是谁吗?
师:如果在百度上输入我的名字,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1000多条(课件)。
师:现在老师选取了其中的4条(课件),请你判断,都是关于我的信息吗?
生:第3、第4条很有可能。
课件出示身份证号码,现在能确定了吗?
(2)比较中初步认识身份证号码的信息
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生汇报,请其他学生补充)
引导学生认识出生日期码和地址码。
(3)身份证里的其他信息
师:从这个身份证号码里面还可以看出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认识性别码、顺序码、校验码的一些知识。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情感的素材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浓厚的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创设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趣”中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用好“预习单”能充分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为新课教学提供有价值的素材,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预习单”完成的情况做有针对性的反馈。
如《认识长方体》一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预习单,课中挑重点进行反馈。以下列举交流“面”“棱”“顶点”数量及数法的片段。
师:大家已经预习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数量。看,觉得大家表现怎么样?
数一数,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题号全对人数题号全对人数6个面32人6个面39人12条棱12条棱33人8个顶点8个顶点39人
生:通过预习,“面”和“顶点”绝大多数同学都数对了,“棱”比较欠缺!是我们继续学习的重点。
师:有些同学数面、顶点、棱的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想一想,下面哪些方法能看懂?哪些方法不能看懂?哪里不懂?
以上基于学生预习反馈展开教学。从学生呈现的不同方法中可以发现,通过预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探索方法,并不断优化方法,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如生(6)(优等生)预习后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精彩作品。
生(6):我是这么想的,每个面上都有4条棱,6个面共24条棱,但每2个面相交都形成1条棱,数了两次,所以最后要除以2就是12条棱。再看顶点,每个面上都有4个顶点,6个面有24个顶点。再看,3个面相交在一起就形成了1个顶点,每个顶点数了三次,所以要除以3共有8个顶点。
预习后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师在课堂上“精讲”,有充足时间进行拓展延伸,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高质。
受教材内容难易度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影响,一些教学内容尽管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但仍处于未知或一知半解、模糊的状态,特别是对一些抽象的知识和数学化的语言。教师应准确抓住学生预习中的“疑点”,组织学生通过讨论交流,适时点拨,从而达到指点迷津的目的。
例如《比的应用》一课,学生之前已经对本课内容进行了预习。上课时,课件出示以下信息。
王浩天同学暑假出门旅游,汽车行驶时间和行程记录:上午行驶3小时—下午行驶2小时—上午行程240千米—下午行程180千米。你能写出哪些比?
生1:上午、下午的时间比,3∶2。
生2:上午时间和路程的比,3∶240。
生3:下午时间和路程的比,2∶180。
生4:上午路程和下午路程的比,240∶180。
生5:下午路程和上午时间的比,180∶3。
生6:上午路程和下午时间的比,240∶2。
师:这6位同学写的对吗?
生7:对的,每个数都是对应的。
生8:对是对的,但是第5、第6种生活中用不到。
生9:我认为第5、第6种不对,比出来没有意义。
生10:我认为是对的……
看来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了表面,他们只是在“识别外形—模仿写法—套用写法”层面,并没有真正懂得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特别是对第5、第6种方法学生更是不明白,认识模糊不清。这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比是根据什么得来的?下午路程和上午时间有相除关系吗?上午路程和下午时间有相除关系吗?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从“数”转移至“量”进行辨别,思辨两个量的可比性和比的现实意义,逐步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当两个相关联的量具有相除关系的时候,才可以称为两个量的比,从比的实际意义来理解可比性。采用渐进式的质辩,理解比的外延“两个量的可比性”。
以上过程中,学生在模糊、不懂时,教师起了指点迷津的作用,在学生矛盾与困惑时,教师给了学生一个合适的台阶,激发了学生探求、寻找真理的欲望。
总之,预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闪动智慧的火花,放飞个性的潜能,更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我们坚定不移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努力开拓“学导式”生本课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