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业
【摘 要】目的 探究和评价接骨丹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67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均选自于本院骨科,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根据治疗方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34例和33例,分别采取接骨丹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通过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接骨丹的临床疗效。结果 由临床疗效对比得,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骨密度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痂生长程度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 接骨丹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骨折疼痛程度,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早日恢复,值得在骨折迟缓愈合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接骨丹;骨折;迟缓愈合;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骨折迟缓愈合是现阶段骨科治疗中的一项重难点,主要指的是骨折在4个月内(即正常愈合時间)没有实现骨折完全愈合的标准,这种情况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出,具有明显骨折线、且存在脱钙情况,造成骨折迟缓愈合的原因与患者自身体质、手术情况以及运动锻炼等有关,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自体骨移植加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患者之后需要承受极大的痛苦,且治疗成本高、对患者身心伤害较大,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导致患者关节功能受到严重损伤[1]。本实验基于此针对骨折迟缓愈合患者,分析接骨丹的临床疗效,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67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均选自于本院骨科,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根据治疗方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34例和33例,患者年龄最小值为17岁,最大值为64岁,均值为(35.8±7.9)岁;骨折部位:15例肱骨、21例股骨、17例胫腓骨、11例尺桡骨。本文患者在性别、骨折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干预组患者实行接骨丹治疗,主要内容:药方组成:冰片和朱砂各5—7g、麝香、孩儿茶、红花、赤芍、三七、土鳖虫以及血竭各15g、白及、雄黄、大黄、桃仁、骨碎补、自然铜、没药和乳香各30g、当归尾100—150g,将这些药材研磨成粉,支撑瓶装散剂,每天用温酒调服两次,每次使用3g,共使用3个月;而对照组实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方法:将8ml鹿瓜多肽注射液添加到500ml的5%葡萄糖同溶液中,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每两次注射一次,一个月注射15次。
1.3 观察标准
本文骨折患者疼痛情况用视觉疼痛评分(VAS)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感越强,骨痂生长程度评分用X线检查,评价骨痂生长情况,最高分为3分,最低分为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骨痂生长情况越好;另外,时刻了解和记录患者骨密度和骨折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骨折患者治疗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21.0软件分析和处理,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行t值检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描述,检验用x2,P表示对比差异,若想统计学意义成立,则P值<0.05[2]。
2 结果
从下表1内容可以看出,通过治疗后,本文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骨密度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痂生长程度评分等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两组骨折愈合相关指标的对比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近几年交通运输快速发展,骨折人数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骨折愈合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在愈合过程极易受到各因素影响,导致愈合时间迟缓,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有效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情况,临床上多采用自体骨移植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及石膏等方法,临床效果较好,但对患者身心伤害较大,且治疗成本较高,中医学认为骨折迟缓愈合是由于淤血和气血不通的关系,而接骨丹中的孩儿茶、红花、大黄以及三七等要药材具有促进新骨生成的效果;血竭、乳香、没药以及赤芍、当归尾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骨碎补具有补肝益肾的功效,并且能够促进骨头内的钙磷物质进行沉积,提高骨细胞活性,因此,这些药物共同使用具有活血化瘀,促进骨头愈合的效果[3]。本文实验得出,治疗后,干预组患者骨折愈合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对骨折迟缓愈合患者实行接骨丹治疗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大大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关节功能,促进患者预后骨头恢复,可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张彩芬, 贾思跃, 王斐然,等. 时氏接骨丹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康复指导[J].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4, 31(1):37-40.
吴敬峰, 乔曼, 张巧敏,等. 温经通阳活血方联合接骨丹片在腿骨骨折伤对术中使用止血带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观察[J]. 心理医生, 2016, 22(17):120-121.
牛恒立, 赵国彪, 马中兴,等. 接骨丹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疗效的影像学研究[J]. 西部中医药, 2015, 29(8):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