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琴
【摘 要】:目的:对中医护理技术对于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予以简单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胃肠功能危重症患者展开分析,随机分对照组34例展开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4例则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胃肠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评分(1.12±0.7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2±0.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2.35%(28)明显高于对照组52.94%(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功能障碍危重症患者护理期间,以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提升临床疗效,具有应用中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2
临床医学研究理论认为胃肠功能障碍是由于多种严重的器官损伤及疾病所共同导致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 尤其是对于预后不良或者是病情加重的患者来说,胃肠功能障碍是其病情加重的一个重要提示,防治患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是降低危重患者死亡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为危重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为胃肠功能评分,促进患者恢复,本文就主要对中医护理技术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予以简单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胃肠功能危重症患者展开分析,依据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3.8±4.2)岁;观察组34例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5.2±3.8)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中所选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的胃肠蠕动消失;(2)患者的临床症状伴随有进行性腹胀,肠鸣音明显减弱,所能够耐受的饮料或者食物不超过5天;(3)为患者开展听诊,发现其肠鸣音基本消失,并且存在中毒性肠麻痹及高度腹胀的患者;(4)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患者。
排除开展了胃肠切除术的患者;并且能够排除存在人类免疫缺陷行病毒感染、恶性肿瘤晚期的患者。
1.2 方法
在为患者开展治疗与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只是针对患者的原发疾病,为患者开展常规治疗,以及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治疗,并未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具体表现为:(1)耳穴压豆护理法,对患者的一側耳郭应用浓度为75%的乙醇进行从前到后、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消毒处理,并应用探棒在耳郭上探查到消化系统、大肠、脾等的皮质下穴,探查的标准为患者感到痛、胀、酸、麻为最佳,应用无齿镊子,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耳贴对准患者的相应穴位,将其贴紧之后,应用大拇指及食指腹相对按压,按压的过程中,注意手法要与局部皮肤保持垂直,最好是患者有发热感,并且酸胀痛的感觉在患者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每天为患者开展3到5次的按压,每隔4个小时按压一次,每隔3至5天更换一次耳郭,两个耳郭交替着开展;(2)脐疗,在为患者进行肚脐的清洗之后,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应用由苏合香、莪术、高良姜、枳实、丁香、肉桂几味药物所配制而成的药末,加醋、蜂蜜、黄酒、生姜汁等调制成糊状,将其放入到患者的脐孔当中,应用纱布进行覆盖,并要用透气的胶布进行固定,通常情况是每两天开展一次,药物在患者脐孔中的保留时间为6到12个小时;(3)足三里穴位注射,所有患者选择平卧体位,指导患者双侧下肢保持屈曲,为其足三里穴实施常规消毒处理,然后应用5毫升的注射器抽取甲氧氯普胺药液,用一个手的拇指和中指将患者的局部皮肤绷紧,用针尖对准患者的穴位,然后迅速的将注射器刺进患者的皮下,通过上下提插得气之后,若回抽没有血,就可以将药液缓慢的注入,应用同样的方法开展另外一侧的足三里注射,每侧穴位的药液用量是5毫克,每天开展一次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1-2]。
1.3 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中的疗效判定应用疗效系数来进行判定,其中疗效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其中无效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疗效系数值小于30%;有效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疗效系数处于30%到70%之间;显效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疗效系数超出70%,并且其肠鸣音、腹胀及其他腹部症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3]。
对患者的胃肠功能应用胃肠功能评分来进行评价,其中4分表示的是:患者的肠鸣音消失或者是明显减弱,应用常用的通便方法处理之后,患者还是没有恢复自主排便;3分表示的是;患者的肠鸣音消失或者是明显减弱,为患者实施灌肠处理之后,还是没有恢复自主排便;2分表示的是:患者的肠鸣音消失或者是明显减弱,并且通过为患者口服泻药,患者没有恢复自主排便;1分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肠鸣音消失或者是减弱,没有自主排便;0分表示对含义是:患者的肠鸣音没有减弱,排便正常。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由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完成处理,计数资料“%”以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则用于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2.35%(28)明显高于对照组52.94%(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 两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评分差异
观察组胃肠功能评分(1.12±0.7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2±0.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在开展为重症患者救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重点及难点问题就是胃肠功能障碍,预防胃肠功能障碍是提升危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在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的同时,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危重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中在为危重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耳穴压豆、脐疗、穴位注射几种技术,主要是从顾护胃气的角度出发,开展穴位注射的过程中,内关穴与足三里穴有良好的抗胃肠道反应的作用,尤其是足三里穴作为足阴明胃经穴,具有良好的通经活络、补中益气、调理脾胃的作用,通过穴位注射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提升多种消化酶的活力,使得患者的食欲得到有效提升,促进患者的消化,同时应用中药研制的粉末在患者脐部进行贴敷,能够起到良好的活血祛瘀、通络、温经理气、辛温走窜、补益元气的作用,从而实现疏导肠腑气机、下气降逆、暖肾温脾、疏通脏腑经脉的目的,有利于患者的胃肠蠕动,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治患者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对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中医的治疗理论中认为应用穴位压豆的方法开展护理工作,依据诸穴相合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实现气血调和、脾升胃降、膈利肝疏,从而在临床上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胃气与其生死存亡有着密切的联系,直接威胁到其生存率,一旦其胃肠机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中医的治疗理论中,采取措施保留患者的胃气是关键所在,这也是为患者开展有效救治的前提,本文所应用的耳穴压豆、脐疗、穴位注射几种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能够起到良好的顾护胃气的作用,从而在预防危重症患者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等方面发挥良好作用[4]。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胃肠功能评分(1.12±0.7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2±0.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2.35%(28)明显高于对照组52.94%(18),差异具有统計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中医护理技术在胃肠功能障碍危重症患者中确有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胃肠功能障碍危重症患者护理期间,以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提升临床疗效,具有应用中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朱早兰,周咏梅,卢小芹,等.中医护理技术对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12):3370-3373.
周咏梅,朱早兰,卢小芹,等.中医护理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1):2912-2913.
卢小芹,朱早兰,陈婉荷,等.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6,14(4):366-367.
葛世伟,刘云,何先弟,等.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7):2057-2059.