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兴业态是将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创新与结构再造的产业形态,是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产生的,尤其在当下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要创新校企合作,发挥院校和行业企业有效合作,通过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共同承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责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品牌;特色建设;探索研究
一、 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行资源共享,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培训专业性强的实用型人才,将企业的实践优势结合在学校的专业知识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操性,并且增强学生的技术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同样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因此,校企合作的方式是利用产教联合,实现自身的提高,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具有实用性,符合社会的需求。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行业企业发展,这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和高校如果仅依靠自身资源是很难达成发展目标的,但校企合作培养可以将双方追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有效结合,获得相互所不具备的资源和知识,从而为自身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在高校中,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 当前高校的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高校纷纷开始推行校企合作,但是,在实际的合作教学中,理论教学依然是最为重要的,企业只是起到辅助的参与作用,并没有更为有效的深层合作动力,也无法实现人才的有效对接。
(一) 校企合作目标不清晰
当前,利用校企合作,这不只是育人的方式更是对资源的再分配。然而校企双方存在的价值差异较大,二者在社会中育人目标与承担的责任不尽相同,并未很好地实现双赢。许多高校期望通过校企合作来解决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问题,而企业先天是追逐利益的。这种校企合作缺失动力机制,不利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入和持久。
(二) 校企合作内容单一,产教融合不充分
产教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产业和专业之间的对接,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对接。但是,在当前,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对接还存在很多问题,在课程的设置上和实际的需要中都缺乏科学的对接,并且教学和生产也不能实现有效的结合,该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有很多,但主要为合作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和推荐学生就业的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比较单一,而且注重形式,缺乏实质内容,都无法深入实施进行。
三、 当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属于专科教育,比本科教育更具有开放性,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使专业与企业近拉近距离,帮助学生获实践知识,同时校企合作平台能够帮助专科学生提升职业认同感。要使企业和高校达到双赢,那么二者的着力点和纽带就是学校的服务力和企业的教育力。
(一) 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该专业在新的形势要求下,按照高校和企业的要求,需要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化改革。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家的合作和分析,共同探讨了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人才的新需求,进行了深度的产业岗位分析,明确了其职业目标和工作过程,了解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确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重点,对核心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界定,从而提出了建设课程标准的需要,实现了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并且,还要明确学生取得的资历证书,不断完善选课制、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学管理方法。为突出专业复合能力培养,学生先在校内实训室中进行理论实践的联合学习,并且在具备了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后,可以到养老机构进行顶岗实习,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 校企合作深化人文素养和技能的课程改革
该专业虽然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但是它也對人文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是以其作为基础的,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促进高校的课程建设,实现教师资源和企业骨干的整合,并由养老的专家作为来进行课程开发,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其岗位群,并对其岗位工作进行分析,得出工作中的重点和核心,基于目标,形成对职业素养的探索,从而将其进而与教学体系相结合,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建立专业技能和课程全面对接的新的课程体系。例如,我校和万科开发的养老项目成立了订单班,根据企业的要求,并且和行业的整体标准相结合,实现了全方位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了“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模式。另外,也要加强企业之间的文化渗透,在订单班中,可以利用企业标识,并将企业的核心要求作为基本的原则,按照企业实际的规章制度来,然后,按照职业素养要求,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另外,高校还可以参考企业的需求,做好核心的课程建设,并不断调整课程,企业还要按照岗位需要,对企业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置,打造一条符合要求的课程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之间的同步,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三) 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
该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展开教学改革,创新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实践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证、课赛相融合,大力推行课程情境化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创设真实情境。例如,在对老年常见病预防课程教学时,可以利用情境设置,按照老年护理的实际,创设情境,给学生布置任务,然后利用分组教学,每个小组中,都要合理分工,对信息进行收集,做出科学的护理规划,并且针对实施计划,然后进行结果的反馈,在最后,对于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直到最后一项。
(四) 深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高校应当走出去引进来,积极与市场和企业集合,引进校外资源,推动校外实习、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从而开发出集知識学习和实践以及实习为一体的全方位的综合基地。可以优先选择管理到位、服务完善的养老机构建成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协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对参加参加实训的成员,必须要设立具体的任务和目标,然后由企业和高效教师相结合,对其进行综合考评,这样不但可以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有所提高,还能基于企业的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最后,对学生的任务完成状况进行综合的检测和评价,并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当前,各个高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都形成了新的模式,和福利院以及其他的养老机构形成了综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比如“现代学徒制”,在这个过程中,校企必须划分好各自的职责和要求,使学生知识学习的时候在学校中,养老机构则负责学生的理论实践和技能学习,这样才能建立双导师教学模式,从而加强学校的实训基地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五) 构建双师型师资团队
在教育教学中,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可以为教学提供基础和保障。在这个专业中,教师既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在实践中的养老护理技巧,这样才能教授充分的知识,还能传授实践经验。该专业采用校企合作,可以立足于课程衔接和产教融合的要求,建立一支专业双师型教学队伍,在交易中采取“专家引领、双兼互聘”策略,由那些资历比较老的骨干到学校作为兼职进行授课,这样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另外,还能够在企业和高校中,互派互学,开展双向交流,从而掌握实际的行业状况和发展趋向。在学校中,可以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组织教学能力培训、合作研发课程,或者是开展技能比赛,举办行业的研讨会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另外,也要引导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这样才能更快地得到行业中的前沿技术,增强教师的技能,也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使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和时代的需要相结合,满足社会对岗位的要求,并且提高他们的能力。
新时期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基础作用,也离不开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和作用。在高校的发展中,开展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实践技能,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朱惠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8):12-15.
[2]沈燕.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5(7):49-55.
作者简介:
李彧钦,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