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康,胡雄超,毛晓楠,闫晓军,王燕清
(1.上海市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109; 2.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上海 201109)
作为卫星姿态测量的重要单机,星敏感器通过其光学系统对星空进行成像,测量恒星矢量在星敏感器坐标系下的分量,与导航星库中的恒星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光学系统视场内恒星在惯性坐标系下的方位;并由姿态确定算法得到星敏感器在惯性坐标系下的姿态信息,从而实现“星光入,姿态出”。星敏感器通常安装在卫星舱体之外,因其受轨道周期热流和冷黑空间背景的影响,温度容易波动,不利于光学系统的长期稳定测量[1-2];同时,温度过高会导致探测器的暗电流噪声增大,影响星敏感器测量精度[3-4],因此需重点关注星敏感器的热控实施。从便于监测控制的角度,一般要求星敏感器与卫星舱体之间的安装接口温度处于合适范围。为此,国内学者针对不同星敏感器的任务特点,开展了相应设计,如:韩崇巍等[5]提出一种辐射小舱式星敏感器的热控设计方案,以小舱遮挡外热流,同时将小舱作为星敏感器热沉,该方法可使星敏感器在轨温度控制在-26.2~22.2 ℃;杨昌鹏等[6]提出了一种倾斜轨道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案,在星敏感器法兰面粘贴电加热片,支架上粘贴OSR(强化超薄型二次表面镜)膜片,在轨实测温度为-19.8~-5.1 ℃;江帆等[7]通过仿真分析与试验,对星敏感器组件进行热设计,采取包覆多层隔热组件、设置加热区等措施,使3台星敏感器及其支架的温度控制在16~19 ℃。
以上方法需考虑星敏感器、卫星平台和空间环境的因素。总体而言,热设计以保证星敏感器在轨温度稳定适宜为原则,以减小外热流和加热补偿为设计思路,采取被动热控和主动热控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措施包括:选用热控涂层、多层隔热组件、薄膜电加热片、热管、红外加热笼等;同时结合热设计与结构装配技术,进行合理的散热设计,并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
目前,国产星敏感器由针对卫星型号定制生产,逐步向货架式产品方向转变。同一款星敏感器,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需要制定相应的热控解决方案。本文以某国产高精度星敏感器为例,分析研究其热设计方案,并重点讨论了典型工况下该产品的温度水平,为整星热控实施提供参考。
星敏感器热设计的目的是为星敏感器内部元器件、光学系统提供良好的热环境,保证其可靠工作。对于应用而言,结合在轨工况,采用合理的热控措施,减小空间复杂热环境的影响,可使星敏感器安装面温度处于合理区间,满足产品正常工作的需求。
本文所述的高精度星敏感器的热设计方案为:
1)器件级。功率器件安装在金属框架上,并在接触面涂覆导热硅脂;为探测器配置热电制冷器,以实现主动控温。
2)组件级。电路板采用四周布局的方式,使热耗分布均匀;产品内部采用内遮光罩隔离电子学组件和光学系统。
3)整机。选配隔热垫圈,使外遮光罩与产品盒体之间具备导热和隔热2种配置状态,适应不同热控需求。
该星敏感器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当制冷器关闭时,星敏感器功耗为8.4 W;当制冷器工作时,星敏感器最大功耗为14.4 W。从抑制探测器噪声的角度,该星敏感器安装面温度控制在-40~0 ℃为宜;考虑到热控实施的难度,以及热变形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安装面温度控制在-15~0 ℃为宜。本文借鉴已有型号对各类星敏感器热控实施的经验,采取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喷涂热控白漆、设置电加热片等措施,讨论该星敏感器与卫星舱体导热、隔热2种安装方式下的热控措施,评估星敏感器的温度水平。
图1 星敏感器爆炸图Fig.1 Exploded view of star sensor
建立星敏感器热网络模型,以表征零部件级的热特性,评估星敏感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热网络法将研究对象的物理模型划分为多个单元,将单元之间的换热关系用节点之间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热阻来表示,形成热网络图[8-9],在建模和分析时进行如下假设:
1)星敏感器外部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忽略机壳外侧与外界热量交换;分析时仅考虑遮光罩内表面与外界的辐射换热。
2)忽略星敏感器内部组件之间的辐射换热,事实上,星敏感器内表面采用的涂层发射率较小,热传导仍是决定热平衡状态的主要因素。
3)模型中仅纳入主要的结构零部件,合并同类零件;外遮光罩与盒体之间默认为导热安装状态。
4)内部制冷器默认为关闭状态,忽略产品热功耗分布的差异,分析时将总功耗纳入模型。
星敏感器的热网络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各热阻的定义见表1、2。表中,零件的热阻与材料、形状相关,由仿真软件计算所得。为尽可能准确地定义接触热阻,在外遮光罩顶端粘贴加热片,以恒定功耗加热星敏感器,在星敏感器机壳上粘贴热敏电阻,测量遮光罩、顶盖、盖板等零件的温度,并按图2中的热网络,等效估算出接触热阻。
图2 星敏感器热网络模型Fig.2 Thermal network model of star sensor
节点序号零件热阻/(K·W-1)R1外遮光罩3.600R2顶盖0.028R3盖板0.460R4印制板固定框7.250R5内遮光罩3.447R6底座0.100
表2 接触热阻定义
星敏感器受空间外热流影响,温度升高。空间外热流以太阳辐射、地球反照、地球红外辐射3种方式为主[10],确定高温工况仅考虑太阳辐射。星敏感器的强光保护角指标为30°,这意味着当太阳光入射角小于30°时,星敏感器将无法正常输出姿态;在整星布局时通常会提前计算,避免出现该情况。因此将高温工况设置为:太阳光入射角为30°,星敏感器正常工作。同时,将星敏感器工作在阴影区(无外热流)作为低温工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星敏感器与卫星舱体导热安装,在舱板下方采用铺设热管等方式,将星敏感器安装面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假设星敏感器安装面温度控制在-15~0 ℃,计算产品的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
2.1.1 高温工况
当太阳光入射角为30°,星敏感器正常工作,且安装面温度为0 ℃时,星敏感器处于高温工况。该工况下的星敏感器热网络如图3所示。
图3 星敏感器导热安装热网络Fig.3 Thermal network of star sensor with thermal coupling installation
当星敏感器温度达到平衡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Φin1+Φin2=Φout1+Φout2
(1)
空间背景温度为3 K,为便于计算,忽略该值影响,则
αAaqcosθ+Φin2=σεArT1a4+Φout2
(2)
式中:Φin1为星敏感器吸收的外热流能量;Φin2为星敏感器的功耗,当致冷器关闭时,Φin2=8.4 W;Φout1为星敏感器对外辐射的热量;Φout2为星敏感器与卫星舱体的换热量;α为遮光罩表面涂层的吸收率,α=0.95;ε为遮光罩表面涂层的发射率,ε=0.8;σ为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σ=5.67×10-8W/(m2·K4);Aa为太阳照射面积(不含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区域);Ar为有效辐射面积;θ为太阳光入射角;q为太阳热流,q=1.4 kW/m2。
同时,根据导热定律,星敏感器与卫星舱体的换热量为
Φout2=(T1a-T6b)/Rt
(3)
式中:T1a为外遮光罩热端温度;T6b为安装面温度;Rt为从外遮光罩到安装面的总热阻。
由式(2)、(3)计算可得,外遮光罩的顶端温度为375 K,即102 ℃,由安装面流向舱体的热量约为9.5 W。通过热网络可进一步求得各点温度,高温工况下的温度分布见表3。
2.1.2 低温工况
当星敏感器工作在阴影区,安装面温度为-15 ℃时,星敏感器处于低温工况。由于无外热流(q=0),按式(1)、(2)计算可得:外遮光罩顶端温度为3 ℃,由安装面流出的热量为1.71 W。
2.1.3 小结
当导热安装时,星敏感器外壳包覆多层隔热组件,由热控保证星敏感器安装面温度在-15~0 ℃,安装面最大换热量为9.5 W;外遮光罩顶端温度在3~102 ℃之间波动,该温度在遮光罩涂层的允许范围内。同时,安装面温度适宜,不需要使用制冷器对探测器主动控温。
若热控实施条件有限,无法将星敏感器安装处的卫星舱板温度控制在较低水平,则可选择对星敏感器隔热安装。
2.2.1 高温工况
当太阳光入射角为30°,星敏感器正常工作时,星敏感器处于高温工况。由于星敏感器隔热安装,故假设星敏感器与卫星舱体之间无热量交换,即Φout2=0,此时可认为星敏感器本身的热耗一路经印制板固定框流向顶盖;另一路经固定框与底座的接触面后,再经盖板和内遮光罩流向顶盖。两路按并联形式计算,并假设每一路中各串联印制板固定框一半的热阻。星敏感器隔热安装的热网络如图4所示,此时求得遮光罩顶端温度为136 ℃,安装面温度为51 ℃。
图4 星敏感器隔热安装热网络Fig.4 Thermal network of star sensor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installation
2.2.2 低温工况
当星敏感器工作在阴影区时,处于低温工况,此时式(2)进一步简化为
(4)
由式(4)可得:遮光罩顶端温度为19 ℃,安装面温度为-66 ℃。
2.2.3 小结
当星敏感器隔热安装时,在高温工况下,安装面温度过高;同时可预见,此时若开启致冷器,由于星敏感器功耗增加,因此安装面温度会进一步上升。由试验数据表明,该星敏感器在制冷器开启后,可探测器与安装面的最大温差为30 ℃,所以当制冷器开启后,探测器的温度依然偏高,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在低温工况下,星敏感器安装面温度较低。
表3 高温工况下的温度分布
因此,在高温工况下,当星敏感器外壳包覆多层隔热组件且与卫星舱体之间隔热安装时,仅靠遮光罩内表面辐射,不能满足星敏感器的散热需求,此时可在遮光罩与星敏感器盒体之间也采用隔热安装。按照试验估计,在隔热安装条件下,当遮光罩与星敏感器盒体之间的热阻大于160 K/W时,可有效阻止外部热流向下传导;同时在盒体外表面喷涂用于散热的热控白漆,取代多层隔热组件。
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星敏感器进行稳态热仿真分析。在建立仿真模型时,为控制有限元网格数量和质量,对圆角、螺钉、小孔等模型的细节特征进行简化处理;为保证模型的准确性,检查不同零部件之间接触单元的生成情况,避免出现不真实的热传导路径[11-12]。在分析阶段,计算星敏感器导热安装时的高温工况,与热网络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星敏感器隔热安装时的热设计方案。
对星敏感器导热安装时的高温工况进行计算分析,简化星敏感器模型,将外热流及辐射均等效设置在星敏感器的第1片挡光环上。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整机和零部件温度云图(导热安装高温工况)Fig.5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hot case and thermal coupling installation
零部件仿真温度与基于热网络模型的温度计算结果对比见表4。由表可见,两者在同一位置的最大温差在8.2 ℃以内,考虑到2种分析方法在模型简化上的差异,可认为两者互相印证。
当星敏感器与卫星舱体之间隔热安装时,拟采取的热控措施为:遮光罩外表面包覆多层隔热组件,与盒体之间隔热安装;盒体盖板和顶盖外表面喷涂热控白漆,发射率ε=0.87,吸收率α=0.15。忽略遮光罩与盒体之间的换热,当太阳光平行于星敏感器安装面、与盖板成45°入射时,盒体吸收的外热流最大,以此作为高温工况。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此时,星敏感器安装面的最低温度约为-30 ℃。
当星敏感器工作在阴影区,无外热流时,处于低温工况。整机和零部件温度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此时,星敏感器安装面的最低温度约为-60 ℃。
由以上分析可知,星敏感器安装面的温度为-60~-30 ℃,表明盖板具有较好的散热作用。同时,为避免星敏感器在阴影区温度过低,可在星敏感器盖板上设置用于温度补偿的加热片。为满足具体的控温需求,应结合轨道环境及星敏感器在卫星上的布局,进行更详细的设计。
本文使用热网络模型及有限元仿真手段,对某高精度星敏感器在不同热控设计状态下的温度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当整星热控分系统保证星敏感器安装面温度适宜时,通过星敏感器导热安装,在外壳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可使整机温度适宜;当星敏感器隔热安装时,可通过选配隔热安装的遮光罩,在盒体四周喷涂热控白漆,并粘贴用于温度补偿的电加热片,以保证星敏感器安装面的温度适宜。所提方法为该星敏感器的卫星型号应用提供了热控设计参考。由于热设计并不局限于温度场的分析,因此今后需从应用角度出发,研究热变形对星敏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根据具体任务需求,进行更为详细的设计,并结合试验数据修正、细化仿真模型。
图7 整机和零部件温度云图(隔热安装低温工况)Fig.7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cold case and thermal insulation installation
零部件节点仿真分析温度/℃数值计算温度/℃ΔT/℃外遮光罩顶盖盖板固定框内遮光罩底座T1a99.2102.002.80T1b59.667.808.20T2a32.836.453.65T2b30.836.185.38T3a18.820.051.25T3b14.317.062.76T4a29.627.78-1.82T4b13.09.32-3.68T5a15.011.05-3.95T5b12.39.32-2.98T6a1.00.95-0.05T6b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