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结合鼻腔冲洗液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研究

2018-11-02 09:48:24李建玲章松林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术腔鼻窦鼻窦炎

李建玲,章松林,刘 杰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宝鸡 721000)

主题词 慢性鼻窦炎 内窥镜检查 @鼻腔冲洗液

慢性鼻窦炎是以鼻酸、流酸鼻涕、头昏、头痛、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耳鼻喉科疾病,属于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近年来,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不断攀升[1-2]。同时慢性鼻窦炎是引发人体嗅觉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资料报道显示,66%慢性鼻窦炎患者伴有嗅觉功能障碍[3]。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是改善鼻窦炎患者鼻腔通气功能的主要方式。随着内镜设备和内镜技术的更新与完善,鼻内镜手术在对鼻窦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可清除各鼻窦病变,开放鼻窦窦口,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4]。术后术腔及鼻腔清洗是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重要步骤,对手术疗效及患者术后复发率具有明显影响。而鼻腔冲洗液的选择又是影响术腔及鼻腔冲洗效果的重要因素[5-6]。本研究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庆大霉素配合地塞米松进行术腔冲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0.23±4.12)岁;单纯慢性鼻窦炎11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22例,多发性鼻窦炎6例。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0.97±4.05)岁;单纯慢性鼻窦炎12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20例,多发性鼻窦炎7例。两组患者年龄,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鼻窦影像学检查均符合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分型标准[7];所有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恶性肿瘤和意识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先行鼻内镜手术:患者仰卧位头部抬高15°~30°,以利多卡因进行局麻,丁卡因反复麻醉,使患者鼻腔黏膜收缩,参照Messerklinger术,依据患者鼻腔及其CT检查,进行手术。术后对患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 d后取出鼻腔填塞物,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Glaxo Wellcome,S.A.,批准文号H20140117)缓解鼻腔局部症状,口服桃金娘油软胶囊(批准文号:注册证号Z20100007),300 mg/次,每天一次,口服欧龙马滴剂(批准文号Z20160013),6 ml/次,每天3次,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批准文号H20160401)滴鼻。对照组患者仅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天1次,冲洗一个月。实验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500 ml,庆大霉素(国药准字H37021973)8万U混合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20033553)10 mg冲洗,连续冲洗一个月,每天一次。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黏膜上皮化时间,术腔清洁时间,术腔出现囊泡和肉芽时间,术腔分泌物夹带淤血时间;治疗前后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水平。

4 疗效评价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完全消失,内镜结果显示窦口开放良好,鼻窦黏膜上皮化,没有脓性分泌物;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检查结果显示窦腔黏膜有部分水肿现象,形成肉芽组织,存在少量囊泡和脓性分泌物;无效: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改善或加重,内镜显示术腔内有粘连和息肉存在,窦口紧闭,大量脓性分泌物[8]。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见表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治愈20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86,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2 两组患者身体恢复状况比较 见表2。经治疗实验组患者的黏膜上皮化时间为(30.12±10.24)d,术腔清洁时间为(24.21±6.85)d,术腔出现囊泡和肉芽时间(14.23±4.85)d,术腔分泌物夹带淤血时间(24.52±3.47)d,与对照组比均明显缩短(P<0.05)。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的IFN-γ,IL-2,IL-4和IL-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比较(d)

注:组间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FN-γ,IL-2,IL-4和IL-5水平比较(ng/L)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讨 论

慢性鼻窦炎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窦口狭窄和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障碍所引发的,以鼻腔上部变化为主的,患者的多个鼻窦出现严重的炎症情况,甚至影响到患者嗅觉功能,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9-10]。Beachler等研究显示,慢性鼻窦炎与某些头颈部癌症具有相关性,尤其是鼻喉癌和鼻腔鼻窦癌,慢性鼻窦炎确诊1年内是各种头颈部癌发病率最高的时候,同时研究提示,慢性鼻窦炎患者存在炎症和(或)免疫功能缺陷[11]。因此,及时高效的临床治疗是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预防各类头颈部癌症发生的关键。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鼻内镜手术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起一定的作用,可借助电子内窥镜照明设备检查鼻窦内部结构,从而有效清除病变因素,改善患者鼻窦的通风引流功能,创伤小,可保留鼻窦及鼻腔正常的粘膜和功能[12]。龚成等采用经鼻内镜手术对66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获得较高临床有效率[13]。鼻内镜手术虽可对鼻窦组织中病变结构进行修复,但并不能彻底清除鼻窦腔内的炎症反应,因此会对鼻腔粘膜中的上皮组织的修复功能和鼻功能完善产生阻碍作用。因此,患者在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需进行抗炎治疗,从而阻断鼻腔中肉芽的继续生长及扩散,促使鼻窦组织维持通畅,促进患者预后,从而对患者术腔进行冲洗是保证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率的重点。

一般情况下,鼻内镜术后多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通过机械冲洗和引流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黏膜提高局部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促进患者尽早康复,预防鼻窦炎的复发。褚彦玲等对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术后实施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围术期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术腔、鼻腔冲洗,可有效缓解术后炎症反应,降低鼻腔清洗工作、提高上皮化速率及临床有效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4]。但是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中,黏液纤毛系统会受到鼻腔黏膜炎症反应的损伤,细菌感染会影响鼻窦口功能性结构,鼻腔的通气和清洁功能会遭到破坏,阻碍鼻腔黏液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导致黏液纤毛系统难以清除微粒和细菌[15]。地塞米松作为皮质类固醇类激素,是通过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凝聚和溶酶体酶释放,从而缓解炎症反应,用于鼻腔冲洗,有效缓解患者术腔水肿,预防鼻息肉的生长。同时,地塞米松还可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降低体内补体成分和免疫球蛋白浓度,起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避免激素用药的不良反应,有效促进黏膜的修复,缩短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16]。张治成等在70例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给予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吸入治疗,结果发现,地塞米松可有效抑制患者机体中炎症因子IL-5、IL-12表达,改善患者鼻塞、头痛、流涕、嗅觉功能减退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鼻窦CT评分,是预防患者术后感染、敢删患者预后的良好选择[17]。庆大霉素作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于热稳定性抗生素,可结合细菌核糖体30s亚基[18],从而治疗感染性疾病,更好的恢复鼻腔的保护和防御功能。本研究中,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黏膜上皮化时间也少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的IFN-γ,IL-2,IL-4和IL-5水平也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术后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联合庆大霉素冲洗鼻腔,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更好的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术腔鼻窦鼻窦炎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0
乳突根治术后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再植入病例分析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口腔修复膜在中耳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