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8-11-06 12:16宋晓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七氟醚结肠癌黏度

宋晓华

作者单位:466600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人民医院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其中结肠癌约占消化道肿瘤的23.8%,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根治,效果值得肯定。但是由于结肠癌患者多为老年人群,其身体各机能均明显下降,心血管系统功能低下,血流处于高凝、高黏状态[2],容易发生血栓。并且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多方面因素导致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欠佳。不同的麻醉药物及给药方式对患者机体的刺激不同,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有不同影响。因此,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需行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采用七氟醚或丙泊酚麻醉,观察药物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需行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98例,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龄61~77岁,平均(67.25±8.64)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平均年龄(67.88±8.35)岁,平均体质量(61.26±10.83)kg,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3],Ⅰ级33例,Ⅱ级16例;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67.02±8.85)岁,平均体质量(60.90±10.76)kg,ASA分级Ⅰ级32例,Ⅱ级17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及ASA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结肠癌;②均为初次行手术切除术;③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②有血液系统疾病史者;③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④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⑤癌症有远处转移者[4]。

1.3 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3~0.4μg/kg麻醉诱导,应用Nacotrend监护仪监测麻醉深度,观察记录NT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1~2mg/kg静注,患者入睡后,给予罗库溴铵静注,当NT值达D2或 E0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用2~5μg·kg-1·min-1丙泊酚和 0.1~0.3μg·kg-1·min-1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8%七氟醚,氧流量5L/min,患者入睡后,降低浓度至5%,氧流量为1L/min,给予罗库溴铵静注,当NT值达D2或 E0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用2%~5% 七氟醚和 0.1~0.3μg·kg-1·min-1瑞芬太尼维持麻醉。

1.4 观察指标 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30min(T1)、手术结束(T2)和进麻醉恢复室30min(T3),检查患者低、中、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黏度;②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测:记录患者T0、T1、T2、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③免疫功能的检测: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检查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亚群 CD4+、CD8+含量,并计算 CD4+/CD8+。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两组患者组内比较,T1期和T2期的低、中、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黏度均低于T0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3期各指标与T0期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各时间段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血液流变学的变化(±s,mPa·s)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血液流变学的变化(±s,mPa·s)

注:与组内T0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高切全血黏度 中切全血黏度 低切全血黏度 红细胞变形指数 红细胞聚集指数 血浆黏度对照组 T0 5.98±0.20 6.86±0.23 11.52±0.56 0.75±0.12 8.68±0.29 1.75±0.15(n=49) T1 5.42±0.18* 6.10±0.19* 10.06±0.49* 0.68±0.09* 7.96±0.23* 1.53±0.09*T2 5.69±0.15* 6.35±0.16* 10.85±0.52* 0.70±0.11* 8.26±0.25* 1.64±0.11*T3 5.92±0.19 6.79±0.20 11.45±0.55 0.74±0.12 8.66±0.28 1.73±0.14观察组 T0 6.02±0.21 6.90±0.22 11.48±0.55 0.77±0.12 8.71±0.28 1.74±0.14(n=49) T1 5.45±0.17* 6.08±0.17* 9.97±0.44* 0.70±0.09* 7.88±0.21* 1.55±0.12*T2 5.71±0.14* 6.35±0.15* 10.54±0.50* 0.72±0.10* 8.32±0.24* 1.65±0.10*T3 5.97±0.20 6.86±0.22 11.46±0.52 0.76±0.11 8.67±0.25 1.73±0.13

2.2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对照组内 T1、 T2、T3期MAP、CVP均低于 T0期,T1、 T2、T3期HR均高于T0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 T1、 T2 期 MAP、CVP 均低于 T0期,T1、 T2期HR均高于T0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期MAP、CVP和HR与T0期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 T1、T2、T3期的MAP、CVP高于同时期对照组,T1、T2、T3期HR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s)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s)

注:与组内T0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MAP(mmHg) HR(次/min) CVP(cmH2O)对照组 T0 83.24±8.20 72.34±7.26 9.45±2.27(n=49) T1 74.88±6.92* 76.65±8.25* 7.12±1.86*T2 77.17±6.16* 75.11±8.84* 8.52±1.82*T3 80.39±8.96* 73.55±8.13* 9.30±2.14*观察组 T0 82.93±8.35 72.16±7.10 9.53±2.31(n=49) T1 77.24±6.87*# 74.20±6.42*# 8.36±1.92*#T2 79.56±6.22*# 73.95±6.77*# 9.09±1.85*#T3 82.32±8.52# 72.44±7.35# 9.48±2.09#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 CD4+、CD8+、NK均降低,CD4+/CD8+升高,观察组 CD4+、CD8+、NK高于对照组,CD4+/CD8+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s)

注:与组内手术前比较,*P<0.05;与手术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CD4+(%) CD8+(%) CD4+/CD8+ NK(%)对照组(n=49)手术前 39.22±5.36 30.84±3.49 1.30±0.13 35.21±5.84手术后 33.58±4.21*22.25±2.67*1.56±0.15*27.12±4.76*观察组(n=49)手术前 38.97±5.45 31.01±3.58 1.33±0.13 35.56±5.85手术后 36.84±5.27*#26.33±2.97*#1.40±0.14*#32.89±5.12*#

3 讨论

正常的血液流变性是人体组织器官正常代谢活动的重要基础,可以使血液灌注稳定有效[5]。大量研究[6~8]表明,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血液处于高凝、高黏的状态,在受到手术刺激时,会导致血液黏度升高,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其作用机制是患者自身血液高凝,再加上手术创伤的作用,使体内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并促进游离脂肪酸的形成,从而降低血液中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使血液黏度大幅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明显升高。而在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可以抑制大脑皮层的投射系统,抑制疼痛刺激的神经反射,减少儿茶酚胺的分泌,降低血液黏度。

研究表明[9],老年结肠癌患者普遍免疫功能较低,可能是由于年龄增大,免疫系统衰弱,加上肿瘤的刺激,产生免疫抑制因子,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结肠癌根治术是外科大手术之一,对患者刺激较大,有研究[10]显示,手术和麻醉都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改善手术造成的免疫抑制,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丙泊酚是一类短效全身麻醉的常用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可以迅速分布,患者短时间内即可入睡,麻醉效果好,并且患者恢复迅速[11]。但是其对循环系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用后患者血压明显降低,而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会影响手术效果。七氟醚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吸入麻醉药物,现代药理研究[12]证实,较低浓度的七氟醚面罩吸入,就可以使患者迅速丧失意识,而且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小,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对气道的刺激也小,减少了呼吸道分泌物的形成,肌松效果强,术中无需追加肌松剂。

本研究两组患者组内比较,T1期和T2期的低、中、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黏度均低于T0期(P<0.05),而两组间各时间段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七氟醚和丙泊酚都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疼痛反应,使患者血管舒张,从而减少血管阻力,使血液黏度降低,降低血栓形成风险。观察组患者T1、 T2、T3期的MAP、CVP高于同时期对照组,T1、 T2、T3期HR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提示麻醉药物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七氟醚的稳定作用要优于丙泊酚,抑制作用更弱,可以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这与董彦鹏等[13]研究一致。有学者[14]指出,七氟醚还具有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但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是机体对肿瘤细胞的主要防御细胞。CD4+和CD8+是T淋巴细胞亚群重要成分,CD4+主要参与免疫应答,CD8+起细胞毒性作用,CD4+/CD8+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NK细胞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手术后,两组CD4+、CD8+、NK均降低,CD4+/CD8+升高,观察组CD4+、CD8+、NK 高于对照组,CD4+/CD8+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七氟醚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免疫抑制作用较小,促进免疫调节,使活化的T细胞减少,从而调节体内免疫功能[15]。

综上所述,对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七氟醚或丙泊酚麻醉,均能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但是七氟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保护心血管系统,而且能够改善手术中的免疫抑制,是理想的麻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七氟醚结肠癌黏度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七氟醚麻醉对患儿发育期大脑的损伤及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血黏度高怎么办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