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

2018-11-01 02:39罗锐欢李建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4期
关键词:提高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罗锐欢 李建明

【内容摘要】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多种因素,造成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师资配置不合理,经费配置不合理及生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城乡教育 均衡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教育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有效地推进了全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城乡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进行提质改造扩容,对农村学校进行调整、合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多种因素,造成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师资配置不合理,经费配置不合理及生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城乡教育差距大。

一、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

造成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思考更多的是农村学校该如何积极面对困难,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而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1.教师方面:教学活动缺乏新颖性、趣味性及恰当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有部分教师对教材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编写体系、教学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介绍等方面研究得不够,在教学上采取“新瓶装旧酒”式的新教材旧教法,教学手段单一,使得教学活动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

2.学生方面:学生学习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同时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和记忆的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不做笔记,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学习很被动,加上初中的课程比小学大增,导致部分学生倍感吃力,成绩不够理想,久而复之,逐渐减弱了对学习的兴趣,甚至放弃主动学习。

3.社会和家长方面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环境导致农村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更加不重视,一些后进生的家长更是放任自流,甚至希望学生能早点出去打工。

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利用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将家长的重视程度与学生的成绩作了对比,发现家长重视的学生中有70%以上的学生成绩较好,而家长不重视的学生中超过80%在后三分之一。这个数据虽然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也许会比较片面,但也反映了家长的重视程度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很大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教师方面

(1)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改变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教材突出各种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新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因此不能在教学中一味的使用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尽量使用简笔画、课堂游戏、讲故事等教学手段,采用分组竞赛法、鼓励法、对比法等方式来创设情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搞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参与进来,使每个学生的求知欲、好奇性都能得以开发,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改变评价方式,建立学生评价档案,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的表现,可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平时回答提问的情况打分,注意平时提问的策略,有针对性地提问,对于后进生可常提问一些简单的题以培养信心,并给予加分,表扬,并定时公布平时表现分,使后进生确实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找回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使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2)教师要增加情感投入、力争后进生的“乐学”回应。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尤其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对他们一味地冷漠、嫌弃甚至讨厌他们,早日帮他们消除因成绩差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更要本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视生如子”的诚心和对工作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耐心去感化、激发他们。“诚之所至,金石为开”,我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也曾影响、改变了一些学生,自己所教的班的学生在我的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地教导下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期末成绩在学校均名列前茅。我深深地体会到情感教学是赢得后进生的信赖和支持、取得他们的“乐学”回应的法宝;是激发后进生提高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引擎。我们每一个教师,其实,都可以是一个“魔术师”,而爱就是我们的魔法!

(3)为了更好地面向全体,必须分层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其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面向全体,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采取不一样的方法和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大的进步和提高,因此,我认为,分层教学是必需的,是为了更好地面向全体。

2.学校方面

加大力度鼓励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创新教学,为教师创新性教研教学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帮助教师尽快摸索出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一些学校正在开展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但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和统整性,出现了认识混乱,校本无序的现象,非常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校本教研,可以将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校特色。

3.社会和家长方面

通过家长会,站在家长的角度,避免“大空话”的套话,向家长讲述现在劳动就业的现状,切实触动家长的内心,讓家长了解到教育的现状——人人有书读,高中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职业技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专业技术能力过硬的蓝领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香饽饽”。 促使家长掌握配合学校教育的方法,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确实重视和关心子女的成长,为子女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共同督促、引导,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提高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浅谈如何提升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化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初探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抓好化学课改 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下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思考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