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托初中历史教学展现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

2018-11-01 02:39彭浩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彭浩

【内容摘要】中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经济发展一直是国家兴衰、朝代更替的重要原因。在我们国家广袤的土地上,各地经济发展一直是千差万别的,在不同的时代,由于时代特点和经济发展的特点,都会产生一个经济重心,而国家的经济重心所在的位置,往往又影响到国家的政治发展、国防建设等,因此,探讨有关经济重心的问题,是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内容。我国经济重心在唐朝晚期至宋代有一个南移的过程,是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文化迁移现象。本文讨论了依托历史教学展现这一南移历史过程中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经济重心南移 历史过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展示了辽、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形成过程,每一次大的政治运动、经济活动都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历史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结合本课内容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进程甚至当代中国经济状况的发展有更加深入、更加明确的了解,由此可见,本课教学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初一学生对古代史的了解还不够充分,加之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往往不能有效的把握课文内容,更没办法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实现这一部分教学的拓展和延伸。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探讨了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展现我国经济重心难移的历史过程的策略及方式。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调动学生基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但对于初中生来说,这部分教学内容既没有生动的人物形象,也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教学内容几乎完全是理论性的,相比较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来说,这部分教学内容无疑是单调枯燥的,加之这一部分的内容涉及的教学知识点众多,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感到吃力和乏味,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在惰性状态下展开学习,学习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设计富有感染力的导入环节,调动学生基于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的教学。具体来说,可以利用一下方式:

1.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正式讲解课文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并为学生讲解这幅画的由来,请学生感受画中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景象,在此基础上导入课文,引出宋代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中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2.通过谜语展示课文相关内容

“黄口袋,两头尖,珍珠心,水田产,春天地里藏,秋来满田黄。”“长在山坡一丛丛,摘下嫩叶绿盈盈。铁锅炒出名品种,开水一冲香喷喷。”这两个谜语的谜底分别是水稻和茶叶,正是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出答案,在此基础上导入课文。

除以上两种导入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南方与北方的生产生活习惯,或者对比南北方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导入设计,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入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合理进行教学内容编排,突出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九课涉及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较为驳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使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得到更好的诠释和突破。

首先,注意教学内容的取舍,例如讲解宋代的海外贸易过程中,泉州作为大的商港,起到了重要的贸易枢纽作用,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以及相关史料,将泉州地区的海外贸易发展作为教学重点,使学生领略到宋代海外贸易对经济重心南移的促进作用。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编排,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在介绍宋代经济发展时,课本中的顺序是按照农业、手工业、商业注意介绍的,在这三者之中,商业发展是学生相对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部分内容调整到前面来,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展现教学内容。

三、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虽然历史课本中对宋代的历史以及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较为充实,但许多内容和知识仅仅是点到而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历史资料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使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原理。例如宋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就是纸币“交子”的发行和流通使用,教材中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仅限于纸币的产生,至于纸币的产生怎样推动了宋朝商业的发展却并没有深入介绍。基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宋代纸币的范例,与学生探讨纸币与铸币相比有哪些优越性。在此基础上补充纸币在宋朝流通的交易情况以及发行方式等内容,使学生通过了解纸币发行和流通促进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明确宋朝经济发展的过程,加深对问题本质的探索和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在客观讲解和描述事实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感受历史教学的魅力,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展现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其内容和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规律。

【参考文献】

[1] 杨荫楼. 秦汉隋唐间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趋势与经济区域重心的轉移[J]. 中国农史, 1989(2):38-44.

[2] 罗友江. 漂移的重心——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移到江南小考[J]. 抚州师专学报, 1996(2):82-83.

[3] 罗宗真. 六朝时期的江南农业经济——兼论全国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J]. 农业考古, 1984(1):254-259.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