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策略

2018-11-02 10:17莫焰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文学阅读英语学科初中英语

莫焰

【摘要】本文阐述,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被认为是最适合思维教学的策略,教师在初中英语文学阅读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通过设置探索性问题、逻辑推理性问题、信息筛选类问题以及读写实践与提出观点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积极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文学阅读 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049-02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一起被列为中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陈琳,2016)。思维品质,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对所有学生的普适性要求。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信息输入途径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大脑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的过程(Goodman,1967)。在英语阅读课堂及课外活动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从而建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的个人核心素养。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在《思维教學》一书中提出他所倡导的思维三元理论。他提出了三种教学策略,其中第三种策略是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Thinking-based questioning approach)。这种策略鼓励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交流。教师创设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小组活动为解决问题的形式,刺激学生的思维和讨论。这种策略被认为是最适合思维教学的策略。如果我们在初中英语文学阅读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即教师基于文本的核心内容,抓住关键点,设置合理的问题,围绕解决问题这一目标,组织课堂讨论,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积极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思维课堂设计策略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借鉴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根据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思维能力界定为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抽象与概括、批判与创新能力,总结出四种创设问题的策略。本文将以原版文学阅读系列丛书《典范英语》(Good English)为例,具体介绍这几种策略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方式。

(一)设置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分析就是将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考察,以便认识其各方面的特性和因素。综合是人们将事物的各个方面、特征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的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食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英语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其实就是对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张忻,2003)。例如,教师在设计语境理解性任务时,既要巩固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又要引导学生利用语境进行推断。《典范英语(7)》中“Oh,Otto!”一文讲述的是来自外太空的男孩Otto来到地球后在学校与老师和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书中有很多由同音词或习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的语言误会。教师可以设计问题:“There are many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story. Please find them out,and work with your deskmates to show how they happened.”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体会语境对语言理解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加大问题难度,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因为不同语境而产生语言误会的例子。

探索类的问题往往需要学生通过一番思考才能解答,此类问题的答案也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征,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二)设计逻辑推理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推理是指根据已知的知识,结合具体条件和情境,经过推导综合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进行正确的判断。以角色转换类问题为例,所谓角色转换是指让学生以不同的故事人物身份来品读、分析、评判作品,推导人物的心理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多角度思维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美国心理学家Guilford的智力理论提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使人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思维,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角色转换类问题可以采用模拟采访、人物独白等形式。以《典范英语(8)》中“Dangerous Trainers”一文为例,故事讲述一个小男孩认为自己的弟弟买了一双有生命的运动鞋,他半夜尾随运动鞋,看到运动鞋吃虫子的可怕行为。教师让全班分成若干组,每名组员以不同的身份,如trainers,I,my brother,a baby mouse,a worm等对故事进行复述。因为每位组员的身份不同,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设计信息筛选类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抽象是在思想上把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与非本质属性或特征区别开来,从而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抽取出本质属性或特征的活动。概括是在思想上将许多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熟悉特征结合起来。

比如概括章节标题。给章节取标题就是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故事发展脉络,找出关键的信息点,用准确的、概括性的、醒目的词语来标注本章的主要内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熟悉文本内容,发现章节中的主要人物、情节,与前后章节的联系和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应引导学生在确定章节标题时避免含意偏大或偏小;同时应考虑标题选词的准确性和新颖性,注意各个章节标题形式的一致性。

又如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通过图文的形式把抽象的发散性思维图像化,从而促进知识结构的可视性和有效性生成(东尼博赞、巴利博赞,2009)。为了设计思维导图,学生要再次梳理故事情节,厘清人物关系,筛选相关信息,从而确定文本脉络,在自主探究和建构思维的过程中锻炼抽象与概括能力。

学生在完成信息筛选类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摘录要点、评价、判断等阅读策略,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资料搜集和整合能力,学会讨论和分享,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四)设计读写实践与提出观点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评判与创新能力

文本阅读中的评判与创新就是读者思考作品的故事与情节,对文本内容进行质疑、评论和解释,提出个人的观点和见解,进行创意表达等。创新就是更新、创造与改变,即以新视角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是伴随着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而产生的,其成果则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任务和质疑问题的提出得以呈现。以续写故事为例,阅读的语言输入和写作的语言输出整合在同一语境中,为学生提供模仿和运用所学语言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凌勇,2016)。又如提出质疑,“我们往往是因为提出了正确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运用了批判性思维。”因此,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课堂应该鼓励学生重新深入文本,对问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与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对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意图、故事情节提出质疑。以《典范英语(8)》第六册“Blackbones Saves the School”为例。故事主人公Blackbones是一名海盗,也是一位另类的老师。他不教传统的知识,而是带领孩子学海盗打仗,于是校长有意辞退他。但最终Blackbones成功帮助学校找到了埋在地下的宝藏,从而挽救了学校也挽救了自己的教師职位。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教师向学生提问:“Do you think if there is anything illogical in this story?”学生为了回答这个开放性的问题,重新审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提出诸多质疑。例如,Blackbones为什么能成为一名教师;藏宝图已经存在好多年了,为什么到这时才想到去寻宝等。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只有合理运用教材,将解决问题设置为阅读思维课堂的教学导向,有效开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活动,体现学生思维培养的多维度,才能在深层阅读的同时,使思维训练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既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又综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有效思维课堂的教学研究”(立项号2017B031)的研究成果。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文学阅读英语学科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高三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探究
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得法于课内,施法于课外
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育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