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乙基淀粉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8-11-02 06:35唐莉华史雁温群
江西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羟乙通心络黏度

唐莉华 ,史雁 ,温群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1、药剂科;2、神经内科,南昌 330003)

在我国,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中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其死亡人数已经超过肿瘤和心血管疾病[1]。进展性脑梗死为脑卒中的一个类型,约占该类疾病的26%-43%[2]。发病后神经功能的缺损症状呈进展性或阶梯性加重,这种进展、加重性的神经功能损害使得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而存活者往往遗留下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是脑卒中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3,4]。通心络能够有效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高血黏度状态和神经保护机制,对脑梗死发挥治疗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羟乙基淀粉为一种高分子胶体溶液,能够增加血容量,改善血液高黏状态,用于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5,6]。本研究旨在观察与分析两药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69.30±9.86)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 9 例,平均年龄(72.30±12.57)岁。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⑴起病48h内,NIHSS≥2分;⑵发病后6h~5d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NIHSS评分较发病时增加≥2分;⑶首次发病或过去发病未遗留后遗症者,且不影响本次评分,mRS(Modified Rankin Scale,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1分;⑷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经头颅CT或者MRI确诊;⑸无法进行溶栓治疗;⑹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⑴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⑵严重高血压者(BP>180/110mmHg);⑶有出血性脑梗死、消化道出血、尿路出血等血液疾病或出血倾向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脑梗死常规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清除自由基、改善脑代谢、控制基础疾病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病情加重当天开始给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 次/d,连续用药 5d;通心络胶囊3粒,口服,3次/d,连续用药10d,然后继续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等常规治疗。

1.4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与对比。用药期间观察并记录有无牙龈、消化道、颅内、皮肤及泌尿道系统出血等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0d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判断疗效[7]。⑴基本治愈:NIHSS评分减少91%~100%;⑵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90%;⑶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⑷无变化:NIHSS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⑸恶化:NIHSS评分增加18%以上。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数据利用(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17/20)和70.00%(14/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3 安全性评价 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牙龈出血2例、胃部不适1例,指导患者正确漱口方法和将通心络改为饭后服用,上述症状逐渐好转,治疗结束停药后自行消退;对照组出现恶心1例、胃部不适1例、瘙痒1例,对症处理后症状均逐渐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PCI)是一类起病后临床症状在持续性/阶梯性进展的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致残率高的特点,是脑血管病治疗中的难点[8-10]。其发病机制很多,是多种原因、病理生理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血凝和血液流变的异常是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羟乙基淀粉作为高分子胶体物质,静脉给药后可长时间停留于血液中,从而提高血浆的渗透压,加强组织液的回收,迅速增加循环血容量,有效改善低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脑血流量灌注不足。同时增加细胞膜的负电荷,降低红细胞的聚集能力,使已经聚集的红细胞解聚,达到降低血液的粘滞度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使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从而有效改善脑部的微循环障碍,使病变区脑组织的血供得到有效保障,防止血栓再形成和扩大,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5,11-12]。

通心络可降解血浆纤维蛋白原,阻断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降低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的浓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微循环,从而改善脑血流、加强脑循环;增加脑供血不足患者的颅内平均血流速度,提高脑血流的灌注水平;缩小脑梗死范围,减轻脑缺血后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改善神经行为学,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抑制内皮素含量及内皮素基因表达,保护血管内皮和微血管的完整性,促进侧枝循环,促进治疗性血管的新生,保护脑组织[13-16]。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比较[(x±s,n=40)]

本研究对羟乙基淀粉与通心络胶囊联合应用做了初步探索,显示两药在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血液高凝状态、低灌注及血栓的形成等方面起到协同治疗作用,使病变区脑组织的血供得到有效保障,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减轻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一定的临床价值。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仅表现为轻度牙龈出血和胃部不适,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总之,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羟乙基淀粉联合通心络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羟乙通心络黏度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2-羟乙基)三苯基鏻甲基橙的合成
《圆珠笔用低黏度油墨》等行业标准批准发布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适行CABG手术患者Fib、MPV水平的影响
取代硼酸与羟乙基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分析
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与甘露醇治疗神经外科患者颅内压升高的疗效对比研究
高黏度齿轮泵径向力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