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对策研究

2018-11-05 09:50林德明
考试周刊 2018年89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农村小学问题

摘 要: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普遍比较落后,尽管在新课改的呼吁之下,教学方式有所改善,但是作业设计,仍旧是农村小学教师所忽略的一个薄弱教学环节。本文通过文献阅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阐述农村小学教学设计的问题、原因、对策,以期能够为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原因;对策;研究

一、 引言

在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环境远远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更是存在财匮力绌的问题。而作业设计,在农村小学当中,往往以习题、抄写、背诵为主,具有机械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从作业设计的教学环节入手,从特殊现象到普通现象,综合论述这一题材。

二、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 以练习题为主,形式机械化

“应试”的思想在农村小学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而类型题目的反复训练则是在短期之内最为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应试技能的方法。由此,习题解答,是倍受农村小学教师青睐的作业设计形式之一。在习题解答过程中,小学生只是简单地套用既定的理论。甚至一种类型习题经过反复地演算,学生无须经过思维便可解答。这种机械训练模式,学生的思维会产生定势而难以突破自我,难以革故鼎新。同时习题的枯燥演算,在学生眼中,数学与生活如同平行线,找不到交集之处。而学生也很难对数学的学习提起兴趣,这与先进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其实,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通的、丰富多彩的学科。忽略学生数学的生活应用能力的培养,只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陷入一个死胡同,而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会因此而丧失。

(二) 作业目标模糊、实效性差

农村小学的数学作业设计,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学生的数学素养截然不同,其所表现的能力、思维也不在同一水平。教师却笼統地设计作业,没有将学生的能力范畴列入考虑当中。这种作业形式往往具有同题、同量的特点。学生却由于自身的基础、能力而产生不同的作业表现。数学程度高的学生会由于题目的难度过低,而沾沾自喜,不寻求更高层次的突破。而后进生面对难度过高的作业则会心生畏惧,久而久之,会更加抵触作业。除此之外,农村小学数学的作业实效性差。数学作业需要具备及时巩固、延伸的作用。而农村数学的作业设计的时效性不强,自然也达不到实效性的效果。往往一节课下来,需要学生内化的知识,得不到学生最有时效的反馈。这样的教学形式也无法发挥作业的教学功能,让作业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三、 造成农村小学数学作业问题的原因

(一) 教师方面的原因分析

在目前,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教育领域迎来了一番新景象。而农村,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教师无法接受更为先进的继续学习。教师对先进教学形式尚且存在着许多疑惑,而对教材的解读也不够深入。教师普遍不敢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农村数学教师依旧沿袭旧的一套教学方式。在作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上,教师更是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往往会订制一套习题。至于习题的适应性、时效性如何,则容易被教师忽略。处于这样的教学环境,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薄弱,而创新思维更是无法被激发。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农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学习时,视野显得狭隘,数学素养也较低,而实践操作能力更是显得差强人意。

(二) 客观存在的原因分析

首先,农村小学生的学前教育差距明显,这导致了一个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思想、能力也截然不同。其次,学校硬性设备的不足,而教师无法系统、科学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因此,作业的设计笼统,不具客观性。再者,教师以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反复练习,而习题的来源处则是专家、特级教师等等。专家对习题的设计面对的是全国范围的学生,是专家所处地区的学生,因此这些习题并不一定适用于农村小学生。

四、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对策研究

(一) 从学生基础入手,结合农村生活设计作业

作业设计切忌忽略学生的基础,教师需要先立足课本,再做延伸。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作为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如《测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任选自己喜欢的生活、大自然中的事物去测量,并列出小表格汇报教师。立足基础、结合生活的作业形式即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充满着趣味性,符合农村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再如,低年级学生的“1~10”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放学之后在长辈跟前数一数,听听长辈的评价。总而言之,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让数学作业“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二) 分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力互补

一个班集体学生人数众多,而学生的思想层次、能力基础都处于不同的水平面,况且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同,而性格、认知特点又截然不同。倘若教师一个个地布置符合学生个性化特征的作业,那将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不具现实可操作性。而分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作业任务,这将会让学生在交流之中能力互补。优秀的学生带领后进生,能够让优秀的学生锻炼组织能力,也能够让后进生有了学习的空间,这样的作业形式效率高、质量好。如,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作业。作业可以是让学生计算“19×19”,并讨论、总结演算过程。教师还可以让各个小组学生自己编题、解题。再者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学生挖掘生活中的乘法数学问题,并尝试运用心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去解决。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有:其一,以练习题为主,形式机械化;其二,作业目标模糊、实效性差。产生农村小学数学作业问题的原因有:其一,教师的主观性原因;其二,农村的设备落后,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针对问题、原因,教师可以从学生基础入手,结合农村生活设计作业;教师可以分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力互补。根据实践的证明,这两点作业设计策略具有现实可操作与效率性,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黄泽来.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和对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2):59-59.

[2]杨雪美.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00105-00105.

[3]涂兴录.浅析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0):265-265.

作者简介:

林德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深土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农村小学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