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艳莉 ,钟梅 ,许金仙 ,罗汉秀 ,黄慧民
(1、赣南医学院护理学院;2、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赣州 341000)
临床研究显示,对桡动脉穿刺处压迫时间过短容易出现穿刺局部血肿、穿刺处出血等情况;但是压迫时间过长患者容易出现肢体肿胀、桡动脉闭塞及肢端缺血等情况[1]。因此研究老年患者经桡动脉PCI术后,使用弹力加压型止血器适宜的压迫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192例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92例。纳入标准:⑴年龄≥60岁;⑵Allen试验显示桡、尺动脉间的侧支循环正常;⑶凝血功能无异常;⑷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存在手部疾患,置管过程中出现动脉损伤或无法送入导丝的情况;⑵穿刺次数≥3次;⑶有出血倾向者:活动性出血、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异常;⑷术前、术中、术后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⑸心源性休克或术中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⑹不愿意参与本研究,没有签知情同意书者。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92例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96例,其中男 70 例,女 26 例,年龄(67.73±5.052)岁。对照组患者96例,其中男67例,女29例,年龄(68.71±5.892)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术中使用肝素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操作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用6F桡动脉鞘,使用弹力加压型止血器对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术后先拔出少许动脉鞘管,将止血器的加压胶垫与桡动脉穿刺处对准,按好加压胶垫,使加压板不移位,把鞘管拔出。继续对胶垫保持加压,同时拉紧弹力带以不出血为度,并确认能摸到压迫处上、下方的桡、尺动脉搏动,患者穿刺侧手部无压迫感、麻木感,肢端无紫绀、苍白为宜。对照组:按常规术后2h第一次放松弹力带减压,以后每隔2h放松减压1次,术后6h撤下止血器[2]。实验组:术后2h第一次放松弹力带减压,以后每隔2h放松减压1次,术后8h撤下止血器。两组每次放松减压时,放松的量以穿刺处不出血为度,撤除止血器后给予美敷覆盖穿刺口。观察两组发生的术后出血和压迫止血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1.3.1 出血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穿刺口出血、局部血肿发生情况。穿刺口出血:以渗血纱布重量增加20g为阳性标准;局部血肿:以皮下血肿直径超过2cm为阳性标准[3]。
1.3.2 压迫止血并发症 观察两组患者术侧肢体肿胀、手指紫绀或苍白和桡动脉闭塞发生情况。术侧肢体肿胀程度评估标准:Ⅰ级为有轻微肿胀;Ⅱ级为有明显肿胀,皮纹尚存在;Ⅲ级为有明显肿胀,皮纹消失;Ⅳ级为极度肿胀,皮肤上出现水疱[2]。桡动脉闭塞评价标准:穿刺侧手掌大拇指和食指的末梢血氧饱和度降低,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消失,72h内未恢复[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穿刺口出血和局部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压迫止血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侧肢体肿胀、手指紫绀或苍白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压迫止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1 压迫止血8h可降低穿刺口出血、局部血肿的发生率 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桡动脉内膜功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4]。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的程度增加,顺应性则降低,从而出现拔出鞘管后动脉回缩力减弱,穿刺口则闭合延迟,导致桡动脉的压迫时间会相应延长。由于老年患者动脉硬化因素从而导致其桡动脉穿刺处止血不易,出血情况发生率增加,因此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压迫时间延长到8h,穿刺口出血、局部血肿发生率明显降低。对于老年PCI患者,使用弹力加压型止血器,每次放松时,拇指按住加压胶垫,以保证加压胶垫中点与穿刺点对准,放松量以穿刺处不出血为度。指导患者撤除止血器前手术侧肢体制动,每次减压以后应仔细观察,一旦发现穿刺处有出血及血肿应立即处理以免加重。两组患者穿刺口出血共14例,给予适当加压及重新压迫后,全部已经完全止血;局部血肿19例,经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至血肿上方,抬高术肢,局部冰袋冷敷[5],处理后局部血肿逐渐减小、消失。
3.2 压迫止血8h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本研究表显示,两组患者手部肿胀发生率较高,但多数为轻微肿胀,主要是由于压迫止血后静脉回流受阻所致,因此,应指导患者将手术侧前臂置于胸前,抬高前臂,保持腕关节伸直和做适当抓握活动,出现手部肿胀的患者撤除止血器后手部肿胀均逐渐减轻、消除,2例极度肿胀患者穿刺处周边皮肤出现了小水疱,保持局部干燥,均自行吸收。两组共6例患者出现手指紫绀,与弹力带压迫过紧造成动脉供血不足、肢端缺血有关,因此,应定时放松弹力带减压,放松的量以穿刺口不出血但可触及止血器压迫部位上方和下方两处桡动脉和尺动脉搏动为宜,密切观察手指色泽、指温、指腹张力和手指活动是否自如,6例患者经密切观察和适当减压后,缺血症状均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经桡动脉PCI术后,使用弹力加压型止血器时,可以在术后8h撤除止血器,能够降低桡动脉穿刺处出血率的发生,提高止血的成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当然,对于此研究还有一个缺憾,如能设计术后6h、8h、10h撤除止血器,研究观察效果,可能会更严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